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231天。
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心愿,我们定期带孩子体检,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我们还会时刻关注孩子的成绩,但是往往却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孩子的的心理健康。
孩子上了学之后,他的社会关系突然就变得复杂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社交层面的问题,比方说跟好朋友闹矛盾了,想要和好又不知道怎么做。比方说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经常被别人误解冤枉。
还有犯了某个错误被嘲笑了,久久不能释怀。还有被同学欺负了,不敢反抗,不懂寻求别人的帮助。还有的不能融入团体性活动,不愿意交朋友,长期被孤立等等。
如果任由这些问题发展下去,不仅损害孩子心理健康,还会严重地影响到他的性格和社会交往能力。今天我们分享《神奇糖果·小学生成长第一课桥梁书》,借由这套书分享下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神奇糖果》是日本教育部推荐的书,荣获了日本第65届青少年读书感想,全国竞赛课题图书称号。这个系列一共有三本书,分别是《姐姐也温柔》《爱撒娇的弟弟》,还有《不一样的小航》。
从书名就能看出来了,“神奇糖果”是贯穿三本书的主线,也是关键性道具。在《不一样的小航》这本书里,智也是一个烦恼特别多的孩子,他的烦恼来源于他的同学小航。这个小航特别喜欢捉弄人,而且嗓门大,大到全世界都能听见。上课的时候,小航就总是拿手去戳智也的肩膀,手工课上,小航二话不说,抢走了智也的蓝色折纸。午休的时候智也在画画,小航看到之后也想要画画,就在智也的本子上胡乱画了一通。
读到这儿,一个大大咧咧的调皮捣蛋鬼就跃然纸上了。相信每个班上都会有这么一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们性格开朗,活跃好动,不遵守纪律,经常搞恶作剧,跟同学开玩笑。
小航的捉弄让性格内向的智也特别地无助,他感到愤怒、委屈、伤心、郁闷,这些不良的情绪就在他心里翻腾、发酵,既不能消化又没有办法排解。
就在这个时候,神奇糖果出现了,吃了就能神清气爽,心情变好。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读到这儿不妨问问自己家的孩子,假如你是智也,有一颗吃了就能让你变开心的魔法糖果摆在面前,你会吃掉它吗?
相信孩子们肯定毫无犹豫地说,吃!爱吃甜食是孩子们的天性,面对口味众多的糖果,很少有孩子能够控制欲望,抵住诱惑。而且这还是吃了能忘掉烦恼的魔法糖果,就更加没有拒绝的理由了吧。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继续抛出问题,问孩子,虽然吃了魔法糖果能变开心,但是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事会彻底消失吗?会再也不发生吗?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魔法糖果既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改变未来。它能做的只不过是暂时调节了我们的情绪而已。那么怎么才能让烦恼彻底的消失呢?让我们看看智也是怎么做的吧。
这个智也并没有吃,让人心情变好的那个魔法糖果,但是却在魔法婆婆的指导下做出了五颗“捉弄人的汽水糖”,只要吃下“捉弄人的汽水糖”,就会像被捉弄的人那样,心灵感到悲伤和愤怒。
智也本想让小航也体会一下,被人捉弄的滋味。不过故事的结尾却发生了180度的大反转。尾随在小航身后的智也,他亲眼目睹了小航救助被困的猫咪,还帮老爷爷提重物。
他发现小航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于是对他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他就开始反思两个人之前的那些矛盾、冲突。小航是有问题,但是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责任的。
比如说手工课上,他说自己擅长折独角仙。也许小航就以为自己想要折独角仙的黑色折纸,于是出于热心才换走了自己的蓝色折纸。假如他告诉小航说,我不折独角仙,我想折海豚,那也许他们就没有矛盾了。
再比如,小航在自己的本子上画画,也许只是想帮自己制作明信片。当时要是说一句,你在别的纸上画吧,这不就可以了吗。
关于小航在后面捅自己肩膀的这件事,他从来也没说过一次“别捅我”。那小航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由此可以发现,在人际交往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正确的感知他人的想法,如果不能正确的感知他人,你就很容易形成偏见,刻板的印象了。你就会制造了人际交往中的障碍了。故事一开始,智也就给小航贴上了一个标签“爱捉弄人”,“大嗓门”,导致无论小航做什么,智也都觉得他是在捉弄人。
所以,不要仅凭第一印象就急着下结论,更不要仅凭一件事,就以偏概全给别人贴表签,而是尽可能地去客观,全面,多角度地感知他人。
第二,主动表达自我。假如智也一开始就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说不定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矛盾的产生。
神奇糖果世界让智也认识到了表达自我的重要,他开始试着主动沟通,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了。相信他的故事一定可以给很多同龄的孩子带来启发和思考的。
第三,逐步让孩子养成处理问题的思考步骤,也就是明确问题所在,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预估一下后果再选个方案,再复盘优化迭代升级。
其实在成长的道路上,只有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中迎难而上,才能在不断的试炼中愈挫愈勇,获得心智上的成长。
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我们家长持续地关注。比如每天抽出十分钟的时间,用平等的态度关注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恰当的帮助和引导。
在开展平等的对话和高质量的交流时,你就是对孩子最宝贵的投资。如果坚持这么做,一定能让孩子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