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
是重点
1.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表象、想象)、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意志过程(目的性、克服困难)。
1.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3.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4.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5.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
()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
D.抑郁质
6.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A.记忆能力
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7.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8.“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
C.热情D.应激
9.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10.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从众
B.依从C.服从D.遵从
11.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B.奥尔波特
C.霍兰德D.斯坦伯格
12.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
D.智力三元论
1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
D.认知作业法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记忆: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加工的观点)
5.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
6.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8.气质:是指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9.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10.情绪:人对待认知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11.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2.智力:是使人能顺利的解决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认知的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13.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4.记忆的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1.分析自己的性格(态度特征)
答: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特征:爱祖国、爱集体、富有同情心、热情、公正、诚实、直率。
2.对劳动、劳动成果的特征:爱劳动、勤奋、首创性、节俭
3.对自己的态度性格特征:谦虚、谨慎、自尊、自信、大方
(性格的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2.哪些因素会影响对问题的解决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问题情境、正负迁移、原型启发、定势、功能固着、动机与情绪状态、个性特征和人际关系8个
3.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稳定性?(课堂上影响学生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答:影响因素:1)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 3)和主体的状态有关
4.需要的分类、马洛斯需要层次图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答:需要的分类包括: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照需要的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洛斯需要:
1)层次图(自下而上):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2)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成就和尊重的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3)在教学中的运用:①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 ②关心学生基本的生理需要 ③在教学中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 ④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⑤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巧妙组织教学内容 ⑥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
5.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答: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实际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减慢。
记忆的保持效果的制约因素:①时间因素②学习的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④记忆内容的不同性质⑤识记后的复习。
科学的组织学生复习:首先,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其次,边复习边思考,把知识系统化;再次,在复习中要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6.感觉与知觉的区别联系
答:共同点:他们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而在头脑中所产生的对于当前事物的反映,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区别: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综合反映;
7.认知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的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与认识不同,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食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又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认识是产生情绪和情感的基础,只有那些被人认识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情绪和情感,从感知来说,只有感知到了某一事物,才能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深入和不断发展的,这就使得人们对事物所抱的态度和所产生的情绪和情感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其次,情绪和情感对认识也有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提高认识活动的积极性,而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会阻滞认识的发展
8.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吗?为什么?
答:意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意志自由只是人对必然的认识和在行为上对必然的驾驭。如果违反客观规律,为所欲为,一意孤行,那么一定会在实践中碰得头破血流,意志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最终都是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说意志自由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意义上的意志自由是不存在的。
9.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1)气质的可塑性小,变化慢,性格可塑性大,变化较快。
2)气质表现的范围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而性格表现范围广泛。
3)气质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比较稳定;而性格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较大,比气质容易改变。
4)气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②联系:1)气质对性格的影响: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
10.什么是挫折,为什么会产生挫折,如何面对挫折
答: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产生的原因:①客观原因:自然界及社会给予个人的干扰与限制。②主观原因:个人原因与造成的干扰与限制。
对待挫折的具体做法:1)冷静地接受挫折,积极的看待挫折 2)认真分析挫折原因,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争取新的成功,3)寻求他人的帮助,增强自我抵御挫折的力量
挫折的自我调节:1)正确认识挫折,客观分析挫折的原因。2)学习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3)调节报复水平。4)改善挫折情境。
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1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
1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