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引言和最后的总结,书本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块: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为什么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者需要卓有成效” 和 “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两句话都是废话,但这两句话又有些不同。前者基本是确定,且在理解上不会有偏差,不同人之间的不会有太大的分歧。而后者不同的人,恐怕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管理者如果没有成效的话,那么他的领导肯定会把他换掉,或者他管理的公司就会被市场淘汰掉。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则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岗位对于管理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某些管理工作,只要管人员的出勤,持续劳动就可以。某些管理工作只是在人员工作之后,按照要求对成功进行检查。但是到了知识劳动时代,对方坐在办公室一整天,你也不知道他今天到底完成了那些工作,或者他说完成了你也无法校验,因为对应的工作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输出可见的内容,之前都只是思考。
这就是德鲁克书中所说的,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已经代替体力工作者,成为特殊的“生产要素”,是保持强大竞争力的关键。
知识工作者是无法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只能协助他们。知识工作不能用数量来衡量,也不能用成本来衡量。衡量知识工作主要应看其结果,而不是看机构的规模有多大或管理工作的繁简。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面对以下现实。
1、可以执行的知识才是知识。如果这些知识只是在知识工作者的脑袋里,那么就不可能有成功。此时管理的价值就在于运用好这些知识,促进组织产生卓有成效的成果。
2、部门内部的管理成功不算成功,很多时候他只是依赖的权力和位置。只有跨部门的成功管理,对外界的成功管理才是真正的成功,才能算是有管理能力。
3、对于外部的情况,真正重要的不是趋势,而是趋势的转变。趋势的转变才是决定一个机构及其努力的成败关键
4、在用人上,我们任用的人才,充其量也只能在某一项能力方面比较优秀。而若人才的某一项能力较强,自然在其他能力方面就不免平平了。我们只有通过改进工作的手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而不应该寄望于人的能力突然提高。
基于上述现实,就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否则这些知识工作者就成为“消磨时间的人”,他们的工作就没有成效,同时管理者的工作也就算不上有效。
如何做到卓有成效?
全书的第二至七章都是在讲述如何做到卓有成效,也就是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要养成的五个习惯。
1、明确的时间规划,确保时间用在需要的地方。给自己留出大段连续的时间去思考,去工作。
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清楚公司、上司、同事、下属、合作伙伴乃至客户期望你做出什么成果。
3、 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上司、同事、下属的长处,利用长处做自己想做的事。
4、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领域,优先做重要的事。
5、善于做有效的决策。有效的决策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决策,而不是“一致意见”的产物。
1、掌握自己时间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时间都不是一个稀缺资源,稍纵即逝,对于管理者而言更是如此,尤其是管理者诸多事项的中高层管理者。
而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有连续的,成片的大段时间去投入,才能够有效果。
以沟通这件工作为例,他对于管理者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这件事要怎么去做,要花多少时间,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而在德鲁克看来,这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
与他人只接触三两分钟,是绝不会产生什么结果的。要想与他人做有效的沟通,总得花上足够的时间。一位经理人员如果以为他与下属讨论一项计划、一项方针或是一项工作表现,只需15分钟就够了,那他一定是自欺欺人。如果你真想影响别人,那至少需要一小时以上。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更多的时间。
对于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德鲁克给出的方法是:
1、记录时间的实际耗用情况。
2、找出非生产性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把他们从时间表上剔除。
对于如何找出可以剔除的活动,可逐项对活动进行判断:
1、如果不做有什么后果?如果没有任何影响,就不做
2、这项活动是不是可以由其他人代劳而不影响效果(同时需要注意不要浪费其他人的时间,不安排没有效果的活动给别人)
对于被浪费的时间,需要去深究原因,并改正。通常时间被浪费是以下几个原因:
1、人太多。原本2个人2小时完成,变成4个人4小时完成。因为需要协调、沟通的人和事变多。
2、会议太多。通常会上有一堆不相干的人参与
3、信息系统问题:传达不及时,传达不准确。
会议太多,则通常意味着:
1、组织架构设置不当,岗位设置不当。本应由一个职位或一个部门做的工作,分散到几个职位或几个部门去了。
2、职责混乱以及未能将信息传送给需要的人员。
2、贡献
管理者想要对公司做出贡献,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直接成果
2、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3、培养和开发明天所需的人才
没有成果就没有贡献,这一点无需质疑,要想有成果,作为管理者还需要做到:
1、让其他人发挥价值,做出成果
2、有一个良好且有效的人际关系
要获得有效的人际关系,有四项基本要求:
互相沟通
团队合作
自我发展
培养他人
跨部门沟通中,除了私下的点对点沟通,很多时候会通过会议展开。而有效的会议则有一项基本规则:
你不能既主持会议,又高谈阔论
如果违反这条规则,那么这就不是一个沟通会,更多属于培训会、宣讲会。
3、发挥人的长处
作为管理者其工作不可能全靠自己完成,也就是其成果必须依赖于其他人,因此在用人上需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设置的职位需要是常人能够胜任的职位。如果一个职位,先后有两个人或者三个人担任都失败了,那么这肯定是一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让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的组织,才是好的组织。
2、职位的要求严格,且涵盖要广。要求过于简单,涵盖的工作范围小,基本意味着该职位缺乏挑战,没有成长性,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
3、用人是先考虑某人能做什么,而不是职位要求是什么。考虑人能做什么是从优点出发,看职位要求什么,则容易去看人的缺点,造成的结果的是选出一个平庸的人。
4、用人之所长的同时,能够容人之所短。
对于第三项,在着眼于他能做什么的同时,也需要在做考评时有一套合理的考评方式:先列出对某人过去职位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再把实际绩效记录和期望相对照。
然后再问四个问题:
1、他哪方面确实做的很好?
