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印象——那些回不去的光与影

文/安于悦读

有时候往往直到离开,在回忆里,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喜欢一座城。

01

15年前,沫妍随父母来到这所陌生的城市,在大客车上她被摇晃得七荤八素,吐了整整一天,连胆汁都快出来了。

她只记得沿途蜿蜒的山路,偶尔经过闹市和荒野,终于在天黑前抵达了这座天和路面都是灰蒙蒙的城市。

彼时,还未到元宵节,空气中依旧残留着些年的味道,街上的行人寥寥。

父亲带着沫妍母女,辗转来到之前买下的院子里。那是个城边的小角落,坐标郊区。

刚进院不久,醉酒的邻居就隔墙扔过来一块砖头。母亲低着头抹泪,认为这是邻居给的下马威,刚来第一天就遭了欺负,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大哥说:“得找隔壁去评评理,大晚上的咱家还有小娃,他这是几个意思?”

父亲横了大哥一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他也不一定是故意的。”

就这样,沫妍一家在城边上安家落户了。她始终记得,自己一直用客人的眼光在打量着这座城市。

那年,15岁的女孩,正值青春期,那颗敏感的心也在感受着周遭的变化。

02

三毛说,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因为又来了新的,这就是公平。

来到这座北方城市,沫妍是不快乐的,她时常翻出以前同学们送的小礼物,怀念着家乡点滴点滴。

想着想着便总会在不经意间,脑海中就闪现出那个少年的脸庞。事实上,他们已经有两年未说过话了,但哪怕是在家门口偷偷看上一眼,沫妍便已知足了。

而如今,两人相隔千里之远,沫妍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排斥,没有念想的日子是如此难捱。或许,少年根本就从未注意过她,可沫妍依旧小心翼翼地怀揣梦想,期待能与他有短暂的交集。

这些小心思,家人当然无从得知。父亲只关心她的学习,经常对她讲,唯有用心读书,将来才有出路。

沫妍又何尝不知道呢?新学校、新同学都看起来那么友善,她只能躲在自己的书本中。

她不喜欢和同学们讲话,因为担心自己憋足的普通话遭他人笑话。无事时,她会把对旧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好朋友的思念付诸笔端,寄信给遥远的友人。

沫妍能感受到父亲的压力,他有老家的双亲要挂心,要为哥哥们的前程奔波,还要供沫妍和小哥哥两人读书。

久而久之,沫妍便把好多心思统统都隐藏起来。

家长会上,班主任对父亲讲,沫妍的学习一直不上不下,总觉得她心里有压力,小小年纪心思太重……

03

一次,父亲怒了:“供你吃、供你喝、还供你读书,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为什么就不能专心把书读好?

你知道吗?你这是不懂事!”

沫妍知道,父亲不可能了解她的小女孩心思,就连妈妈也不懂,为什么从前乖巧的女儿会越来越叛逆。

沫妍好想大喊出来,这些是我想要的吗?不要这些,我到底想要什么呢?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不快乐。

突然间,没了伙伴,没了少年,连一直对她疼爱有加的父亲,也开始对她不耐烦,甚至会因为一点小错误就严厉地批评她。

她就是觉得一切都不对,都不是她想要的,变了心的父亲,连同这座陌生的城市都令她心生厌恶。

沫妍开始流连图书馆,找来她感兴趣的书读,或者骑着单车去市里的公园。看着周围热闹的人群,她仍感到,热闹永远是他人的,从来都与自己无关。

儿时,父亲经常带沫妍去爬山,给她讲许多许多小故事。有时是当兵时的趣味,有时是介绍农作物,沫妍最愁的是父亲考她算术。

思及此,她开始在后山找到一片小天地。闲来无事她就会去山上看书、听歌,或者跑步,渐渐地,沫妍感到自己的心境也随之开阔起来。

(未待完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市印象——那些回不去的光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