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你,再不理财就晚了

    昨天上午,我早早到了办公室,刚坐下,就听到有人喊同事的名字。原来是我同事小美的快递到了,我帮她签收了,2分钟后,又来一个快递员。在我收到第20个快递时,我这个1994年的同事打着哈欠来到办公室。我就跟她聊了几句,原来她办了5张信用卡,透支购物。这让我很惊讶,90后还有这般不理财的人,我真替她的未来担忧。

    今天下午,接到一个请帖。原来是1991年的同事笑笑,新屋入伙,要请我们去大酒店吃饭。我应邀去吃饭,吃完去笑笑新居参观,她所在的是高档小区,没有500万,根本买不了。闲聊之余,得知笑笑工作后,一直在理财,收益可观。其实她完全可以不用工作的,在家躺着就有收益。平时工作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这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原来会理财的人,是躺赢的。

    从笑笑家回来后,我在出租屋里感叹到:理财真的很必要。对于90后而言,其中有一部分是不理财的,他们通常认为自己还年轻,没有理财的必要性,看到自己喜欢的都会毫不犹豫的买,也不会去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各种无节制刷卡。而另一部分已经理财的人,却因理财达到了财务自由,年纪轻轻就可以实现周游列国的愿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不理财的人,后果会怎么样?1917年,刚刚留学回国的27岁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时的月薪为280银元。1931年,胡适月薪600银元,加上他著作的版税、稿酬等,估算每月收入为1500银元(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5000元,年收入达到50多万元。)胡适住房也十分宽敞,雇有6个佣人,生活非常富裕。但是,胡适不注重理财,经常吃干花净,长期没有积蓄。抗战爆发后,胡适的生活开始拮据起来。到了晚年,他经常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年轻时,要注意多留点积蓄。”胡适晚年流寓美国时,曾因其年老多病,又被美国“医保”拒之门外。这导致他心脏病复发入院治疗时,医疗费也成了难题之一。对此,他不无感慨地说过这样的话:“美国资本主义很坏,我这个年纪大了后,我想,他们嫌我年纪大,嫌我心脏病……”。

    其实理财不是空谈道理,而是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去培养。像鲁迅先生,他就极善理财,不准别人拖欠稿费,锱铢必较。《鲁迅日记》有他写的十分详细的日常生活各种收入与支出记录。

    此外,我知道一个理财高手,张桓,疯蜜创始人及CEO。过去8年,他成功从月薪6000跃迁至资产10亿。投资43个女性生意项目,95%的项目获得625倍平均回报。创立了中国首个女性财商教育学院“疯蜜。”成功帮助1986个女性实现睡后收入超过50%。他说:“不懂理财,钱生钱,一辈子都只是劳动力。”

    说实话,我是不想一辈子都只是劳动力,那该怎么办?学着去理财啊,哪怕再难,也要拿收入的5%去理财。因为90后的你,再不理财,就晚了。虽然刚开始可能会失败,但是开始理财了,就可能达到财务自由,就可以在家躺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90后的你,再不理财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