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VUE
模板语法
事件修饰符
计算属性computed
监视属性watch
条件渲染
列表渲染:
收集表单数据
自定义指令:编辑
Vue2生命周期:编辑
ref属性:
配置项props
mixin混入
插件plugin
scoped样式
消息订阅与发布(pubsub)
nextTick
插槽slot
VUE3
reactive函数
setup注意点
computed函数
Watch函数
watchEffec函数
VUE3生命周期
自定义hook函数
toRef
shallowReactive 与 shallowRef
readonly 与 shallowReadonly
toRaw 与 markRaw
customRef
provide 与 inject
响应式数据的判断
Fragment
Teleport
Suspense
插值语法
{{name}}
用于解析标签体内容
指令语法
v-bind ,用于解析标签,动态绑定值,单向绑定,可以简写为 :
vue中有很多指令,形式都为v-xxx
v-model,双向绑定,只能应用在表单类元素(输入类元素)
v-on ,用于事件绑定,可以简写为@
事件的回调需要配置在methods对象中,最终会在vm上
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不要用箭头函数,否则this就不是vm而是window
@click="demo"和@click="demo($event)"效果一致,但后者可以传参
data和el的两种写法
//data的第一种写法:对象式
data:{
name:'Libra'
}
//data的第二种写法:函数式
data:function(){
return {
name='Libra'
}
}
//el的第一种写法 ====> #用于绑定id .用于绑定class
el:'#root'
//el的第二种写法
vm.$mount ('#root')
prevent 阻止默认事件
stop 阻止事件冒泡
once 事件只触发一次
capture 使用事件的捕获模式
self 只有event.target是当前操作的元素时才触发事件
passive 事件默认行为立即执行,无需等待事件回调执行完毕
定义:要用到的属性不存在,要通过已有属性计算得来
原理:底层借助了Object.defineproperty方法提供的setter和getter
优势:与methods实现相比,内部有缓存机制(复用),效率更高
当被监视的属性变化时,回调函数自动调用(handler)
监视多级结构中所有属性的变化(深度监视):deep: true
初始化时让handler调用一次:immediate: true
监视的两种写法:
//1. new Vue时传入watch配置
//2. 通过vm.$watch监视
watch:{
'numbers.a':{
handler(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111");
}
}
}
computed 和watch之间的区别:
computed能完成的功能,watch都可以完成
watch能完成的功能,computed不一定能完成。例:watch可以进行异步操作
tips:
所有被Vue管理的函数,最好写成普通函数,这样this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所有不被Vue管理的函数(定时器的回调函数,ajax的回调函数,promise的回调函数等)最好写成箭头函数,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 或 组件实例对象。
v-show=“表达式”:适用于切换频率高的场景,不展示的dom元素未被移除
v-if=“表达式”:适用于切换频率低的场景,不展示的dom元素直接被移除。同时可以配合v-else-if 和v-else一起使用。
只能配合v-if 使用,不能使用v-show
v-for指令:
用于展示列表数据
语法:
v-for=“(item,index)in xxx ” :key ="id"
vue监视数据的原理:
vue会监视data中所有层次的数据。
如何监测对象中的数据?
通过setter实现监视,且要在new Vue时就传入要检测的数据。
(1).对象中后追加的属性,vue默认不做响应式处理
(2).如需给后添加的属性做响应式,请使用如下API:
Vue.set(target, propertyName/index, value)
//或
vm.$set(target, propertyName/index, value)
如何监测数组中的数据
通过包裹数组更新元素的方法实现,本质就是做了两件事:
(1)、调用原生对应方法对数组进行更新。
(2)、重新解析模板,进而更新页面。
在vue修改数组中某个元素一定要用如下方法:
//1.使用这些API :
push()、pop()、shift()、unshift()、splice()、sort()、reverse()
2.
Vue.set()
//或
vm.$set()
特别注意:Vue.set() 和 vm.$set() 不能给 vm 或者 vm的根数据对象 添加属性!
