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除了分享普通人如何写作出版一本书,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卖书,对就这么直接。
一、如何写书
二、如何出版
三、敬请支持
一、如何写书
2019年春节后,我终于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到现在上市一周年了,真的获得了很多朋友的支持和推荐,当当累计7000多个真实购买评价,加印了3次。虽然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作者能推动的有限。
但春楠也累计到了7个城市的线下书店和线下活动中推荐过这本书,不遗余力的分享了我对整理的认知,做线下分享挺耗气血的,至少长了2、300根新白头发(ಥ_ಥ)
即使写书、卖书很辛苦,我这个闲不住的性格还是在第一本书定稿后萌发了开始着手写第二本的念头。如今终于出版面市了。
我也迫不及待的总结出了一套值得参考、实用的写书技巧和你分享。
1、完成篇:100次圆梦计划新用法
第一本书制作完毕时,我简直如释重负,心想:哎呀,终于搞完了,真是费了牛劲了。那时对写书的心态只有:加强个人品牌、卡位、顺便有版税收。对,就这么直接。
对一本书的诞生完全没有概念和经验的我,很早交了稿子,但大纲、文字部分基本是由编辑调整调度的,我参与的非常非常少。把时间大多投入到拍实景图片、手绘图、录制书中扫码获得的音频、视频上。
而第二本书对我而言,是个新的开始,那时候我的心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随着101个人生目标清单一一实现,也随着经济基础和个人技能有了一定积累,我的内在更富足和安心了。
我问自己:那么多目标都实现了,你对哪个印象最深刻呢?答案竟然寥寥,轻松实现的一概想不起来,而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投入周期长、遇到困难多、奋力解决的坎坷经历。这一发现让我变得不再那么关注做事结果如何,也认识到了一生不过是场过程。如果你一辈子一直走啊走,真正回头看时,最打动你的是那些艰难行进、走一步摔一下的路,从这些困苦中,能学到最多。
因此,写第二本书的初心,不为推广自己、不为成就感、纯粹是为了创作。初心单纯,做事更有品质。
虽然已经出版过一本书了,但最初的日子里,新书对我来说仍然是一座大山,我感觉攀登起来特别的难,以至于把电脑桌面也换成了山峦的样子,好让我每天看着,似乎可以好过一点。
写第二本书时让我领悟到,写出一本10万字的图书,不亚于一场困难重重的全长100公里马拉松。过程中,我还不断用手绘给自己打气。
在第一稿差不多完成时,有一次早上的冥想,让我突然冒出个点子,为什么不把这次写作过程记录下来呢?于是马上拿出一张100次圆梦计划表格,开始把写作过程的每一个节点记录在表格上。
现在回头看时,最艰难、最容易打退堂鼓的阶段,是最初的10天,或者说是前7天。如果没有把写书列入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不作足够的时间投放,是写不出来的。
写书要全身心投入,很容易被其他工作干扰、打断。因为除了写书还有其他工作,所以每当我投入了一整天时间在写书上,就填写一个格子。有时连续几天都在创作,有时候也会间隔2到4个星期。
有趣的是,填满第20个格子时,就吸引到第一家出版社约我出书。
第40个格子时,已经到了7月初,我写完了第一稿,并修改了第二、三、四、五次修改,大纲也修改了几十遍。这时候我恍然进入了新阶段。我不是在爬山呀,因为地基已经建立,我已经要做雕刻工作了。只不过,我也不知道最后能雕刻成什么样子。
减法,是我擅长的,然而文学基础在青年时代打的不够,这令人痛苦。当我好不容易呈现出了有价值的内容时,却不能用优秀的文字清晰明朗的表达,是最艰难的。但让我快乐的,是写作过程中,从没有风格,到诞生了风格的雏形,这简直太让人惊喜了!
