书评|《白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们要相信,白岩松说的很多话不是句号,而是问号;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白岩松不是要给你灌输什么,而是在碰撞中把问号留在你的心里,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给出答案。”

“读书就是生命中的一日三餐,大鱼小肉清粥小菜都需要。读书是打发孤独与无聊时光的利器,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推动力,是真正要长跑的事儿。”

的确,之前有想过读书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看完书之后我会有什么变化。后来,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不过是在给这件事情强加上某种意义,也就越来越没有它本身的趣味。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开始习惯把自己的心投入字里行间。读书,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乐趣,没有其他。只是,后来在很多个瞬间,我看到的一些话慢慢成为我不断确定自己不断成长的信念支撑。

《白说》里面关于读书这段话,深得我心。自己对于读书的感觉在白岩松的笔下描述的恰到好处, 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读书,还有他作为一名中年男人,回望过去,思索幸福的趣谈同时他又扮演瞭望塔的角色,作为一名新闻人,一名主持人,站在社会前沿,谈论国内外的发展,娓娓道来的同时又不失新闻人的敏锐,观点犀利而深刻。

“朋友圈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感触完了立即表达,没什么价值,寿命很短。”

回忆是美好的,的确。它为什么美好呢,因为我们一边站在现在,一边回望时间的隧道,给回忆蒙上了一层纱,那些裂缝伤痕都被掩盖起来,当然美得动人。

其实也有很多次令人心碎的时刻,正是因为有这些时刻,才萌生出我们人生当中一次又一次难得的欢笑。这就是白岩松所说的“痛并快乐着。”

书中白岩松说自己从小养成对于一道数学几何题,总是会去找第二条第三条辅助线。于是,他养成了对于一个问题有多种角度的习惯,勤于思索,也就为他之后做新闻埋下了伏笔,观点独到并且思考深刻。

《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书中白岩松还谈到了另外一种句读方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同一件事,有人说对(道可),有人说不对(道非),这是常理(常道)……”

这样一种新的解释方式,也给人一个新的角度。

“这是一个快餐,免费又过剩的时代。钱走得多,心也就走得少了。”

我们思索的时间太短,表达的太多太快,以至于到达人心中的东西太少。

最近看的几本书里都有谈到速成这个话题,太过于急切,想要看到成果得到认同,反而事倍功半。为什么不反过来,控制焦躁的情绪,那些看似“无用”的事情,会舒缓你的神经,让你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乐趣,“乞丐身上也有几件无用的东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书最后一章《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白岩松通过五个年份: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坐在时间轴上,通过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变化,更透过这个世界的变化反映出来给所有人带来的影响,以世界之大看个人所成。而马丁·路德金先生的那句“I have a dream”仿佛再一次在人们心中响起,传遍世界。这篇演讲,功底深厚,非常喜欢!

这本书同柴静的《看见》一般,有些内容很硬,需要长时间消化,多看几次会有不同的感受。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善与恶,“我们不要去谴责‘恶’,要去反思催生‘恶’的土壤,堵住激活‘恶’的制度漏洞。”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时候环境激发了善的另一面,会从里面生出恶来,张牙舞爪的把人性给吞没。原因并不单一,我们不能嫉恶如仇的,我们要学会用“画出多种辅助线”的思维去分析,这个世界在我们眼里就不会灰暗。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