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与冥想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之三

今天我们来接着聊一聊正念与冥想的区别最后一个部分内容。

作用的差异  

01  正念与冥想对比实验

近些年,基于冥想、正念的课程被开发以缓解压力和医学症状,从而改善健康。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这些项目到底存在多大程度上的不同?

近日发表在《Psychosomatic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阐述了这些身心实践对大脑的不同作用。该研究由美国麻省综合医院(MGH)的研究人员与身心减压项目的人员共同完成。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基于冥想原理的减压课程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基于放松反应的冥想,主要方法是诱诱导一种深度休息的精神状态,与之相反的则是“战斗还是逃跑”的压力反应。这种方式由MGH精神身体医学研究所的名誉主任Herb Benson首先提出。

2、另一种方式是基于正念减压,由麻省大学医学院的Jon Kabat-Zinn博士提出,这种方式强调一种特殊的、非评判性的态度,被称为正念(Mindfulness)。

尽管这两种方法都基于冥想,但是建立在冥想基础上的科学哲学和冥想传统是不同的,这些差异反映在给患者的指导和练习中。

该项目的研究者——MGH精神神经科学研究项目的Sara Lazar博士也是哈佛医学院的精神学副教授,他说:“如果这些课程的创建者们提出的假说是正确的,那么就意味着它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行为机制来提升人们的幸福。这一发现表明,这些课程的确对疾病有不同的影响。”

为了研究这种可能性,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高压力的健康成年人,并将他们随机分到两个项目中,研究持续8周,18人参加放松反应课程,16人参加正念冥想课程。

研究结论这两个项目都成功地降低了参与者们的压力,并增强了他们的专注力。然而,正念减压还在自我同情和反思方面产生了进一步的改善作用,这明确地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两个课程的相似点和差异,研究团队在进行这二者共有的冥想技巧期间,测试了参与者的大脑活动,这是一种“身体扫描”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人的注意力需要顺序地关注全身,以培养身体意识。放松反应课程要求参与者在意识到某个身体部位时要故意地让它放松,而正念冥想只强调有意识的接受,而并不需要做出任何改变。

研究第一作者,Lazar实验室的研究员Gunes Sevinc博士说:“通过直接比较两个课程的身体扫描冥想(只有认知策略不同),我们能识别出每次干预所采用的常见和不同策略的大脑区域。”

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身体扫描的冥想中,大脑区域与即时意识和身体注意力之间的神经相互作用强度增加。但是每种课程也都表现出了独特的大脑行为模式,这与两种课程不同的理论来源一致。放松反应身体扫描能够增强神经区域之间的耦合,这些神经区域通常与故意控制有关,包括额下回和辅助运动区。相反,正念身体扫描能够增强与感觉知觉相关的神经区域之间的耦合,包括脑岛和前扣带回。

Sevinc说:“这些发现表明,这两种项目通过不同的神经机制工作的放松反应课程更偏向于通过有意识控制机制起作用而正念课程则通过感官意识机制起工作。这有点类似于重量训练和有氧运动,都有益健康,但是作用机制却不同。”

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的Norman Farb博士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说:“Lazar教授的神经影像研究帮助我们知道,这些看上去相似的实践方式其实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两种冥想方法都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的神经表征,但是组成方式却不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开始告知公众,某些从概念上看相似的治疗方法其实存在显著不同,而这可以使人们更明智地选择,哪种冥想方式对个人提升有益。”

Lazar指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这些神经和精神差异是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特定的疾病。

小结:看上去相似的两种方法,实验研究显示确实对我们当下的情绪和压力带来变化,但二者的运作机制和方法差异性,也直接导致培育出来的内在体验和感受的不同。

02  正念对情绪智力的影响

情绪智力(emothional intelligence),指的是个体感知、理解、调节自我甚至他人情感的能力(e.g., Wong & Law, 2002)。

以往的研究发现正念与情绪智力正相关(Brown & Ryan, 2003)。二者都涉及到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调节,从而以更加适应与灵活的方式面对自身的体验和事件。

但是正念与情绪智力又有明显的不同,情绪智力仅仅强调个体对情绪本身的感知、理解和控制,正念并不仅包含对情感的觉知,还包括对内在(思想、身体感觉)和外在(物理和社会环境)刺激的关注和体验。因此,正念所包含的范围比情绪智力大很多。

此外,情绪智力涉及的情绪感知和理解并没有排除个体的价值判断,且包含了对情绪的控制。正念强调将个体的价值判断排除在外,对任何事物不加评判地接纳,并不要求个体刻意去抑制任何情绪或感受。因而,处于正念状态的个体除了保持情绪上的理性之外,还拥有更为舒适的体验。

研究表明,正念可以提升个体的情绪智力(Coffey & Hartman, 2008)。企业组织在领导力情商训练中也应用了正念。例如:出身于谷歌(Google)的SIY领导力学院(Search Inside yourself Leadership Institute)专门有一门课程,叫基于正念的情商领导力(Mindfulness-Base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for Leaders)。但专业的正念训练给个体带来不只是“情商”提升,还可能包含思维清晰,慈悲心和创造力。

03 正念对专注的影响

专注(Absorption)是工作投入(work engagement)的一种核心成份(Macey & Schneider, 2008)。专注力是个体高度关注于特定对象,并能将自身融入其中的特质(Roche & McConkey, 1990)。专注状态下,个体高度关注和投入于一个特定的角色、一种活动或一项任务(Agarwal & Karahanna, 2000; Rothbard, 2001),不受任何干扰因素的影响,对情绪和认知体验保持较高的开放度。专注力的这些特点类似于正念所强调的“关注当下”,但是专注与正念仍存在较大的差异。

专注仅强调对当下单一事物的关注,涉及的注意力幅度比较狭窄。专注状态下,个体倾向于忽略与手头任务不直接相关的刺激(Rothbard, 2001; Bazerman, 2006),而正念不仅强调对当下的关注,还包含对当下内外环境所有体验和事件的关注。因此,正念的内涵超越了专注力。

此外,专注力并没有消除个体情感,个体在高专注力状态下往往会采用一种情绪导向的经验模式,而在低专注力状态下则倾向于采用一种事实导向的模式(Tellegen, 1981)。正念强调对目标对象的感知不加任何价值判断和情感。最后,正念还包含了有意识地行动、去自动化的反应等特点,这些特征是专注力所不具备的。


总结:我们分3个部分,在概念和当下的实证研究层面,把正念与冥想做了一个对比,但真正从对我们个人的从价值本身来说,只有亲自深入的体验和练习后,才能够具有更深刻的发言权。

写在最后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所有的文字都是帮助我们理解的一个工具,期待大家看完后可以对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有帮助。而接下来,要做的是:练习,练习,持续深入的练习。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念与冥想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