1.没有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勾选 or 未勾选,是bool值)
2.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
v-model的初始值是非数组,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勾选 or 未勾选,是bool值)
v-model的初始值是数组,那么收集到的就是value组成的数组。
备注:v-model的三个修饰符:
lazy:失去焦点时再收集数据
number:输入字符串转为有效的数字
trim:去除首尾空格
v-cloak指令(没有值):
本质是一个特殊属性,vue实例创建完毕并接管容器后,会删掉v-cloak属性。
使用css配合v-cloak可以解决网速慢时页面展示出{{xxx}}的问题
v-once指令:
v-once所在节点在初次动态渲染后,就视为静态内容了。
以后数据的改变不会引起v-once所在结构的更新,可以用于优化性能。
v-pre指令:
跳过其所在节点的编译过程。
可以利用它跳过:没有使用指令语法、没有使用插值语法的节点,会加快编译。
被用来给元素或子组件注册引用信息(id的替代者)
应用在html标签上获取到的是真实dom元素,应用在组件标签上是组件实例对象
使用方法:
打标识:
或
获取:
this.$refs.xxx
传递数据:
接收数据:
//a.只接收:
props:['name']
//b.限制类型接收:
props{
name:string
}
//c.限制类型、限制必要性、指定默认值:
props:{
name:{
type:String,
required:true,
default:'李四'
}
}
PS:props是只读的,Vue底层会检测你对props的修改,如果进行了修改,就会发出警告,若业务需求确实需要修改,那么请复制props的内容到data中一份,然后去修改data中的数据。
功能:可以把多个组件公用的配置提取成一个混入对象
使用方式:
//定义混合:
export const mix1={
data(){...},
methods:{....}
}
//使用混入:
//a.全局混入:
Vue.mixin(mix1)
//b.局部混入:
mixins['mix1']
功能:用于增强vue
本质:包含install方法的一个对象,install的第一个参数就是vue,第二个以后参数是插件使用者传递的数据。
定义插件:
对象.install = function(Vue, options){
//添加全局指令
Vue.directive(...)
//配置全局混入
Vue.mixin(...)
//添加实例方法
Vue.prototype.$myMethod = function( ){...}
}
使用插件:
Vue.use()
作用:让样式在局部生效,防止冲突
写法:
1,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
2.使用步骤:
1.安装pubsub:
npm i pubsub-js
2.引入
import pubsub from ‘pubsub-js’
3.接收数据:A组件想接收数据,则在A组件中订阅消息,订阅的回调留在A组件自身
methods(){
demo (data){...}
}
...
mounted(){
this.pid = pubsub.subscribe('xxx',this.demo) //订阅消息
}
4.提供数据:
pubsub.publish('xxx', data)
5.最好在beforeDestroy钩子中,用Pubsub.unsubscribe(pid)
去取消订阅
1.语法:
this.$nextTick(回调函数)
2.作用:在下一次DOM更新结束后执行其指定的回调
3.用法:当改变数据后,要基于更新后的新DOM进行某些操作时,要在nextTick所指定的回调函数中执行
1.作用:让父组件可以向子组件指定位置插入html结构,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适用于父组件===>子组件
2.分类:
默认插槽
具名插槽
作用域插槽
数据在组件的自身,但根据数据生成的结构需要组件的使用者来决定。(games数据在Category组件中,但使用数据所遍历出来的结构由App组件决定)
3.使用方式:
/*默认插槽*/
//父组件中:
html结构1
//子组件中:
插槽默认内容...
/*具名插槽*/
//父组件中:
html结构1
html结构2
//子组件中:
插槽默认内容...
插槽默认内容...
/*作用域插槽*/
//父组件中:
- {{g}}
{{g}}
//子组件中:
作用:定义一个对象类型的响应式数据(基本类型使用ref)
语法:const p = reactive({})
接收一个对象/数组,返回一个代理对象(Proxy实例对象)
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是深层次的
内部基于ES6的Proxy实现,通过代理对象操作源对象内部数据进行操作
setup执行时机
在beforeCreate之前执行一次,this是undefined。
setup的参数
props:值为对象,包含:组件外部传递过来,且组件内部声明接收了的属性。
context:上下文对象
attrs:值为对象,包含:组件外部传递过来,但没有在props配置中声明的属性,相当于this.$attrs
.
slots:收到的插槽内容,相当于this.$slots
.
emit:分发自定义事件的函数,相当于this.$emit
.
与vue2中computed配置功能一致
写法
import {computed} from 'vue'
setup(){
let person = reactive({
firstName : '张'
lastName : '三'
})
//计算属性简写(不考虑修改)
let person.fullName = computed(()=>{
return person.firstName + '-' + person.lastName
})
//计算属性完整
let person.fullName = computed({
get(){
return person.firstName + '-' + person.lastName
}
set(value){
let nameArr = value.split('-')
person.firstName = nameArr[0]
person.lastName = nameArr[1]
}
})
return {
person
}
}
与Vue2.x中watch配置功能一致
两个小“坑”:
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时:oldValue无法正确获取、强制开启了深度监视(deep配置失效)。
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中某个属性时:deep配置有效。
//情况一:监视ref定义的响应式数据
watch(sum,(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sum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
//情况二:监视多个ref定义的响应式数据
watch([sum,msg],(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sum或msg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
/* 情况三: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
若watch监视的是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则无法正确获得oldValue!!
