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世俗的“乖孩子”

小时候我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的教育是这样的千差万别,虽然早已知道因为贫富差距、天赋高低、资源配置等等问题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是不一样的。像蝴蝶效应,那些蝴蝶在我们七八岁的时候扇动了翅膀,往后的日子里我们纵横交错在这个世界,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有的人天生是开绿灯的,一路加速转眼即是巅峰,每一个拐弯都有路牌指引。

有的人在条条框框盘根错节里游刃有余,很快靠自己也摸索出了路。

有的人不甘心被局限,另辟蹊径拆路架桥走出了一条无法想象的路,却也是同样效果。

而更多的人,都只是在自己路上规规矩矩的走着,有了路障或等待或绕行,偶尔抬头仰望那些走在前面的人坚定一下自己的心。

世俗眼中的“乖孩子”,我认为就是会听父母的话好好努力的孩子。而我不想做乖孩子,某种意义上这扼杀了更多的可能性,我青春期时逆反心理就在于此。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上进心,但是否与父母分享这选择权在我们,或许乖孩子应当事事都请示汇报父母寻求意见来遵循,但慢慢的我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后就渴望摆脱这种控制。

对,我称之为“控制”,这并不是一个夸张或者严重的词,只是对这种行为的普通描述。父母给予教育的层面,在于他们的思维影响了孩子判断事物的方式,或者说我们思维方式形成之初,都是我们父母给我们灌输的,什么可以碰,什么不能碰。

我的父母很不同,大多数孩子小时候听到的都是“如果你努力,就可以实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目标”,而我从小听到的的就是“如果你不努力,你的人生将一片暗淡”乍一听这两句话一样,可是由于我听到的是后者,我做所有事情都会先想后果,我脑子里可能同时浮现出几种方案怎么做会造成什么。前者是获得,后者是失去,可是客观的来讲,这两者真的没有什么不同,改变的只是思维方式和决心,当我知道自己如果不怎么样就会失去什么的时候,我更有孤注一掷的一腔孤勇。

我做什么事情不太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因为当我想清楚所有的后果之后,我可能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一条好走的路,仿佛是堵死了自己拼一把的可能。最终我还是走在了那些普通人的路上,不同的是内心和步伐都更坚定,谁没有幻想过自己能一路绿灯走到人生巅峰呢?但是当你仰望过星空也凝望过深渊之后,回过神来,才会发现自己走的路,平凡踏实,却可以一往无前。

其实我们要怎么走自己都知道,有时候和父母商量,无非是希望多一个人给你多一份坚定,可是他们的路不可能永远与我们平行。更多的时候,我选择自己走过那段路,回过头来给父母讲讲路上的风景,遇到的凶险。我不是个“乖孩子”,因为我无法体谅父母保护孩子的心,还是抑制不住自己想走出去闯一闯的念头。我不想走父母希望我走的那条路,甚至一开始这条路是我告诉他们的,我也不想再去走了,我不希望他们为了迎合孩子的想法放弃自己的人生。

很多父母属于“我都是为了你好”这个阵营,有时候看他们为了培养一个所谓的“好孩子”失去了工作朋友爱情甚至更多,可孩子也有“我不想做个乖孩子了”这样的联盟,因为看不下去父母的牺牲,我们会在某些意义上让父母满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去为了自己的人生探索更多的可能,父母不知道的是,我们其实根本不怕走弯路。

起码我是这么想的,在父母希望我乖的范围内,我会尽最大程度让他们满意,但是我没有必要做世俗眼光里的“乖孩子”,也许下一个另辟蹊径的人就会是我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想做世俗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