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师从不改试卷,但所有的学校都把他当国宝一样对待

民国时期大师多,比如胡适、鲁迅、刘半家等,他们也都在大学任过教,大多规规矩矩教书育人。唯有钱玄同任性,不管在哪里教书,坚决不批改试卷,引得几所大学都对他无可奈何。钱玄同何以如此牛气呢?

(民国时期的大师们)

1887年9月12日,也就是在历史上的今天,钱玄同出身于浙江吴兴的书香世家,其父钱振常是清朝同治年间的进士,曾在朝中做官,年老后办学育人。钱玄同出生时,钱振常已经62岁了,老来得子,更是管教得严厉,在他3岁启蒙的时候,读的就是《尔雅》。上十岁便通《史书》《汉书》等古籍,并且过目不忘,被誉为神童。待十五岁已经学习了所有的古典文学,在经、史和文字音韵学上功底十分了得。

1906年钱玄同作为官派留学生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读师范专业,期间成为古文大师章太炎的关门弟子,在古文研究上受其影响,造诣很高。

但是1910年归国后,钱玄同受今文经学大师崔适影响,质疑古典文学。很快他就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复古,倡导白话文,自号“疑古玄同”,对古文大师们抱以怀疑的态度。并且认可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只有将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才能使教育普及。

钱玄同身体力行,开始推广白话文,他在汉字拼音和简化汉字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他的成就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写字要横排、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等都是他提倡白话文的结果。

(推广白话文的先驱钱玄同)

在新文化推广上钱玄同是先驱,在教书育人上他更是特立独行。

五四时期,钱玄同已经是卓有名气的文化人,许多大学慕名聘他去任教,钱玄同先后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任教,对于他这种学贯中西的留学生,且又是古典文学修养的大师级人物,众大学自然非常青睐。

钱玄同呢,课也的确讲得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启发性很强,所以他的课,座无虚席。

有一次钱玄同在北师大中文系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和“闭口音”,他见有个同学没听明白,于是他就举了个例了: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使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自在,尽量避免开口。

万不得已,有人问话才答话。答话她一概用“闭口音”,避免“开口音”,这样就可以遮丑了。如这样的对话:“贵姓?”“姓伍。”“多大年纪?”“十五。”“家住哪里?”“保安府。”“干什么工作?”“唱大鼓。”以上的答话,都是用“闭口音”,可以不露齿。

等到这位女艺人牙齿修配好了,再与人交谈时,她又全部改用“开口音”,于是对答又改成了:“贵姓”“姓李。”“多大年纪?”“十七。”“家住哪里?”“城西。”“干什么工作?”“唱戏。”

(五四时期的大学)

有没有听单口相声的感觉?就这一段,就很形象地把“开口音”和“闭口音”说得明明白白,钱玄同的课广受学生喜爱,也就能理解了。

不过,学问大的教授都是有脾气的。钱玄同书教得好,但到了考试,卷子收上来,他直接就交学校,反正不改卷。学生的学分可是要记入档案的,这不改卷怎么记?

北京大学好说话,学校掏钱刻了个图章,上面写“及格”二字,待钱玄同把卷子交上来,便统一盖上“及格”,然后再一一填入学生档案。

钱玄同后来到了燕京大学,学生考完试,他又把卷子收起来往学校一送。学校一看没改,马上打回来要他改卷。

钱玄同呢,又马上把卷子退回学校。

(钱玄同国学文稿)

校长见此很生气,就警告他:再不按要求对试卷进行批改,就要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并且扣除一定金额的工资。

钱玄同表示这是自己的原则,恕难从命,立刻写了一封信,并在信中附钞票若干,强调宁可认罚也不改试卷。

最后怎么样呢?钱玄同学问深,课又上得精彩,校方对于这样的人才,只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喽!像钱玄同这样学贯中西的大师级教授,在五四时期可是标杆性人物,现在看看哪个大学教授敢这么任性?

当然了,也不是不敢任性,因为没有那样的学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位老师从不改试卷,但所有的学校都把他当国宝一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