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84天
原文阅读:
13.10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jī)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3.11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13.12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讲解: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治理得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卓有成效。”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消除残暴、免除刑罚杀戮。这话说得真对呀。”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
启发思考:
这三章关系密切,孔子谈到了贤人君子善人王者施行仁政的效果、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放到一起来理解和学习。
前面《侍座章》里,孔子问了四个学生的志向,他自己没有说。这里他自己主动讲了自己的理想,而且有非常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首先,孔子说,如果有人给我机会,让我治理国家,只需一年就可初见成效, “期月”就是一周年,三年一定会有大成就。一年见效,三年有成,是什么样呢?孔子说:“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张居正具体阐释是:“一年则弊政革除,良政复兴,纪纲法度渐次就理,皆有可观者矣。若至于三年之久,则教化行而风俗美,礼制齐备而音乐和,民生富足,民德一新,治功有成。”这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三年见成效表现了孔子的自信,也说明治理国家、扶困起衰是需要时间的,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如果操之过急,总想着“跨越式发展”,很容易弄得劳民伤财,事与愿违。
这只是政治理想实施的第一步,“我(孔子自己)”作为辅政大夫,地位不高,能力有限, 做到“三年有成”已经是政绩不俗了,如果想更进一步,则有待善人。
“善人”是一国之君,当时诸侯各国崇尚武力征伐,礼制失序,残暴之人不能尽绝,但是善人治理国家,实施礼乐教化,残暴之人也被感化了,没什么犯大罪的人,死刑也可以去除了。“胜残去杀”是达成仁政的境界之一,不过想要达到这种境界实属不易,至少需要经过百年的努力。
什么样的人能达到了这善人之治的标准呢?程颐说:“汉自高、惠至于文、景,黎民醇厚,几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汉朝从汉高祖刘邦、惠帝到文景之治,四代都是仁厚善人君主,以致民风醇厚,刑法都快没用了,就差不多达到这种情况。
如果有“王者”受命而兴治理天下,实现行仁于天下的理想仍需经历三十年(三十年为一世)。在孔子心目中,“王者”应该是文武、周公之类的圣人,他们品德高尚,尊礼尚施,比善人更伟大,能够施行仁政有成。
那么,仁政有成的标准是什么呢?《汉书・平当传》解读说:“三十年之间,道德和洽,制礼兴乐,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汉书・食货志》有更详细解读:三年耕种,能有一年的余粮,“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所以叫三年考绩。孔子前面说的三年有成,这是“成”的标准。三个三年,九年达到这标准,有三年余粮,叫“登”,五谷丰登的登。两个九年,还这么好,有六年余粮,叫“平”。三个九年,二十七年,还能可持续发展,有九年余粮,叫“太平”。德化流洽,礼乐成焉,这就是太平盛世了。
二十七年,差不多三十年实现理想社会。这三十年不一定是一代君主,也指前后相继。那中国历史上,谁达到了这标准了呢?荀子说:“文王诛四,武王诛二,周公卒业,至成康则案无诛已。”文王时代有四个死刑判决,武王有两个,周公完成仁政大业,到成王、康王两任,一个死刑犯都没有了。郑玄说,从文武周公,到成康之治,达到了这标准,这是四代领导人。周道至美,行仁义而天下归心,到武王伐纣,通过革命取得天下,统一后又平叛,再安定下来,到成王六年,开始制礼作乐,到周成王、周康王,天下大治。
总之,政治理想的实施需要着贤人君子、期盼着善人王者,但更需要时间,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可能几代人、十几代人坚持不懈当有成效,从孔子到现在历经七十多代人了。咱们今天也是三十年一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前三十年、后三十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小康生活,踏上了复兴之路,人人都在期盼着和参与着这下一个三十年的兴盛发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学习理解这几章内容时,要注意把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实践区分开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具备相当优秀的管理能力,但他不是政治家,不具备政治家的性格,他不肯为了短期现实的政治利益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
一方面,孔子若希望的,在“苟有用我者”——国君绝对支持下的改革施政环境,是不存在的。因为孔子不是简单地一切服务于国君,他还给国君也制定了道德行为准则,几乎没有哪个国君做得到。因此,他无法得到国君的绝对支持。另一方面,孔子所坚持的弊政革除,就很难做到,因为弊政的背后是利益集团,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所以,孔子即使得到过执政机会,在鲁国被委任为大司寇,一上任就励精图治,但很快就因触动利益集团、且得不到国君支持而被排挤走了。
孔子没有成为春秋时代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但他的思想智慧、人格力量却确实成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的精神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