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

      听冬吴同学会,说起小鸟没有辣椒的受体,所以不怕辣。因此西方出现了“接受美学”和“受体美学”,意思是说审美需要有受体,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深以为然。我常常戏言有时读书是需要机缘巧合的,其实是因为自身的阅历和经验不够,没有受体。关于美术,同样如此,缺少“受体”,在读《达芬奇密码》和《本源》时,就深感自己在美术上的匮乏,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以至于书中对多次提到的名画和建筑缺少感觉。正好有朋友读了蒋勋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我就找来一读,期待能够培养一点“受体”。

     一、“书本”可以很美好。以前一直没有挑选书籍的眼光,年幼时也贫乏,有书就读,何尝把书本身当做一本艺术品来欣赏。有了孩子后,在和他挑选绘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一些美好的绘本,即使价格昂贵也常常忍痛下手。这本《美术史》亦是如此,虽然之前没有比较,但拿到手,打开书,满心的美好,封面、插图、纸张都无从挑剔,插图很经典精心,纸张厚实质感,装订也是少有的裸书脊,翻页时不用担心折痕,也很有古朴之风。果然,书本身就是艺术品。

     二、历史可以很轻松。在我既往的经验里,或许是去过博物馆和美术馆,依稀对一些耳熟能详的画家、画作和建筑有些许了解,因为时间概念混乱,对世界历史的匮乏,终究是没有脉络的。蒋勋以时间为纬线,以各个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其代表性的作品为经线,回到历史现场,从史前时期的一把燧石手斧开始,围绕地中海这一世界西方美术的血脉初源,一路走过过神秘的埃及,伟大的希腊,光荣的罗马…,直至光辉的印象派以及光怪陆离的现当代艺术。一路跟随品读,如同站在山顶眺望山下溪流,从源头一路蜿蜒曲折流淌过来。

     三、美学并不深奥。作为典型的文科生,总觉得美学是一件非常深奥和神秘的专业,是为专业人士量身定做的。跟随蒋勋先生的讲解,有些许领悟,原来美的本质就是最天然的人性、生活和历史。美的起点,从个人的身体开始,从纯粹肉体的美,到精神的美,乃至于情欲的美,体现着对健康自信的身体,崇高的精神,自信的生命的赞扬和追求。对万神的赞叹,神存在于春天开花的树里,鸟雀鸣叫的声音里,潺潺流动的水声里,神无所不在,是人民热爱生命、热爱美好事物的心。…..用蒋勋老师自己的话来概括:历史在多重的矛盾中向前行进,历史经历政权兴衰、战争、灾难、经历了屠杀与毁灭,但是历史一路走来,传留着一脉香火。美正是历史传递下来的信念罢。美从不曾消失,只是在不断修正而已。观看美的历史,如同观看一个走索者在悬吊的高处如何自我平衡,似乎千钧一发,然而总是在平衡中渡过难关。美,使人赞叹惊呼;美,使人热泪盈眶;美,使人低回沉思,都因为美是人类一路走来艰难的记忆罢。

    诚然,对于有美术功底的来说,这本书还是过于浅显简单;但对于美术小白来说,一本书走马观花一遍,能真正记住的画家和作品依然寥寥无几,但阅读过程过程还是轻松美好的,同时对西洋美术的发展有了一个简单的脉络和印象,也算是初步扫盲之旅。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