第50个格子时,已经吸引到了7家出版社。在重复修订书稿的过程中,从大纲到文章,我真是大改、小改、一个字一个字的雕琢,不断的自我推翻,不断的建立自信又自我否定,真是一场磨练人的死磕过程。
因为写书稿的思路很容易被汽车鸣笛、快递喇叭打断和身边人旺盛的交流欲望打断。所以我选择鼓动老公去游学,他刚好有学习木工雕刻的梦想,于是给他放了2个星期的假期,他有了新体验。而我一个人的时候,也特别适合写作。这样的安排,我们俩都很满意。
第60个格子时,我居然已经习惯每天写作,到了简直停不下来的地步。
第70个格子时,修改到第8稿并开始画手绘图。因为坐在电脑前时间太长,约了个按摩师傅,给我按的手劲儿太大,搞得第二天腰直不起来了,之后是一个星期的各种中药、推拿、艾灸、针灸,才算没留下病根。这期间老公的家人突然离世,我弓着个腰带着个枕头去外地奔赴葬礼。真是好事多磨呀。
第95个格子时,图文全部定稿。
第100个格子时,完成了新书排版的全部三审三校,等待印刷。
实践得真知,我的结论是,完成一本用心制作的图书,至少需要你一门心思铺在上面创作100个日子。填满100个格子。你要一件事达成,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想出书,没有100个整天的投入,是拿不到结果的。但反之,你只要继续投入,拿出一年365天中100天,也就是27.39%,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任何结果,都是要靠交换得来的。
回顾创作第二本书的过程,真的好比扒了层皮,虽然主体还是我的核心,但整个过程让我摇身一变,升级成了雕塑家。
从最初的原石入手,接着是把大块无用的石头剥离开,再之后是把小块的去除,再后来要把微小颗粒凿掉脱离本体。之后再一遍遍的用刻刀修饰,用粗砂纸、细砂纸、最细砂纸层层打磨。有些地方还要用手指甲辅助轻轻划过。
这是实实在在的打磨过程,让你永远都觉得,得做到再细致一些,再极致一些。
2、质量篇:咨询、参考、调查,一个都不能少
写一本书的第一稿,真的只能算有点逻辑性的流水账。如果你希望这本书是高质量、高品质的,一定要用几个关键点来衡量。比如文字的文学性、逻辑性、可读性。最基础的错别字、病句更是不可以出现。
我认为只是把图书完成,可以算制作。而形成一本高质量的作品,才算是真正的创作。
去年为了创作好第二本书,我先后向10位作者或出版界专家1对1咨询、参与线下写书课,共投资了1.5W左右。请注意,并不是为了后期有更多销量才投资,而是为了把图书创作和出版里面的细节搞明白才投资。在不懂的领域向前辈请教,是必经之路。
之后我找来了整理类图书,综合参考和比对,最终放弃了找一本畅销书对标的思路,因为我不想和其他人对比和盲目竞争。
我尝试寻找自己最想在这本书中表达的观点和精神——我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人被激励、感受到我传递的力量,并通过整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价值观、物品组合、生活方式等等。
有了核心方向,我就放手去写,完成第一稿后停一停,过1、2周后再开展第二稿修改,完成后再停一停,之后再过1、2周继续修改出第三稿。也就是靠着写作、休息、写作、休息的节奏切换行进。
休息阶段,我通常选择散步、去图书馆阅读、绘画,等不同的方式激发大脑的潜意识区域,积攒一些新灵感之后,再重新回到写作阶段。
为了让内容更符合大多数的需求,我在粉丝微信群里,和朋友逛街时、去美容院做按摩时或者参加线下活动时,也收集了各方面女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路。
3、亮点篇:图文结合疗效好
作为一本高质量的图书,需要有最少1个亮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样读过的人每当想起它时,能回忆到某个案例、某句话或某张图表。
一本书大多由图片、文字组成,能同时写作也能手绘的作者显得更有诚意。我呢,在第一本、第二本书里都加入了手绘图。
阅读过2本书后的朋友,一定会被画面质量激励。因为我现在的画比之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坚持绘画,连手绘作品也能脱胎换骨呢。
在创作第二本书时,我在书稿中只留下了最值得分享给读者的文字部分,砍掉了那些没有经过7年以上时间检验的方法论。
我认为第二本图书内容中最有价值的亮点,在于我提出了4个观点:
①整理分三个阶段
我认为整理的第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有形物品,第二阶段就要进入无形人生的整理,而第三阶段,是将有形整理和无形人生部分,整合成最适合自己的整理系统。
②人的价值观决定了所选物品以及生活方式
每个有选择困难、淘汰困难、总是买了扔扔了买的人,都要从自己的三观入手开始梳理。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是和谐相处,还是跨界必争。在书中,我讲清楚了具体如何找到的方法。
