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计算机考研心得经验

本人本科本二软件工程专业,2018年报考北京某985软件工程专硕,初试346分(政治64 英语二70数学二88 专业课124),复试291分拟录取。

我是2016年5月开始因为一些原因要决定考研的,当时对考研几乎一无所知,也不好意思直接问备战的学长,所以先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与考研相关的内容,后来看了张雪峰的视频,网址链接如下(http://www.iqiyi.com/w_19rt3fydad.html)

张雪峰的视频可以让你大概了解考研流程、考试科目、院校的选择等等。有些话夸张,但是还是有干货的。

首先要对自己的考研之路有一个大的规划,我将它列为一个树形结构。在考研认知这个方面张雪峰会在视频里阐述的很清楚。我主要说说我的初试备考和复试备考的过程和经验。


备考阶段:

2016年5月-2016年11月:

虽然我是2016年5月开始决定要考研,但是距离2017年12月(我考研的日子)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我并没有把考研战线拉的这么长,我在2016年5月到2016年11月这半年除了把学校的课程、作业完成之外,我重点搜集了我的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信息,包括每年的报考人数、录取比、专业课真题等这些内容,并通过网络搜索并经过筛选幸运的加入到了该专业的官方qq群,里面有很多真正考上的学长、学姐,他们将经验贴、历年真题也放到了群资料中,我利用这半年的时间大概都看了看,平时这些也没有占用我太多时间,一天拿出不到1个小时就够了,其他时间可以上本科课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觉得自己的数学底子、英语底子不太扎实的话,可以好好利用大二这个暑假,无压力的过一过高数课本,再找一本英语基础语法书看看。因为大一、大二两年,我把英语和数学基本快忘光了,所以我用大二的暑假过了过高数课本,找了一本考研基础的语法书(很简单的那种)看了看。


2016年11月-2017年3月:

因为我报名了某考研教育机构的视频课(网上也有相关资源,报视频课只是获得课程途径的一种,

百度网盘也有丰厚的资源)。很多人问我有没有必要报班,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我报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老师经常在群里发布的一些信息,比如报名的时间、注意事项之类的等等,虽然这些信息自己也能找到,但是有个人带着肯定也能节省很多时间。至于考研高端班(几万的那种)我没有上过,所以不太清楚。

这段时间会有一些入门课程,比如英语何凯文的长难句、数学汤家凤的数学基础班,因为我在大二暑假提前简单的看了看这些内容,我带着轻松的心情去听。这段时间没必要太紧张,算是一个入门启蒙课。(我个人是不记笔记的,上课我只听老师讲的,用脑子思考。可能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地方我会在课本上勾画,我把课本当成我的笔记本。这样我认为会省下很多课上记笔记的时间,并且我觉得我自己记了笔记也不看…)。这段时间我重点关注了数学的极限、导数、求积分(考研数学基础)以及英语的长难句。先打好基础,后面的也就好说了。


2017年4月-2017年6月底:

这段时间我认为非常重要,为后面的暑假艰苦的复习打下基础,可以说决定了考研的成败。我的业务课一是数学,如果不考数学的话,也可以参考一下大概的过程。

数学正式的进行一轮基础复习了,通过之前的基础,再加上每天用3-4个小时来复习即可。白天我看汤家凤的数学视频,重点看视频和讲义中的例题,晚上狂刷题。全程紧跟汤老师。我选择汤家凤,用的视频是他的,教材是他的《高数基础讲义》、《线代基础讲义》以及《接力题典1800》。

利用这3个月,我将高数课本的极限、导数、定积分、不定积分等等类似计算量大的章节的课后例题重复刷了2遍以上,《接力题典1800》做了做基础章节。这段时间的刷题为我后面的高数提高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我的专业课有一门是网络原理,我对这门课的基础并不好,所以我提前开始学网络原理,从基础开始,先掌握个大概(期末考试水平),然后为9月以后的专业课巩固打基础。

