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乘凉

今天看了琦君写的《晒晒暖》,觉得很温暖,很有情味。边看脑海里不断冒出的是记忆里的“乘乘凉”。

记忆里,夏天总是炎热、闷热交替变换。大太阳时是火辣辣的热,让人不敢出门;天阴时是潮乎乎的热,让人心里发闷。没有空调,有条件的人家会有一两个电风扇,没条件的人家就用芭蕉叶做的扇子来驱走热气,换来一丝清凉。不过,无论是人工的摇扇还是自动的电扇,在“桑拿天”里,都是起不了多少作用的。往往是一边扇风、吹风,一边流汗。汗水,是一天里不离不弃的伙伴。如果你的心是宁静的,你都能清晰感觉到那汗水从额头到脸颊一路蜿蜒流过的细微触感。

夏天,总是热的。因为热,乘凉就成了每家每户每晚都要做的事。拿上垫子,找一个可以吹风的高地,带上水、扇子,或者吃的、玩的,一边聊天,一边摇着扇子。静等着暑气慢慢地下去,等着那丝丝的风来。有时,人们都瞌睡了,空气依旧是闷热的。只是,完成了这乘凉的环节,人们就似乎可以安然回家睡觉了。

后来,条件好了,单调的乘凉逐渐演变为群体电视聚会。我家成为大家最常聚会的地方。因为我家有一个大大水泥院子,每天清扫得干干净净,如果想席地而坐,只需任意垫一个物件就行。不想如此的,就把屋里大大小小的板凳椅子搬出来,依次摆开。干净的水泥院子还不是最吸引大家的,我家院子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天然的绿色遮阳棚。

父亲在水泥院子的边缘种上了好些丝瓜和葫芦,然后给它们搭上架子,让它们可以一直顺杆爬上屋脊。夏天里,站在院子里,头顶就是绿绿的满满的藤蔓,还有那垂下的一个个丝瓜和好看的葫芦。葫芦未老的时候绿绿的,可以当菜吃。但我们总是让它不停地长,让它变老,外壳变硬,就成了一个个大大的、黄黄的、光光的细嘴大肚葫芦,看着特别好玩和喜气。来我家的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儿都喜欢用手去摸一摸这少见的漂亮葫芦。

一到晚上,父亲就将电视从屋里搬出来,放到一个高高的台子上,调到一个正热播的电视上,再打开院子里的大功率的灯,让院子里亮亮堂堂。邻居们这时就三三两两地来我家,开始每天的乘凉活动。大人聊天,小孩儿笑闹。一天的疲乏在这惬意的闲聊里慢慢地消失不见。等到电视演完,夜色阑珊时,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回家睡觉去。有那熬不住的小孩子早在母亲的扇子风里呼呼睡着了,被父母一叫,睁开朦胧双眼,再一脚深一脚浅地跟着父母回家去。

这是夏天最美好的记忆和场景,后来,人们进城了,孩子大了上学、工作了,邻人们分散天南地北,这样的场景和感觉只能在梦中和记忆里去追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乘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