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我的思考

给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上新概念第二册成人版。在我的课堂究竟是如何进行的?

下面是我昨天在讲新概念第二册第2课时的课堂实录(节选)。

It was Sunday那是一个星期天。

I never get up early on Sundays.我从来不在星期天早起。

我在PPT上用绿色标注了这句话。我想要给他们讲时态。并且我想要讲得怪异一些。

我说这是一种最最”绿色”的时态,这种时态既不是讲过去也不是讲现在也不是讲将来。所以这是一种”超时态”。同学们听到这里已经意识到蔡老师在瞎掰了,所以会说,这是你自己创造的说法吧?我说”对了”,这种时态其实人家正常的说法是“现在时态”。

可是刚刚讲了这种时态既不是讲过去也不是讲现在也不是讲将来,它是超越时间的,它任何时间都可以,那为什么人们把它叫做现在时态呢?唯一的理由只是,这个时态是覆盖了所有的时间的,而”现在”也被覆盖在了里面了,如此而已!

I sometimes stay in bed until lunchtime.这一句也是绿色时态,如何来鉴别呢?因为上一句里面有一个never(从来不),这一句里面有一个sometimes(有时候),这是两个可以轻易抓得到的特征,那么抓来再说了。

Stay in bed.待在床上

现在我要开始讲单词了,我不会把一篇课文里面出现的生词先列一个表出来,然后一个不落的讲一遍,我只讲“不能不讲“的单词。哪些是完全没必要讲的,哪些是不能不讲的,全凭我自己斟酌判断。

为什么stay这个词是需要讲的呢?因为stay这个词,放在不同的上下文里面翻译到中文的时候,有可能会翻译成为不同中文词的。因此英汉字典上给出的这个词条中的中文意思是这个词在不同上下文里面的翻译而已,不是这个词的”真实”的意思。而一个英语词的真实的意思,它永远只有一个、且只有唯一的一个。所以我们要脱离英汉翻译来理解这个词。如果是动词的话,我们甚至可以把它转化成大脑中的一个图像(一个动词就是一张动态图),我会打比方说,当你外出时你的狗狗要跟着你走,你说stay,就是告诉你的狗狗呆着别动,不要跟过来。所以stay差不多是把它要动起来的冲动给停下来啊……这个词的味道就是这样。这个时候我还会提醒孩子们回忆在新概念第1册的时候学到过这个stay: You must stay in bed for the two days.医生告诉病人你必须得再在床上待上两天…………

我在stay这个词上花了不少的时间。可是我没有把这个词单列出来,让孩子们抄下来背诵记忆。因为我认为孩子们需要的只是把stay这个发音连同出现这个词的那句话留在脑子里面,在大脑中留下这句话的印记就是我们的唯一追求。

Last Sunday I got up very late.上个星期天我起床很晚。

现在又出现过去时态了, Last Sunday上个星期天,这是一个明显的时间标签,意味着他要讲过去的事情了。一个过去的时间标签是过去时态的特征,正如前面所说never 和sometimes是现在时态的特征一样。

当然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的特征主要还是体现在动词上的,可是此刻我不想再讲时态了。什么过去时态是如何构成的,什么谓语动词要变成过去式,get要变成got……巴拉巴拉,因为只要我意识到已经讲的够多了,我就会立刻打住,因为我们要记得,语法的事情,你讲的越是起劲,孩子们就越是懵逼。

所以甚至以上费了一大堆的口舌讲现在时态的时候。我也没有花一秒钟的时间来讲一讲这个现在时态是怎么构成的,什么动词的原形啦等等之类的。

我甚至会选择故意不向他们指出来,现在时态里面的起床是get up,到过去时态里面变成了got up。这个我是故意的。我想孩子们如果敏感的话,当他把这两句话读的得滚瓜烂熟、读成口腔肌肉记忆的时候,他们自己会反应过来,咦,为什么同是讲起床一边是get up一边是got up呢?有朝一日他们会反应过来的。

然后如果他们自己反应过来再来问蔡老师,这个时候你只要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噢,动词在过去时态里面它要变位的,所以我们把动词在现在时态里面的状态叫做动词原型……”,这个时候他们的反应一定是”啊,原来是这样的呀……” 假如他们一直都没有反应过来。那么我也会挑适当的时机来点一下,”咦,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是get up,一个是got up呢……?这样就自然补上了前面没有讲到的关于时态变化时谓语动词需要变位这一至关重要的语法知识点。

I looked out of the window.