若watch监视的是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则强制开启了深度监视
*/
watch(person,(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deep:false}) //此处的deep配置不再奏效
//情况四: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中的某个属性
watch(()=>person.job,(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的job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deep:true})
//情况五:监视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中的某些属性
watch([()=>person.job,()=>person.name],(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的job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immediate:true,deep:true})
//特殊情况
watch(()=>person.job,(newValue,oldValue)=>{
console.log('person的job变化了',newValue,oldValue)
},{deep:true}) //此处由于监视的是reactive素定义的对象中的某个属性,所以deep配置有效
不用指明监视哪个属性,监视的回调中用到哪个属性,那就监视哪个属性。
watchEffect有点像computed:
但computed注重的计算出来的值(回调函数的返回值),所以必须要写返回值。
而watchEffect更注重的是过程(回调函数的函数体),所以不用写返回值。
//watchEffect所指定的回调中用到的数据只要发生变化,则直接重新执行回调。
watchEffect(()=>{
const x1 = sum.value
const x2 = person.age
console.log('watchEffect配置的回调执行了')
})
Vue3.0中可以继续使用Vue2.x中的生命周期钩子,但有有两个被更名:
beforeDestroy
改名为 beforeUnmount
destroyed
改名为 unmounted
Vue3.0也提供了 Composition API 形式的生命周期钩子,与Vue2.x中钩子对应关系如下:
beforeCreate
===>setup()
created
=======>setup()
beforeMount
===>onBeforeMount
mounted
=======>onMounted
beforeUpdate
===>onBeforeUpdate
updated
=======>onUpdated
beforeUnmount
==>onBeforeUnmount
unmounted
=====>onUnmounted
本质是一个函数,把setup函数中使用的Composition API进行了封装。
类似于vue2.x中的mixin。
优势: 复用代码。
作用:创建一个 ref 对象,其value值指向另一个对象中的某个属性。
语法:const name = toRef(person,'name')
应用: 要将响应式对象中的某个属性单独提供给外部使用时。
扩展:toRefs
与toRef
功能一致,但可以批量创建多个 ref 对象,语法:toRefs(person)
shallowReactive:只处理对象最外层属性的响应式(浅响应式)。
shallowRef:只处理基本数据类型的响应式, 不进行对象的响应式处理。
什么时候使用?
如果有一个对象数据,结构比较深, 但变化时只是外层属性变化 ===> shallowReactive。
如果有一个对象数据,后续功能不会修改该对象中的属性,而是生新的对象来替换 ===> shallowRef。
readonly: 让一个响应式数据变为只读的(深只读)。
shallowReadonly:让一个响应式数据变为只读的(浅只读)。
应用场景: 不希望数据被修改时。
toRaw:
作用:将一个由reactive
生成的响应式对象转为普通对象。
使用场景:用于读取响应式对象对应的普通对象,对这个普通对象的所有操作,不会引起页面更新。
markRaw:
作用:标记一个对象,使其永远不会再成为响应式对象。
应用场景:
有些值不应被设置为响应式的,例如复杂的第三方类库等。
当渲染具有不可变数据源的大列表时,跳过响应式转换可以提高性能。
作用:创建一个自定义的 ref,并对其依赖项跟踪和更新触发进行显式控制。
实现防抖效果:
{{keyword}}
作用:实现祖与后代组件间通信
套路:父组件有一个 provide
选项来提供数据,后代组件有一个 inject
选项来开始使用这些数据
具体写法:
祖组件中:
setup(){
......
let car = reactive({name:'奔驰',price:'40万'})
provide('car',car)
......
}
后代组件中:
setup(props,context){
......
const car = inject('car')
return {car}
......
}
isRef: 检查一个值是否为一个 ref 对象
isReactive: 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ctive
创建的响应式代理
isReadonly: 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donly
创建的只读代理
isProxy: 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由 reactive
或者 readonly
方法创建的代理
在Vue2中: 组件必须有一个根标签
在Vue3中: 组件可以没有根标签, 内部会将多个标签包含在一个Fragment虚拟元素中
好处: 减少标签层级, 减小内存占用
Teleport
是一种能够将我们的组件html结构移动到指定位置的技术。
我是一个弹窗
等待异步组件时渲染一些额外内容,让应用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使用步骤:
异步引入组件
import {defineAsyncComponent} from 'vue'
const Child = defineAsyncComponent(()=>import('./components/Child.vue'))
使用Suspense
包裹组件,并配置好default
与 fallback
我是App组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