数学做累了可以做一做英语。英语二如果看视频的话我推荐谭建波老师,但是英语主要还是自己多看多熟悉多写。我认为这段时间重点练大阅读,也可以捎带着做一做真题的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我没有花太多时间,性价比较低。因为我是英语二,所以我在这段时间重点刷了英语一(英语二的真题我先留着)的15年真题大阅读以及完型填空。翻译和作文我放到暑假在看,所以这段时间我基本只看了大阅读。

复习单词的方式我是从阅读中划出自己不能熟练说出中文含义的单词,我没有用中文做标记,而是用脑子记忆,下次再重复看的时候可能还是不会,没有关系,再查一次,这样重复几次之后,就忘不掉了。(个人认为拿中文标注不认识的单词没有好的效果,因为考试的时候试卷也不会把中文意思标在试卷上让人看。)


2017年7月-2017年8月底:

这个暑假非常关键,我在这2个月进行了数学第二轮基础巩固(重复看一遍汤家凤老师的基础课视频,将视频中的例题全部弄得滚瓜烂熟),并进行了数学强化阶段。强化阶段主要有汤家凤老师的强化视频课,以及继续做接力《题典1800》的基础部分和部分强化部分,个人认为重点的题目全部用红笔重点标注,重复做。这两个月我用完了1本半A4草稿纸(大约700张),这使我的计算速度也比较占优势,今年的数学考试我的填空题全对,得益于此。

英语开始重点练作文与翻译,英二的大作文和小作文我看了谭建波老师的模板以及相应的课程。每次模拟完真题,重点研究真题的大作文和小作文,将真题的大小作文背下来,总

结自己的一套模板,这样能够保证在考试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境地,最起码保证作文是及格分数以上。英语翻译我就指望考场上凭感觉翻译了,所以没有练太多,看了8年英语二真题。


2017年9月到11月中旬:

过了暑假,英语就不能耗费太多时间,策略是保证对单词的熟悉度和做题的热度,每天1个半小时以内,保证每天都看英语阅读,每三天熟悉一次英语大小作文和翻译,每10天模拟考试一套英语真题(最后留1套考前找感觉)。每次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并提前30分钟(正规考试是3个小时,模拟考试压缩到2个半小时),这样能够训练自己的考场应试能力,考试建议到图书馆这种学习氛围浓厚的地方进行。

数学我在9月初开始又进行了第二次强化练习,重复看了一遍强化视频和复习讲义,重点刷了刷自己用红笔勾画的题目。大概到9月底,我开始做数学二的十五年真题。我的第一套题模拟分数120,当时期望是90,这对我的信心有极大地鼓舞。后期我就是做真题,练错题,巩固相应的知识点,3、4天左右一个周期,保证每天有至少2-3个小时的时间是做数学的。

9月初开始同时重点复习政治和专业课。政治我直接看的任燕翔的强化课视频(我觉得暑假前的基础课太浪费时间,分数转换比例不划算,不如放到数学或专业课上),前期只做选择题(注重多选题),先不看大题。做了1个半月的《肖秀荣1000题》,大概让我了解了政治的考试内容以及技巧。到11月中旬开始复习大题,大题全程跟任燕翔老师的微博即可,以及有一本任老师的《主观题应试宝典》。并开始做近8年的政治真题选择题(只做选择,不看大题),8年的选择平均分跟最终的考试选择分数很接近(我的选择题平时模拟在32-38上下,今年我真实考试选择35分)。政治前期(11月中旬之前)每天花1个半小时左右即可。

专业课也是9月开始从第一章开始看(当时看的时候感觉都忘光了)。所以9月、10月、11月这三个月过的很辛苦,基本都是早晨、下午、晚上都在图书馆度过,复习总时间保持8小时左右,每天花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专业课。专业课我重点抓经典题型技巧和每章的核心内容,适当的放弃一些内容(具体跟专业和院校有关),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


2017年12月到考试:

还剩20天重点放在专业课和政治上。英语继续保持热度,数学保持刷题习惯(真题、错题),整理了冲刺阶段的笔记,每天2-3个小时数学。我今年没有做模拟题,关于这个我到最后再说。

