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3

第三节打卡:高期望带来不可思议的进步?

时间9月30—10月1

读完本节你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我相信每位教师都想教出最优秀的学生,都曾对学生有过高期望,高要求,但由于大部分的学生都跟不上,所以一步一步妥协降低自己的要求。慢慢地,课堂没有了挑战性,一旦课堂失去趣味性,死气沉沉,大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就连基础不错的同学也慢慢表现地不尽人意。

唉,我发现这就是我这么多年温水煮青蛙式的教育,我的上一届学生基础很差,上课就只有七八个同学回答得上来问题,为了给他们补基础,我差不多把整个初中词汇背了两三遍,上课也经常再抓基础,经常守着那些不及格的学生背单词,还把他们拉去办公室单独伺候,后来高考成绩下来,踏实的几个同学倒是及格了,可是有几个我认为有英语天赋还可以的同学居然没有及格。

我知道是我没有挑战性的课堂磨灭了她学英语的热情,有个学生叫“张欣怡”,这个同学天赋还不错但学习不踏实,有次跑完早操她给我提建议:“老师,我们背初中单词的速度可不可以快点,那些同学你再给他几百次机会他也不会背的。”

我当时说:“好,回去调整一下。”但我内心还是舍不得那一大批的差生,总觉要耐心点,多给他们机会,于是依旧我老牛拉破车式的教育,这位同学高三听课也总是心不在焉。后来高考考了87分,唉,想想如果我给他足够刺激的课堂,她的英语一定可以考110以上,而那些单独伺候的同学也没有多大的提升!

这是我低标准下失败的教育。

读了本节,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是罗恩老师的那句:

为什么我们要牺牲那些资质优秀的孩子的需要,而去迁就大部分普通的孩子呢?如果我们的社会继续把我们所有的资金和资源投入于没有一个孩子掉队的目标中去,那么20年后,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

是的,一直以低标准要求,孩子最终会变成什么样?我们总不能一直以那句“读不了书,他可以学做人,可以做更多的事”来安慰自己,作为老师,无法带学生走入一个光明的未来,其他无论做什么也弥补不了内心的失败感,总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和意义,填志愿的时候看着我的学生无学校可填,内心真的很悲凉,同时也觉得自己很失败。

但高标准绝非口号,不能光说不练,罗恩老师设计了高标准后失败了,又找方法重新尝试,最后成功。

我想我们大部分老师就失败在这里,在建立高标准以后挣扎几下后就放弃了,最终以失败告终,就选择躺平,这也是我平时的状态。

罗恩老师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一直追求更高的目标,要认识到总有一条路可以通往那里!

是的,这条路就我们总努力要做的事情。如何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变得有趣,有挑战性,这就是考验老师创造力的地方。

这里我也有很多的感悟,我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复习计划,比如初中词汇这一块,我要复习,但要想办法缩短时间,我要找一些方法,设立奖品,举办小组竞争等方式让同学有挑战的完成任务,以后要使我的课堂有些挑战。

这里罗恩的老师的有个观点我也很赞同:

当和那些注意力集中,努力用功且热衷于解决挑战性难题的学生共处一室时学习吃力的孩子会受到鼓舞,也会表现出类似的行为。

差生在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也会受到一些感染,这时再为他们设置一些分层任务,当然一切都要实践才能出真知,不过牢记罗恩的那句话:总有一条路能够通向成功,并且永不降低标准!

读完本节又是一番醍醐灌顶,再次提醒我自己好书要反复读,每读一遍的感受都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