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三

第六章 周初的政治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可考之事是天子之事的史事。东周可考之事范围很广,所以天子之国的事则变得无足轻重了。

周代开始于陕西,始祖后稷,封于邰,同化了戎狄,王业实起于亶父(太王),到周文王的时候西周变得强盛。经过武王灭纣,成王时周公(武王之弟)东征,周朝在东方的势力逐渐巩固。

之后,传于康王,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成王治岐维持了井田制度,山泽之地公有,商人无需交税。至康王,尚可治世,但时移世易,每况愈下。昭王之后,王道微缺。继任者穆王,史称“王室复宁(穆王征犬戎),但对西戎的威风亦渐倒。到后来的懿王、厉王,暴侈傲。宣王时侧身躬行,似有好转。但是宣王时,申侯和犬戎伐周,亡于骊山下。立宜臼(幽王之子)为平王,东迁于洛。此时已经不能号令日渐强盛的列国。西周之兴始与戎狄竞争,亡于西周与中国之合力。在平王已经成为”政由方伯“的局面。

第7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

要想了解东周的政治,我们需要先了解各列国的情况,首先要先知道古代的封建制度。

在经济不发达,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只能管好自己,无法征服其他部落,可谓是封建制度的前期。后期,国家强大,交通顺畅,列国关系日密,此为后期,这也是一个政治进化的过程。我们通过宗法来了解周代的封建制度。

从女系到男系(姓到氏),到后来的婚姻关系以男系论,一族的始祖的姓分为正姓(表系统)庶姓(系统内的分支)。宗法与封建是相辅而行的,受封之人的嫡长子世袭其位,其次子以下都别为大宗。大宗的嫡长子为大宗宗子,其次子以下别为小宗。如此,宗法五世为限。同出一祖的人(大宗宗子)必组织极为坚强而悠久,大概是因为大宗宗子有封地,其余人皆需要生活在封土之上。各受封之人也可据此保存其联络。在君臣之间也有宗族关系。

宗族关系是限于血统相同或血统上有关系的人。一族征服他族,分据其地,也可以互相藩卫,这种模式在周代最为明显。武王克商之时,同始之国四十,同一族人各据各方,以对抗异族。数传之后关系渐远,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日渐激烈。所以作者说”封建制度不废,兵争终无由而息“。

爵决定了诸侯的尊卑与封地之大小。虽有定制来说明爵对应的土地的大小,但实行起来总会有偏差,加之后来的开拓与削弱,所以也就有了列国的强弱不同。

列国争强凌弱,小国被吞并,大国成为霸主。春秋时代便是如此,到战国之后,则逐渐统一。

第8章  我国民族的滋大

封建制度对我国民族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古代交通不便,分封出去的族人变成了拓殖者(我国文化的宣传队)。东周盛世便是很好的例证。作者从齐、晋、秦、楚等春秋大国举例说明,吴、越则是存在时间较短的强国。另有一些小国,虽然封地小,存在时间短,但一样是逐渐开拓的威远。这些封建国既有同族而居,亦有与异族杂居的,所以对于我国的民族并不像一般民族以文化的相同为首要条件,更是我国民族的滋大。

第9章  春秋的霸业

在春秋时代,霸主为会盟征伐之主,起的作用超过了王室,但仍然尊重王室,在王室有难时”勤王“,此谓”尊王攘夷“,本质上是由于诸侯畏惧其实力,且霸主一般有较高威望,与受命于天子关系似乎不大。

最早的霸主为齐桓公,孔子评价为”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看来确有信义。

五霸之一宋襄公,国小力弱,被楚所败,有名无实。

此后楚势力大涨,晋文公出亡返国,国力日盛,败楚于城濮称霸。

初时秦穆公与晋好,共同攻郑。后来被游说与晋战于崤。穆公增修德政,终于把晋国打败,成为霸主。然而他的威权只限于陕、甘境内,东方晋楚雄踞一方。此后,吴、越继起。公约前473年,越灭吴,越王勾践称霸,但江淮之地皆入处楚。到公元前334年越王已经不再是宇内强国。此时仍是晋、楚、齐、秦,晋分为韩、赵、魏三国,为战国七雄,史称为战国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