专业课在看过目标院校的题型、范围、真题后,一轮一轮的巩固。我从9月到考试前大概重复了10轮左右,越到后面越清晰,体系架构、关键知识点考法等等。我也放弃了一些题,这些题首先我可能学起来比较费劲,其次我认为它可能不会出现在试卷上,就算出现在试卷上我也认,当然放弃的题不能多。之后就不停的刷题,看解析,一轮一轮的进行。

政治大题跟着任老师,用的《任燕翔四套卷》,分析他给的大题套路和押题,并总结出了自己的大题套路。政治大题是绝对不能只靠最后名师押题的,要深入分析大题套路,总结出自己的答题手法。老师们押题的主题大致一致,比如今年党的十九大、红船精神、建军周年等等,为每个专题准备一些可能的问题。然后理解加生硬地背下来。

考前3天我模拟了最后留下的英语二真题,我做了最后的2017年数学二真题,并模拟到了150分。我的信心十足。准备最后2天的复习。

最后两天就是分大模块复习了,再背背政治,整体、简要地过一遍数学、专业课等等,

这个时候就不要再挑战难题了,放松身心,简单背背英语作文和政治大题即可。可以去提前看看考场,准备考试的路线、考试的工具、身份证、准考证、小刀、胶棒这些工具等等。

我记得我考试前的最后一天全给了专业课和政治。

考试阶段:

考前一天出了意外,可能是紧张的缘故,我得了咽炎,嗓子极其难受,我9点就早早的上床准备睡觉,怕太晚了睡不着。本想10点就睡着的,但是楼上的邻居突然打起来了,摔东西,哭闹,气得我上楼去跟他家的孩子商讨。最终事情妥善解决,但是已是半夜11点半,我带着焦躁入睡。但是醒来我发现是3点半,焦虑的我一直躺在床上没有入睡,直到6点,我起床收拾去出发考试。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极差的我面对第一科政治,我一直在心里提醒自己政治是最简单的科目。

进考场、发卷子、写卷头、贴条形码。答题铃声响起之后我顿时感觉硝烟弥漫,这种在初中和高中才有的感觉好久没有体会到了。开始看选择题没有太大感觉,难度适中,大概和平时做题用时差不多,检查了一遍改了改选项就不再修改了。大题我发现和我准备的都差不多吻合,我顿时收了口气,就开始写自己准备的内容。我写完的时候刚好离考试结束还有5分钟…(政治64分:单选错了1个,多选错了7个有点多,大题得了29分)

注:单选1个1分多选1个2分大题满分50分

中午吃了几个萝卜馅的包子,不敢吃肉,怕下午肚子疼。躺在床上休息了会儿,也没有睡着,收拾出发准备考英语。

英语我的计划是先写小作文、大作文、翻译、大阅读,最后完型填空。

小作文是道歉信,大作文是描述关于饭店的一个话题,之前都准备过类似的,所以看到作文之后没有太紧张。用了40分钟左右搞定2篇作文。在写翻译的时候卡住了,甚至连grade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在草稿纸上简单写了写就先放下翻译,去做阅读。今年英语二的阅读比较容易,大概都能看懂,但有些不该错的选项也选错了。因为昨晚没睡好,极度的疲倦导致我中途总是出现幻觉,就是突然不想做题了,想着可以去二战的想法。这样导致我本来能一遍看懂的段落我重复看了两三遍才能弄懂,这样带着不确定的想法做完了大阅读。

看了看表,还有30分钟就交卷了,我赶紧大概潦草的把翻译写了上去,觉得写完最起码给我个及格分吧,总比白着卷子好,一些重点词汇没有翻译的特别好。最后还剩15分钟我带着焦急的心态做完形填空,很快的选出了答案。在打铃之前涂完了卡,长舒一口气,觉得过60还是有希望的,因为我把所有的希望放到了明天的数学上。

最后的结果是:英语70分(大阅读错了4个完型填空错了6个作文加翻译一共得了21分)

注:大阅读1个2分完形填空1个0.5分作文加翻译一共40分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了,回家看了看数学的相关公式,比如求导公式、积分公式之类的。第一天不要对答案,很影响后面考试的心情,而且网上的很多答案都是错误的,有些人故意扰乱大家的情绪。大概9点,身心疲惫的我用2个手机订了2个闹钟,直接就睡着了。第二天5点醒的,感觉精神还不错,想在数学上大展身手拿个高分。

