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

[通行版原文]

天下有道,却①走马以粪②,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⑤。

[译文]

治理天下合乎“道”,就可以作到太平安定,把战马退还到田间给农夫用来耕种。治理天下不合乎“道”,连怀胎的母马也要送上战场,在战场的郊外生下马驹子。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什么地步就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注释]

1、却:屏去,退回。

2、走马以粪:粪,耕种,播种。此句意为用战马耕种田地。

3、戎马:战马。

4、生于效:指牝马生驹于战地的郊外。

5、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是永远满足的。

【帛书版原文】


①有道:具備和符合大道的規律性。天下有道,指身國內天下和社會外天下,用道和德進行治理。居道“无”用德“一”則意馬馴服,民心清靜而天下太平。《論語·憲問》第十四:子曰:“邦有道,穀;邦無道,穀,恥也。”(穀,參見第五章註③)

②卻:《說文》:“節欲也”。又退也。又含:除,去,避免,回轉,返回,轉折之義,但、但是、可是等。

馬:用於戰事或作交通用。卻走馬以糞,則喻爲讓馬勿奔走而在田地中以粪施肥。内證中以馬喻后天意識,卻走馬即修真學中的“栓意馬”。以糞,即清除意識中的私和欲。

③戎:《說文》:“兵也”。

郊:《說文》:“距國百里爲郊”。按:周時距離國都五十里的地方叫近郊,百里的地方叫遠郊。此處指荒郊、郊野。

句義:身國有道,則意馬馴服,污濁易掃除,爲德信所用。身國無道,則意識如戰馬亂馳,禍端起於身國內外。

④欲:《說文》:“欲,貪欲也。”《荀子·正名》:“欲者,情之應也”。《呂氏春秋·貴生》:六欲,註:“生死耳目口鼻也。”《素問·上古天真論》:“以欲竭其精”。註:“樂色曰欲。”《德道經》第四十七章《安民》:“不見可欲,使民不亂”。《袁氏世範》:“中人之性,目見可欲,其心必亂,況下愚之人見酒食聲色之美,安得不動其心?”

:甲本作“

”,含有“禍”字之意,在此主要指修真者對修炁修心整體把握上的過失禍殃。屬修真學異構字。見《漢語大字典·心部》。另據《說文》,《史記》《漢書》多假

爲禍,其與“

”應爲象形通假。

⑥憯:通行本作“大”。乙本此句殘缺,甲本中此字左半殘缺,似不爲“心”。今據《韓非子·解老》《韓非子·喻老》及範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等書寫作“憯”,痛也,古同“慘”。

句義:主宰著意識的陰我私心及貪欲是罪惡之源,欲壑難填則生禍亂,貪得無厭是産生慘痛災殃的根源。

⑦足:《說文》:“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大戴禮記》:“足恭而口聖”。又有鼎足、充實、完備、足夠等義。《莊子》:“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

恆:《說文解字註》:“恆,常也,從心舟,在‘二’之間上下。心以舟施,恆也。古文恆從月。《詩》曰:如月之恆。”“恆”通行本皆作“常”,其爲避漢文帝諱改,下同。

句義:身國真正的支撐是道足,立足於德道是知足的根本,清除陰我私心貪欲,就處於常足無憂了。

【个人理解】

这一章老子又用到了比喻,展现了有道和无道的区别,用马来形容,一个国家如果是有道的话,那么马都是用来耕种粪便都是用来肥田的,如果是无道的话,那么马都会用于战争。这两种场景的描述似乎都可以看得出来有道和无道的环境氛围是怎样的,用这种场景展现来进行比喻对比。

    《德道經》第四十七章《安民》(《道德经》第三章):“不見可欲,使民不亂”。这一章当中对这个欲望有着较为详细的阐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其实都是说的人的欲望,这一章也强调了这个观点,“可欲”是最大的罪过,人的欲望是造成一切战争灾祸争斗的根源,我现在可以理解修道的人为何都是清心寡欲的这种心境了,其实道家一直都崇尚这种知足的观点。

      一定要智慧的理解老子的学说,为什么很多人都把道家理解成消极避世的学说呢?而且很多修道的人的确也是这么做的,我不苟同这样的观点,道家主张的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其实主张的是精神领域的丰富,物质领域的简单,这种观点对我们现代的人尤为具有指导意义,更多的重视精神方面的追求,多学习多实践,掌握更多的知识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焦点,而物质领域的需求简单,让我们内心回归质朴,其实当我们更多的追求精神方面的富足,那么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物质领域的回报了,绝对是能超越基本温饱的底线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当今社会提供的更为富足的物质生活呢?

      所以知足的这个“足”,是顶着一个“口”在行走的,口为上,也意味着物质方面的满足即基本物质需求,那么了解了这一层面才是掌握了知足的根源所在,所以不要误解了老子的意思,不是要我们都不思进取消极避世的生活,那样的结绳记事的年代虽然美好但始终是回不去的,要辩证的看待老子的哲学观点,抛弃的只是对物质方面过分的欲求,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就应该要感到知足,这种知足会让人更多的追求奉献他人、服务社会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等其他方面,这样的人才会更加的有幸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