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向生本课堂靠近

10月13日我在麦顶小学上《线段、射线和直线》这节课,这是王绪溢博士第一次现场听我上课,弥足珍贵。

王博士在讲座分享中

王博士在看我课的反思时说过:“课的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打开方式就是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培育学生的得当思考,信息化在其中做了些什么,是帮助我们看见学生的思考”。王博士的教学理念一直在启发我努力靠近生本课堂。

在团队老师的帮助和启发下,本课呈现了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小组找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第二部分梳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三部分应用迁移主要是对数学方法和思想的延伸。

一、小组活动如何有效开展

以往,我课堂上也有做小组讨论和交流,但通常是下发小组任务,学生自由进行,这个时候容易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陈蕾老师的工作坊中有个有意思的比喻,小组中有这样两类学生,一类“地鼠型学生”:想藏起来不想参与课堂活动;另一类呢,则是“工蜂型学生”,忙东忙西占据小组主导地位,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得到的锻炼机会较多,但可能会取代其他孩子的思考和能力发展机会。可以看出,没加入团队前我开展的课堂小组活动并没有落到实处,并没有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做到全员投入和全员思考?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让小组活动有质有量地开展?我们爱思考的陈蕾老师给了我这些启发:

1.课堂中要设计出有意义且有趣的小组活动,这是我们老师要认真思考和设计的部分,因为这是让学生主动积极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前提。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好信息化功能将小组活动想要达成的目标落到实处,做到全员参与、全员思考。

两个小组活动规则

我们看两个小组活动的相同点在于活动前都有学生独立思考和记录的部分,这保证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按反馈器的序号发言,每个孩子都要梳理和表达;进一步达成小组共识后用红笔补充学习单,要形成小组成果和智慧,感受团队互助的力量;倒计时功能的的使用帮助小朋友建立时间概念,及时的推进小组的进展;最后的汇报借助麻吉星魔法课堂的随机挑人功能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有可能被抽中,因此作为小组成员不能指望推选学霸代表汇报,必须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表达倾听和记录,促进小组的深度互动。拍照上传呈现学生的生成资源促进生成与互动,计分板功能则更大程度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小组间的凝聚力,一听加分,一个个激动的,小朋友真是太可爱啦!每一个信息化功能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帮助我们有效开展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后学生汇报

一般情况下,我在小组活动之后会用随机挑人,因为这时候有集体智慧的沉淀与分享,挑到的学生能够表达小组汇总的观点,当他有这种成功或者是看到别人成功的体验,会帮助他提高自我胜任感,在以后的小组活动中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甚至期待被挑中。我现在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就经历了“好害怕,别抽到我”到“有点激动,我要中奖了吗”到最后“为什么系统老是抽不到我,老师,我们能不能抢权”的心路历程。信息化功能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在一次次有效的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学到了学习方法,不仅我愿意还做到我能,这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关注学生的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黄煌老师在试听中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学习单学生可以自己建构设计吗?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个人和小组共识如何体现区分?信息技术用于组织学习还是检测?你认为挑几个人合适?黄老师每次抛出问题,我总是模模糊糊地回答,因为我自己并没有想的那么清楚,也是在黄老师的启发下我调整了一些小组活动细节,另外激光笔的加入,我四年4班的小朋友很喜欢,哈哈。

王博士在麦小评课也是提到在小组活动的组织中应该要细化规则,提供表达支架。1.四人小组按序号发言,发言内容和发言时间老师老师应该要说明和指导,如在第一个小组活动中,计时3分钟,我们可以每人30S汇报自己找到的特点,最后一分钟汇总小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开展讨论。2.同桌合作,我们要先配对,A先说完B再说,同样提供表达支架。3.最后一题的设计可以再好好想想。

这节课我上了很多次,学校已经没有班级可以让我调整再上了,但思考还在继续。回顾每一次的课堂,这每一次的刻意练习都让我看到了学生宝贵的生成,也在每一次的尝试中明白:小组目标心中有数,细化规则激活学生,这样不管学生怎么变,课堂的小组活动会稳定开展。

二、同侪合作,二次作答

二次作答数据图

这节课还有一个新的尝试来自于反馈器作答,以往我总是习惯于在设计好的题目中进行反馈器作答,这次拍照上传学生不同的作品请学生辨析,相同点“都是直线”和“都是直的线”,根据一次作答数据我开展同侪教学,同桌讨论,再进行二次作答。

这里给我的启发,每节课不一定要设计好题目进行反馈器作答,现场生成的资源不就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吗?只要心中有学生,有学科本质,我们就能灵活的进行教学决策,这也是我这次刻意练习中一个很大的收获。

三、努力向前走

曾经开课很焦虑,现在也进步啦!开心~

在信息技术融合课的尝试中,也许我模模糊糊知道了一些规律,但一定是在更多的教学实践中,在反思中梳理后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的成长,团队给的帮助铭记心中。我想,我从教师中心转型以生为本的这条道路还很长,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踩下去,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努力向生本课堂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