发卷子之后我没敢先看大题(事实证明是对的),我先做选择,发现我平时能秒杀的选择题我居然已经用完了2张草稿纸,再要草稿纸我们考场的老师就不给了(真是个sb,别的考场都无限量的提供草稿纸。那俩老师还不停的聊天,完全不当我们考生是在认真的考试),我以为我是考试太紧张了,就只能再重复利用一下我用过的草稿纸,找找空隙,最后还是有

3个选择题做不出来,我就都蒙了B(这3个全错了)。然后就开始做填空,发现填空也不是以前那么容易了,计算量很大,因为我练的比较多,这块我没有耗费太多精力,都做出来了,因为选择题耗费时间较多,所以时间有点不富裕,就没在检查。草稿纸用完了,还好试卷册自带2张正反面白纸可以用。

面对数学大题,第一个数学大题就比较怪,但是以前做过这种类似的,所以勉强做了出来。第二个大题比较常规,很轻松。到了第三个就懵逼了,发现没思路,我认为我是太紧张了,就先做第四个,发现第四个也没思路,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依然没有思路,我开始紧张的流汗了,我就先做最后2个线代大题吧。这个时候我周围的人都开始表现出紧张的状态,所以我认为今年的题出的就是难了,并不是我紧张的原因,我看了看时间,然后把最后的两个线代大题写了出来。回过头来把每个大题我能看到的知识点相关的答案都写上去,策略是每个题得个3、4分。这样我基本穷尽了自己的脑子,写了尽可能能够得分的答案。

考完数学,其实心里有些没底,怕过不了80(目标院校要求数学最低80),原本想用数学来弥补政治与英语的缺失,计划也泡汤了,心情很低落,完全没有了下午好好考专业课的想法。但是有始有终,我想借这个机会看一看目标院校的专业课是什么样子,这样也能够为二战也积累经验。回家吃了点饭就失望的休息了,也没在看一眼专业课。

专业课是放在信封里的,需要用小刀把信封划开取出试题册,我当时着急拆信封就把信封拆坏了,问了问监考老师,监考老师不说话,只不停地摇头,然后说你先答题吧。顿时我的心里又是一个打击啊,只好硬着头皮去答卷子,心里还在不停的想信封的事。

突然发现专业课考的都是我平时看过的内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但是因为心情的缘故再加上高度疲惫的身心状态,总是想吐。于是我用了1个半小时的时间答完了专业课试卷,没有检查也没有修改。就一直在想信封的事,鼓捣信封。考试结束我用胶棒粘住了我撕坏的地方,贴上封条,我一直问老师有没有问题,监考老师说一般不会有问题。我的考试就这样结束了。

在百度上搜集信封的事,也问了很多老师、学长关于信封的事,都答复我说静等好消息就行了。在2月3号我查到了成绩,346分(数学88、专业课124),专业课不知道为啥给这么多,我估分是100左右。数学很险,刚刚过线。

之后我开始准备复试,复试的内容是程序设计笔试、综合面试、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总共招收13个人,经过非官方统计我是第6、7名左右,所以我开始认为我被淘汰的机率很小,所以心情还算稳定。

我对不同的模块准备了不同的应对方法:

程序设计笔试:看了相关的书籍。

综合面试:了解了目标院校的优势,看看相关导师的论文摘要之类的。

英语口语:背诵了一些可能被问到的问题,以及准备了自我介绍。我提前简单的听了听新东方简单生活口语、商务口语的基本发音,然后对照百度翻译、谷歌翻译的一些难词发音,自己去公园、学校操场的主席台上反复朗诵练的,效果还可以。