It was dark outside.

What a day I thought.

It's raining again.

Just then the telephone rang.

It was my aunt Lucy.

以上这几句话就可以一笔带过了。老师省下了口舌之劳。孩子们的精神也需要松弛一下。大家都轻松。

这里面没有一个单词是需要讲的。比如说the telephone rang,我没有必要去给他说这个rang是动词原型ring的过去式。我甚至觉得他们不知道还有一个ring反而更好。如果你在讲故事,当说到电话铃响了。你只会说the telephone rang就好了,如果你知道还有一个ring,然后你得提醒自己说,现在是在讲故事啦,是过去时态啦,千万不要说 The telephone ring,小心别弄错了……这叫什么事呢?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我们的孩子 The telephone ring这样的错误是不会犯的。因为他在朗读新概念英语第1册第2册第3册的数年之中,从来没有读到过一句语句是the telephone ring。这样的一句话是违反我们的口腔肌肉记忆的。而事实上这句话正好是违反语法的。因为如果你要说电话铃响过了,那么一定是发生在过去,这个时候就是the telephone rang。如果你说当下电话铃正在想,你一定会说the telephone is ringing。总之the telephone ring是不存在的。

可是常规的英语教学不是这么干的。他们会强调指出来各种容易犯错的地方,然后设计一定的习题和模拟试卷,让孩子们来做,让他们来犯错,然后老师来批改纠错。这套程序名曰巩固知识点,可是久而久之做了大量的这类练习,孩子的小小的脑袋瓜里面装满了各种是非与对错。

在我看来,这种做法的唯一的效果是混淆视听、把一趟水搅浑!

I've just arrived by train, she said.我刚刚已经乘火车到达了。

碰到这句话我又有兴趣讲一讲时态了。I've.是I have的缩写,这里的have是一个标签,是完成时态的特征,完成时态表示当我回顾过去的时候看到一件事情发生了。如果把have这个标签拿掉,I arrived by train。那便是过去时态了。那么过去时态和完成时态,除了有没有这个标签的差别以外,到底还有什么差别呢?

开始进入费口舌模式:如果你接到一个朋友从火车站打来的的电话说:“我刚刚已经到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又如果你接到的电话说:”我两分钟之前到了”,你的第一反应又是什么呢?

这个时候孩子们就可以展开想象了,去琢磨一下,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听到这两句话是什么反应?他们或许琢磨半天还是觉得这两句话没有什么差别的。好吧,我说那是因为你们的心思太粗鄙了。

然后我的讲解是:第1句话是完成时态,你听到以后的第一反应是,哦你已经到了,那么我马上来车站接你吧……

第2句话是过去时态,你听到以后的第一反应是:你两分钟前到达了,然后呢?在随后的两分钟时间里面你发生了什么了?我等你说下去呢……

这个时候孩子们就恍然大悟了。他们了解了,完成时态是用来让对方关注他现在的状况(我在车站,你来接我吧)。而过去时态是用来让对方关注发生在过去的一段“故事”情节。

I'm coming to see you.我马上要来看你了。

这里又不得不讲一点时态。有些孩子在学校里面已经学到了“进行时态”。这句话看上去像不像是一句进行时态呢?当然它的形式就是进行时态,可是这句话的意思并没有在说我”正在”来看你,而是说我”马上要”来看你了。又比如你在人家家里做客,你表示”我要走了”,你就说I'm leaving。这句话形式上也是进行时态,可是它的意思并不是说我”正在”离开。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我今天就卖一个关子,让你们这些小屁孩困惑个大半生,我再来给你们解答吧。