2、他那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3、为了更好的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者获得那些知识?
4、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理由是什么?
除了向下管理之外,向上管理也非常重要。
要做好向上管理有一点非常重要,要清楚上司属于那种类型:读者型 or 听者型?
听者型:习惯(临场)听取信息,擅长临场发挥,不能被既定信息限制
读者型:习惯(事先)阅读信息,从中提取信息,随机应变能力弱
对于读者型的人,应该事先提供详细的材料供其事先阅读,然后再进行沟通交流。而对于听者型,则提供总结性内容给到对方,然后再面对面详尽的描述,沟通。
4、要事优先
“重要的事情先做”是一个大部分人都懂的道理,但实际的情况通常是“道理都懂,但就是没做到”。很多时候,会出现“做得很吃力,但一事无成”这种情况,这个主要原因在于:
低估完成一个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过于乐观
急于赶工,期望用时间换效率,而不是用效率来换时间
同时进行多件事,不够专注,深入
对于这一点,做互联网产品和研发的人员都是深有感悟的,尤其是在业务主导的公司,大部分产研人员都在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他们往往面临这种情况:
1、产品还没有规划,上线的deadline已经出来
2、产品、开发、测试时间都被压缩
所以,如果想要做好“要事”,务必要避免上述问题。
而在如何判断事项的优先次序,有几项基本原则: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困难
选择自己的方向(愿景、使命),而不盲从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如果在一件新的要事时,确保要事做出成效,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
慎用新人
这里说的慎用新人,不是不相信新人,如果不相信他也不会招进公司。
慎用新人的原因在于新工作本身就是一场赌博、一场冒险,在对新人没有充分时间互相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启用,那是险上加险。
对于新人,不宜用于风险最大之处,例如高层职位,或主持某一新工作的职位。可用在“比高层略低的职位上,用在已有成规或目标明确的职位上。
而在老人中选人用,必须要选有才干的人,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也需要注意一点:
把他身上原有的重任拿走
有才干的人通常身上背负重任,如果再加上一件重任给他,那就是让他同时开展多项工作,这就违背了前面说的“不用同时进行多件事”,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一事无成。
如果他此时身上的重任是相对成熟的,此时就可以交付给新人来负责。
5、有效决策
做决策的5个基本要素: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关于问题的性质,可以将问题分为两类:经常性问题和偶发特殊问题。有些经常性问题会被错误地定义为偶发特殊问题:
虽然问题是特殊情况下出现,但却是一单出现这个特殊情况,就会出现问题
问题虽然是只出现一次,但他是首次出现的经常性问题
一个有效的决策者碰到问题的时候,会先假定这个问题是经常性问题,以此为基础去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确定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之后,通过建立规则、原则、流程来彻底解决问题。
最危险的决策,是勉强可行的决策。这种决策需要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决策的目标,一旦出现意外,则决策会失败。因此,有些的决策必须清晰各种边界条件,以这些条件为依据做决策。而不是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达成决策。
要关注”决策“是否正确,而不是关注”决策“能不能被人接受。
如果是正确的决策,一定能被接受
不被接受的决策,要么是决策不正确,要么是触动相关人的利益
要化决策为行动,需要确定下面几个问题:
那些人需要知道,并执行这个决策?
对于这个决策,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做出那些调整?
这些行动应该由谁来执行?
决策行动在选择执行人员上:
需要能够找到执行人员,如果找不到匹配的执行人员,则行动大抵会失败
确定的执行人员需要有相关意愿,能为行动做出改变,否则行动力会打折扣,也可能导致行到失败
可靠的反馈,在于亲自视察。”报告“和”沟通“不一定靠得住。
一个决策要有效,则需要:
有效的决策以个人见解(待验证的假设)为起点,并能充分利用反面意见
要从个人见解(待验证的假设)出发,其原有在于:
没有个人见解,收集的”事实“可能对决策没有任何参考意义。
数字是会骗人的,基于不同的立场,同样的数据通过不同的处理、展现,会呈现不同的结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需要通过事实进行验证,经不起验证的见解只能放弃,只重视经得起验证的见解。
对于见解,还需要深入思考:
如果验证这些假设?
相关的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获取的数据是否能够真正验证假设?
有效决策的首要原则:需要由不同的见解(反面意见)。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再不同意见的充分讨论之下。反面意见的存在价值:
保护决策者不被相关利益方裹挟,更全面思考问题
反面意见本身也是另一个方案,帮助决策者进可攻,退可守
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各方为了证明自己的意见,会更深入全面地思考,激发潜在想象力,否则见解会停留在过往的经验中。
决策者清楚了不同意见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确定谁适合做决策的相关人物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