③人要学会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下定义
在第一本书里,我给读者介绍过一些淘汰的标准和时间限制。而写第二本书时,我希望站在中立的角度解读万物,所以只提供了物品简化模板,并希望读者思考后,写下自己的物品要淘汰的时间周期、新旧程度等。也提供了包括遗嘱模板、目标模板等参考。
我希望每个人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等待别人喂食。当你之后听到类似:你今年买的衣服明年就不用穿了,内衣3个月就要淘汰等标准时,能第一时间警醒,这是别人站在她自己立场上的解读,但我有自己的生活标准,谁也不需要说服谁,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就可以。能做到这一点时,说明你已经开始定义自己的人生了。哪怕是畅销书《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或《断舍离》中提到的标准,你也不需要一一遵从。
我提出整理定义、整理本质、整理分1、2、3阶段,是经过我思考和总结后的产物,但你在经过整理后,完全可以提出你心中对整理的定义来。我们要学会把世界上所有人走过的道路拿来参考,并最终选择并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③用7年检验整理成果
公众号第1整理术的总编一朵曾对我说:春楠,我认为你把自己活成了整理术。我想这应该是持续7年以上我用整理的思路生活、工作的结果。
在第二本书中,我提到了大量的关键词:7年。其实从2012年起,我已经持续整理8年,从业整理师7年。7年,可以让你对一项技能或领域中,有足够多的探索时间。
比如,我用7年时间提炼出来了整理5+1步曲通用流程,使用这个流程无论在有形整理,还是无形整理部分都可以让你一步步达成整理目标。我也介绍了多个持续7年以上实践中的101目标清单、100次圆梦计划、晨间日记、每年、每月复盘总结模板。
过去几年我读过700多本书,讲道理、讲方法、引用国外实验案例的书非常多,但能讲述普通人用这些方法实践超过7年的书非常非常少。30岁刚刚心智开启时,我就想过,这些书里讲的方法都非常有道理,但我就想把自己当小白鼠验证一件事,普通人3年、5年、7年后遵循这些方法会如何?如今,我学以致用,现身说法。一个人如果长期坚持做一件少有人做的事,一定是因为可以从中受益。
二、如何出版
1、像找团队一样寻找出版社和编辑
在任何出版社甚至自费买个书号出版,都能让一本书面市,但好的出版社资源不同,可以帮助一本书获得较好的曝光机会。
无论是自己找还是有编辑主动找到你,也无论出版社大小,这都不是选择的核心标准,因为出版一本书,在于和你一起共事的人。编辑到底是希望和你一起打造一本高质量作品,还是为了达成当年的工作目标,催着你赶紧定稿赶紧出版就完事。编辑和你是同一个目标,还是处处强迫你妥协。这些都需要时间来考察。
2、标题
书的内在固然重要,但标题也尤其关键。第二本书,我还是沿用了《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因为脱胎换骨、人生整理术是我最想传递给大家的关键词。有点遗憾的是,换了新的出版社,不方便在标题上加2。
但内容方面我非常自信,不仅干货满满,而且和第一本书99%都不重复,是春楠一个字一个字新写的,打开图书后,你马上会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3、图书排版、封面和印刷
文字写好之后,要进入排版阶段,在色彩、字体大小、标题段落等方面,真的是要仰仗出版社的设计师大人了。我尤其特别感谢第二本书的出版社博集天卷的设计师,最初十分用心的给这本书出了4种颜色的排版让我选择,最终我在粉、棕、红、绿4色中选定了绿色版式。
绿色代表了新生命、新生力量,也能看到后让人静心。
三、敬请支持
写书难、出版难、现在卖书,更是特别特别的难。前两天看淘宝,有人直播卖蛋糕,点击30000,卖绘画颜料只有300,卖书的直播打开率更是极低。有位微博3百万粉丝的出版人,直播卖书,一晚上只卖了3000元的书,还倒贴了一部4000元的手机给大家抽奖。相比卖卫生纸、卖可乐、卖小龙虾的网红直播,卖书简直太难了!
但这本《脱胎换骨的人生整理术——爱自己从整理开始》,是我付出了心血的作品。我对这本书中的每一行文字都是改了又改,读了又读,自己觉得爱不释手,文字把自己都感动了。我对自己的作品满意,也自信的向你推荐。
这本书诞生后,无论会卖出多少册,我都觉得她是一份多年成长的见证和重要作品。我无愧无悔。
如果你也想通过整理收获改变,就到当当来找这本书吧,前1000册限量赠送100次圆梦计划工具,一次购买3册还可以获赠价值99元的服饰搭配训练营:)
预祝所有身处这个商品时代中的人,都可以把整理思维作为自我傍身技能,贯穿到一生中,清醒得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