我准备了我的个人简历,目的是为了让面试时老师能够针对我的简历来提出一些我有所准备的问题。

3月6号出的复试名单,27个人进入复试,我出乎意料的排第11,录取只要13个人,我前面的分数比我高很多,而我后几名的分数非常接近,弄得我很是焦虑。

3月7日复试的前一天,逛了逛目标院校,感觉人文气息浓郁。然后提前看看复试地点之类的,就回酒店了。当天晚上酒店隔壁呼噜声很大,我4点就起床了,很像我初试的状态,不过初试告诉我的经验就是,坚持下去,客观原因永远不是失败的理由。

复试第一项英语口试,进考场之后我主动向老师打了招呼,因为我背诵的时候是good morning,但是当天是下午面试,我临时才想起来说good afternoon,顿时有些紧张。首先我

向老师询问我能否将我的简历给老师,老师点头,之后看了我的简历,先让我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我已经背的滚瓜乱熟了,但我仍故意表现出我是临场发挥而不是背诵的感觉。大概2分钟的自我介绍之后,老师看我对大数据感兴趣,让我说一下大数据的概念,我之前重点准备了大数据的概念,所以老师很满意。第二个问题是让我说一下我做过的项目,我听了3遍才听明白,老师也不停的给我提示,最后直接用“项目”这个单词提示我。我没有准备我做的项目的英文的回答方式,所以我首先回答了“我做过一些项目,尤其是Java Web方面的”,然后我询问老师我能否继续阐述Java

Web项目的相关优势和概念,老师说可以,我就把我背过的说了出来,打了个擦边球,我总体感觉还可以。然后进行下一项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老师一直在问我专业课问题,因为紧张的原因,有的回答的不太理想,没有说出理想的答案,甚至老师问的问题我没有听清也不敢让老师重复,就想当然的回答了一些,出了考场感觉有些失落。但是我回去好好准备了笔试,毕竟考试还没有结束,初试时候的错误不能够再犯。当天晚上复习完早早就睡了,睡眠很好。

第二天笔试我答出了自己的状态,但是我仍然怕面试不及格,心情忐忑不安。家人来找我,因为我怕自己考不上,所以没有在校园里转的太认真,就简单的转了转就出去了。和家人在北京的一间饭馆吃饭,然后送我去火车站,我回庄了。

煎熬的过了20天,结果终于出来了,我总分排第10,拟录取,导师也联系了我,漫长的考研过程结束了。

最后复试分数291,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我认为短暂的失利没有什么,要坚持下去,最后的笔试让我成功的扳回一局。这是考研过程给我的最大收获。


另外想说的

关于复习地点,我前期是在学校图书馆或者公教楼上晚自习,有时在家复习,在家复习的效率确实不如在图书馆或者公教楼好,但是在家也避免了一些其他人的干扰(图书馆就有些人不学习一直聊天的那种)。我最后9月-12月基本都在图书馆固定的位置。只要能踏下心来复习,在哪学习都不是问题(但是宿舍不适合学习)。准备复试的时候,学校的公教楼和图书馆是不开门的,家里过年没有学习的环境,我就去市区的省图、市图书馆找位置学习,如果没有位置,我就去公园练练英语了,总之想学习总会有办法的。

数学今年出的题有些特殊,我当时认为只做真题就够,所以我没做过模拟题,只刷了真题,这对付2017年以前的都是可以的,但是应对今年这种特殊情况是明显不够的。所以复习数学除了做15年真题之外,可以适当重视一下汤老师、或者张宇老师的模拟卷子。

英语和数学前期耗费时间很大,尤其是基础前面要打牢靠。越到后面花费的时间越不能多,时间要逐渐给政治和专业课,政治的多选题是分数的决定因素,专业课越到后面越是重头戏,复习效果越好。

考研除了最后的2、3个月的冲刺阶段以外,可以干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爱好,比如登山之类的,有助于考研压力的释放。

英语单词难记,我每天都看它3遍,坚持1个礼拜,我想忘它也忘不掉了。

前期的基础打得好,后面的冲刺才能更顺畅。

专业课一定要掌握信息,了解目标院校的出题范围、出题套路等。最好认识一个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研究生。

考研的过程就是一次洗礼的过程,即使途中有些时候动摇了,但是咬牙挺住,你会看到彩虹。

你可能感兴趣的:(985计算机考研心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