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玲觉知生活076】:《当情绪上的捆绑取代了连接,当需要变得比爱还重要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生黏连》

昨天晚上的沙龙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减少黏连,提升自我分化层级》。

在沙龙会的过程中,我们很顺流的开展了话题,关于自己最近的体验,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收获和疑问,没有刻意的要去说教和解释什么,在这个流动里面,看到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投入,每一个人都在为整个场域创造,只是抛出话题,却并没有要刻意的控制,而我在这个里面只是和这个团体在一起,捕捉到在这其中可以深入探索的点,或者是就这些疑问,自己在这段时间的亲身体验,真的很享受在流动里面的创造,顺流的感觉。唯一做的就是让自己放松,直觉一直都在,就是会有创造性的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就如在克老师导师班里所讲的,唯一做的就是回到自己的心,让自己处于放松,信任的状态,没有什么是需要去刻意达到的,没有觉得别人会对这个沙龙满不满意,对我不满意,更没有觉得自己是有什么可以给别人的。

然而在这种放松状态下,自己可以和每一个人在一起,去聆听对方,去感受对方,去欣赏对方,很美妙的流动,那种说出来的话好像不是出自于我的嘴里,而是一个直觉的声音,在指引着我,好像自己已经不是那个自己,就只是一个管道,流经我传出去。

当我放下所有的期待,放下老师这个角色,接受自己可能就是会不知道,接受自己有时候会有偶尔的飘走,没有细听到对方的心声,愿意让自己去表达,承认自己不确定听明白了对方的话,不确定是否理解到对方的点,这个时候,对方就是会帮助我进一步清晰。对方的反应真的是自己的引领,自己的状态决定的。

图片发自App

可惜我们很多时候只看到对方的状态,忙于对此起反应,却忘了透过对方照出真实的自己才是最关键的。做一个这样的分享者,不为了要讨好学员,要让自己有价值感,要让别人满意,只是作为一个与大家共振的一个能量,这个时候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美好,我更多的放松,大家也更多的放松,我谈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大家的话题也紧靠着自己的体验在进行。根本就不用担心变成闲聊,跑题。

以前,我以为作为老师是要控场,是要透过这个分享达到什么主题,是要让对方有收获,尽量的要讨好学员,让她们更加满意。尤其是当老师也在沙龙现场的时候,总是会担心自己讲得不够透彻,有没有贴近主题,有没有和整个场在一起,到最后还免不了想要给大家更多,借助老师的力量,给大家带冥想,带过程。

尤其是最初,我会在整个场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也在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切入,什么时候做练习,做完练习再带大家过程,大家的心打开的时候再走过程,让更多的人有体验。

这一次老师也在我身边,我也不再是很关注到她,也没有很想借力,只是和大家一样,没有想要让学员收获更多,要老师把问题更透彻的分享,更多的信任自己,信任大家。

不是因为准备好了而做分享,而是在做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去训练自己的觉知,让自己和整个场在一起,而不是我一个人单独的,一方面的去教学。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当我放下担忧,放下期待,放下应该,就只是真实的呈现,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流动,流动起来的团体,创造了不可思议的美好。

昨天从黏连开始,抛出了黏连这个话题,因为我们这个在生活中就是有很多的黏连,甚至还不知道自己黏连,我们对伴侣的需求超过了我们想要成为自己的需求,就会产生黏连。

其实也就是焦点在外面,想要外面的人让我幸福快乐,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回到自己,对自己的情绪百分之百负责,对方不是我快乐的源泉,让我快乐也不是对方的责任。越多的与自己的本质相连,两个人就越多的成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当情绪上的捆绑取代了连接,当需要变得比爱还重要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生黏连。

伴侣一方的言语情绪和行为,导致另一方偏离其中心点距离的远近。反映出他们两个黏连的程度。

黏连剥夺了双方的个人展现和跟随自己的心愿的自由。

黏连所造成的影响,禁锢感,窒息感,热情消退,感觉像跟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以及因过度的牺牲,或者是放松,而产生的倦怠感。

黏连让我们与各种需求起反应,在关系中,黏连的程度越大,自我分化层级就越低,越小的与自己的本质连接。

图片发自App

黏连的个体会起下面的反应就是,

要不然就想去支配伴侣,

要不然就屈服于伴侣,

或者是与伴侣分离。

还有一种就是,伴侣关系以内发生自我分化。

图片发自App

自我分化的层级,就代表我们在关系中黏连的程度,情绪成熟的程度。大家可以对照这个自我分化的层级,看看自己在哪一个层级。并且去透过不断的走过程,让自己的情绪长大。当自己不断的往中心靠近的时候,对方也在往中心靠,从来没有例外。

你可能感兴趣的:(【志玲觉知生活076】:《当情绪上的捆绑取代了连接,当需要变得比爱还重要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生黏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