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完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只不过用了一个多小时,全书篇幅很短,只有几万字,故事情节十分紧凑。
小说内容简介:九品小吏李善德被同僚“设计”接了一个圣差,成为为杨贵妃采办岭南鲜荔枝的“荔枝使”。鲜荔枝的保质期最长不过5天,以当时的马力,岭南至长安最快也需要十天有余,这明显是一个会“赔命”的差使……
本来打算休妻弃子,自己一人担下罪责、孤往黄泉的李善德受杜甫一句:“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既是退无可退,何不向前拼死一搏?”的鼓励,孤身前往岭南,寻找破局保命之法。
九品小吏,无权无势,初到岭南,工作应是无法开展的。却因身负要被杀头的“圣差”,地方官差怕被牵连,不仅不为难,反而给予了一些帮助,令人愕然。
认真!李善德确实是踏踏实实办事的人,他在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差事”中,竟达到了“心流”状态,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和价值。
动脑、尝试,失败、创新、再尝试,一事功成万头秃,最终李善德历经艰难,找出了绝妙的转运之法,能保证岭南荔枝十一天运往京城而保持新鲜。
似乎,李善德按流程将这绝妙的运转之法呈与上级,层层发力,这事就算成了。但他情理之中地遭遇了官场应有的困局,陷入功劳被抢的危机,更见识了权势力量的强大。
几经波折,目的终是达到了,在六月一日,在杨贵妃生辰,有了后来的“一粒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令人振奋的是,虽有磨难事还是成了,荣华富贵终也唾手可得。关键时刻,李善德却为心中坚守,得罪了杨国忠,最终流放岭南,种起了荔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正是这次流放,让他躲过了“安史之乱”,不至于身死长安,反而过起了悠然自得的“桃园生活”。
01、用底层办事员的眼光审视历史
喜欢上这本书,最主要不是因为它紧凑的情节,最吸引我的是他以底层办事员的角度,来看宏观的历史事件。这个角度的选取,让历史事件有了血肉,离我们普通人就更近了。
以前看到“一粒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只能领悟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我也以为自己明白新鲜的荔枝运来京城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看了这本书我知道,我只是浅显地明白其中的困难。如此程度、如此具体的难,需要一个像我们一样普通的小人物去办,我们才能彻底清楚。
一颗荔枝,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一颗荔枝,能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影响,着实让人震撼!
作者马伯庸这样的写作角度,对我们的生活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一花一世界,渺小和平凡里,往往都藏着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故事。日常生活中,身边寻常的花草树木,不知安放了多少焦躁的心。擦肩而过的人,虽然长着我们无法记住的脸,做着再平凡不过的工作,却胸中有丘壑,眉目作山河。
02、福祸相依,凡事都有两面性
书中主角李善德在小说中,有多次“翻盘”操作,尽显福祸相依:
01、接到无法完成的“夺命”差使,却才能尽显,有了“富贵险中求”的机会。
02、即将完成使命,富贵就在眼前时,因为自己的盲目信任,遭遇“拦路虎”,被他人算计险些再次丧命。
03、坚守本心,为民发声,得罪了权贵被流放岭南,失去了本该拥有的荣华富贵。却因此躲过“安史之乱”时的长安沦陷。
……
易经中的物极必反以及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影响颇深,没有永远的福祸,面对福与祸,我们以平常心对待,是最好不过的。
我一直认为:作为人,除却生死再无大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的所有事情,不过是途中风景罢了,我们都没必要太过耗心耗神。
人是带着缺憾降生的,时间有限,注定幸福无法长久,同时痛苦也不会长久。
从某种程度来讲,人间确实不值得。但我们又要努力让自己活得值得,这样才对得起这珍贵的一次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