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权是奢侈品?这个定义我不同意!

这是一个专题的开篇。

其实,秘迹一直想做这样一个关于 #隐私保护误区# 的小专题。

自从秘迹上线以来,我们的客服接到了许多用户反馈的问题和疑惑,有的是对产品安全性的担忧,也有许多对隐私安全相关内容本身的误解。

我们想通过这个专题破除这些普遍性的误解,从而使大家能够更好的去保护隐私。

如果你对这个专题有想法,请给我们留言。

01

几年前,隐私在互联网上要变成奢侈品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推论,应用免费,收取你的隐私再经过大数据处理,销售给企业变成各种精准营销,整个互联网经济都按这个方向推进的。

在这个逻辑下,用户数据就成了互联网经济的石油,用户想要保护自己隐私需要付出的成本巨大,隐私就成了奢侈品。

糟糕的是,奢侈品还能买到,在互联网上想要隐私,门都没有!

然而物极必反,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联网在2018年遭遇了一串隐私问题,剑桥门让人们发现泄露公众隐私已经可以影响到世界上最大国家的政治方向,加上欧洲GDPR(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推行,隐私保护突然之间就从高不可及的奢侈品神坛被拽下来,逐渐成为互联网必需品!

事实是隐私从未成为奢侈品。

在互联网经济推动中,《长尾理论》和《免费,商业的未来》是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互联网经济下各种免费应用替代收费应用成为主流,但任何企业都是有成本的,用户不向互联网企业支付费用就只能去支付额外的内容:时间和隐私。随后,当人们发现低端产品被免费产品替代,需要支付个人隐私,只有高端产品才能保护隐私的时候,我们就说隐私成了奢侈品?

这就如同有昂贵的泉水、干净便宜的井水和免费的河水,大家都去喝河水不打井了,得病之后说健康是奢侈品一样。

隐私从来都是人的必需品,只是我们曾经未曾重视。

上个世纪信息技术刚刚萌芽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位教授预见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召集了一群志愿者,在一个被完全监视的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人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甚至生理上的疼痛。

弗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尼古拉斯,马提诺教授,根据这个实验,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不能保护我们自己(的隐私),我们就难以做真实的自己。

( If we can't protect ourselves, ultimately we can't be ourselves.)

这些志愿者是自愿参加这个实验的,为什么还会产生不良反应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动物的例子:

猫奴们都知道,猫每次如厕以后都会把它的排泄物埋起来,而老虎狮子就不会。这不是因为猫在猫科动物里更爱干净,而是中小型的猫科动物需要隐藏自己的行踪。而食物链顶端的猫科动物反而利用排泄物来宣告自己的领土。这个事情细思极恐...那些不埋排泄物的小型猫科动物都已经被大自然淘汰了。

我们人类的祖先也是如此,他们必须隐藏自己的行踪来躲避猛兽的攻击。这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

对隐私的需求,是深深地刻在你我基因里的。

甚至再放大到整个地球,我们都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哪怕这个隐私只是一个比特的信息:我们的存在。《三体》小说里,人类泄露了地球文明的存在就召来了降维打击。

那些以隐私是奢侈品为由,让你出让自己隐私,使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往往就是靠你的隐私盈利的人。

- To be continued -

请持续关注#隐私保护误区#第二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存权是奢侈品?这个定义我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