' But I'm still having breakfast 'I said.但是我还在吃早饭呢。

这里是“真正的”进行时态,表示”正在”做什么。所以问题还是那个问题,I'm coming、 I'm leaving要解读成我马上就要来了、马上就要走了,不可以解读为我正在来、我正在走。可是轮到I'm having breakfast。只能解读为我正在吃,不可以解读为我马上要吃。

……让孩子们先困惑着吧……如果有困惑,那也是福分。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什么时候讲语法?什么时候忽略语法,讲语法时要到什么程度,这些考量甚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取决于在课堂上学生们他们的状态以及他们实时的反馈。甚至如何讲,用怎么样的例子来说明,都是来自于当场的灵感。

其实在一篇课文当中,还有一些小细节, 比如 on Sundays为什么Sunday要加个S? Stay in bed为什么bed前面没有冠词? Arrived by train为什么train前面没有冠词?这些都是值得关注和理解的地方。但是是否必须在这一课当中解决这些问题就不一定了。我甚至更倾向于先放过这些小细节,等以后这些同类型的小细节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再来讲。这样反而符合先感性再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

英语中的这类小细节那是多不胜数的,一个比较好的策略是,应该先追求一个感性的印象。所谓感性的印象就是通过朗读在大脑中留下的“印记”。同时伴随着朗读时的口腔肌肉记忆。

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12分的追求孩子们朗读时候的精确性,朗读时不能够漏了一个音。因为如果你漏了一个音,比如说漏了Sundays那个S。你就漏了一种感性的印象,那么以后跟你讲理性的语法原理的时候,那个意义就差了。那个的讲解就变成了一个需要你机械记忆的”知识点”,而不是感性印象和理性思维的融合。


小学生学新概念的挑战还是蛮大的。而与此同时对老师的挑战也是同等的巨大。因为在一篇课文当中容纳的语言现象实在是太丰富了。比如在一课当中光光时态就出现了三种,该如何讲,如何消化吸收呢?

我的处理是,语法细节上抓住一些放掉一些,整体上要明了每一句语句它的意义,以及整篇课文的情节和情绪。孩子们把课文整体连同那些已经弄明白和尚未弄明白的细节一起,一股脑的吞到肚子里去。囫囵吞枣,然后等待枣子的营养在身体里面释放出来。


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以及各类林林总总的少儿英语教材就相当的人性化了,它们都被“处理”得简单易学多了。比如可能为了便于学习者掌握时态,他们一定是从现在时态开始出发,连续10篇课文里面全是一个现在时态!只不过经过这样处理过的语料,无趣又虚假,简直是,根本算不上是正常的英语。

在我看来这些课文,以其说是保护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不至于受伤害,不如说是保护了老师,它们大大降低了老师面临的挑战性。这些教材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适合来对孩子进行考试测验。因为他们已经成功地把语言转化成了一门知识。老师一当把”知识点”讲清楚,接下来就可以搞测验了,操作起来不要太顺手!

可是反过来它们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这些教材的弊端,我如果要具体的来说那是罄竹难书。比如前面说到过,我们的孩子 The telephone ring这样的错误是不会犯的。因为他在朗读新概念英语第1册第2册第3册的数年之中,从来没有读到过一句语句是the telephone ring。这样的一句话是违反我们的口腔肌肉记忆的。可是我们的少儿英语教材,他们是讲究循序渐进的,所以一开始是不会出现过去时态的,如此以来就出现了大量的类似于the telephone ring这样的错误句式,孩子们学到了这样的句式,相当于向他们的小脑袋里输入了有毒的语料。


简而言之,这些少儿英语教材的危害,①低估了孩子们对真实语料的感悟能力,浪费了孩子们的语言敏感期,②把语言肢解成了知识,在对与错的沉浮中消磨了孩子对语言的感觉。

如此课外课内一齐合力,把孩子的小学英语成绩整的很漂亮。可是英语能力是没有的,语感是没有的,所以初中高中还要继续整,加大力度整……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课堂,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