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讲论语》读后总结及感悟001-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问问自己,你觉得学而时习之,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孔子之所以要加”不亦”,想必很多人都不觉得是件快乐的事?不然为什么会有”学海无涯苦作舟”呢?如果在这里仅是把学习看作是读书或者涨知识,那就狭义了。而应该是看作面对人生的态度,摆正学习的态度!

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学习的过程,因此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学,可以指我们生活中面对的问题,习,可以理解为不断的实践, 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难,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就像《终身成长》里指出的,从错误和挫折中学习,去体会其中的乐趣。这么一想,就明白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了第一篇第一句!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你觉得快乐吗?如果是铁杆好友,那当然快乐呢!我觉得这话要把它放在古代的情景下,交通极不发达, 如果有朋自远方来, 那就意味着他可能得在你家住很久!在当时,饭都吃不饱得情况下,你还能很快乐的接待朋友吗? 久别重逢的喜悦,肯定是有的。但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烦恼应该是实打实的!

而孔子提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变化积极的心态,能够看到他人的力量!进一步讲,这是一种与人合作时的能力。能够面对团队成员中的变化,在变化中积极面对的心态,相信他人的力量,并共同进步。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什么人不知时,我们会不开心?那是因为我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这让想起《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的表扬的危害!我们很多行为是为了得到外部的肯定,一旦没有表扬就不去做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为了谁呢?为了表现给别人看吗?那谁是你人生的主人呢? 我想你肯定会说, 我才是。 那么,为什么人不知,你会不开心呢?

所以,当我们能够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时,那就是我们的修为,是君子的行为。

 总结:我们整体串联这三句话

学而时习之--自修,有朋自远方来--共修,人不知而不愠-- 修行的结果。

当我们用这个角度来看待,它就能很好的指导我们的人生。遇到困难时,要学也要习。面对社会合作问题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生在世不得志时,则淡然处之。

这其中共同的应对方法是:“乐”,而孔子的乐,不仅是积极的心态,更是坦然的态度!《梁漱溟讲孟子》曾说,孔子之乐的核心是“不找”,就是不必向外使劲,不必说服自己,不必跟自己作战。 孔子认为“不亦乐乎”这种快乐是油然而生的!

油然而生的那股积极、乐观、坦然就像呼吸一样,融为一体,这也是圣贤们让我们敬仰的地方!在未来的日子,读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就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樊登讲论语》读后总结及感悟001-学而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