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这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尔贝·加缪的代表作之一。
全书讲述了一位对外界冷漠、对生活毫无追求的年轻人,在海边度假时意外卷入一场冲突,犯下杀人罪,不得不走上法庭。最终因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流泪而被判处死刑的故事。
之所以阅读这本书緣于微信较高的评分与诺贝尔奖。再上书籍的概括,让我对这个男主人公充满了好奇,是何等冷漠的局外人,在面对目母亲的离去连滴眼泪都没有。
妈妈今天死了,但也有可能是在昨天。直到现在,我都无法确定。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奠定了它沉郁悲哀的底色。
说实话,这本书阅读的过程很压抑,让人不舒服。但是对主人公最后被判定死刑却很意外,也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在不了解事情真相时不要随便发表看法,不然你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主人公是一位叫默尔索的男性,三十多岁,是一家公司普普通通的小职员。一天,他收到了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上面简单写着几个大字:“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致慰唁。”
接到电报后,他即刻向老板请了两天假,立马赶往养老院参加母亲的葬礼。此时来吊唁的人无不嚎啕大哭,默尔索木讷地站在那里看着大家,他一言不发,脸上写满了疲惫,可却没有掉下一滴眼泪。
院长开始反复向她聊起母亲生前小事,他却像是没听见一样。有人问他要不要最后再看一眼母亲?他拦住了那人将要开棺的手,默默摇了摇头。
没有痛哭,没有悲泣,对。默尔索就像个“局外人”一般无动于衷,仿佛躺在棺木里的母亲对他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甚至连朋友都算不上。
看到这里,让我无比痛心。这个人难道心难道是铁打的。面对亲生母亲的离去竟然毫无波澜。
在接下来送葬的环节,通过描写母亲生前非常要好的男朋友,在面对送葬时一路锲而不舍的精神与默尔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行人觉得他不孝又冷血。
其实他是爱着他的母亲的,只是他的表达方式不同,我觉得自己没有时间照顾母亲,而去养老院不仅有人照顾还能有人陪她说说话。
他避开哭天抢地的灵堂,独自站在母亲生前最爱散步的田野,默默感受母亲的心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寄托对母亲的哀思。
后来,默尔索因为帮助邻居,无意间初于自卫他杀了一个人。但是他被告蓄意谋杀。他的朋友与恋人都不相信他会杀人,纷纷上诉。
为了做实他的罪行,他的一切被扒了出来,他在妈妈葬礼上冷漠表现,为他的罪名平添了几分压力。检察官揪住默尔索冷漠不爱母亲,千方百计把杀人和默尔索在葬礼上的冷漠表现联系在一起,并判为死刑。
最大的原因:妈妈死了,他连泪都不流;妈妈的葬礼,他竟然喝了牛奶咖啡,还有空抽烟睡觉;妈妈葬礼的第二天,他居然有心情和女人约会。
一个在母亲葬礼上若无其事的人,无疑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理所当然能策划一场杀人。
默尔索的朋友莱蒙试图为他作证,也被检察官打上“皮条客”的标签,检察官对两人极尽嘲讽,说他们是同谋,骂他们都是“道德上的魔鬼”。没人再相信默尔索,他就这样稀里糊涂被判了死刑。
其实事情的真相并不是如此。默尔索是个善良的人,他会帮助盲人过马路,一直热衷于为路人指路、点烟,为小贩推沉甸甸的小货车,为司机推临时故障的汽车,购买慈善公益组织的报纸、老奶奶的鲜花。
他认为不管是三十岁死去还是八十岁死去,在本质上仍然会是那个等死的人,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他把母亲的离去也看到一种自然。
在面对母亲的离去时的冷漠和无意的杀人,在外人看来不可理喻,甚至该得到惩罚,其实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表面。很多人其实都在做着违反这个社会逻辑的事,只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我们不能过分的解读与看待,偏见让人独断,更令人偏激,它就像一把无形的刀,虽不见血,却能置人于死地。而默尔索就是被偏见给害死的。
其实人活在这世上,谁都不过是别人世界里的“局外人”。身处自己的“局内”,看向别人的大多是一己之见,无法感同身受,更难换位思考。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复杂喧嚣的人世间,保持本心,心存善念,凡事懂得站在他人角度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