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坚持的“笨功夫”,是破局的好方法

妈妈们决定读《张艺谋的作业》,一直喜欢纸质的书,决定买一本,不过看到价格的瞬间就退却了。名人传记多是比较昂贵的,但一本书卖到快250元了,这冤大头不能当。

天下就没有难倒妈妈的事,先是找到了模糊的扫描版,然后又发现了“得到”会员可以免费读,只需要6元。

书虽然没买,但读书没有放弃,而且读着读着就读出来一点味道,知道了风光无限的张艺谋原来有那么多远比他的作品更值得品味的人生经历,与电影相比,更愿意一口气读下去。

“笨功夫”是破局的好方法

 张艺谋喜欢摄影,为了弄懂专业术语,就把能借来的整本书抄一遍。抄了三年,抄了几十万字。

三年的抄书、两年的拍照,张艺谋积累了五年才拍出了让自己稍显满意的作品。拍照没有收益,而且拍出的废品多于作品,但他依然操持着平常心态,失败是常事,完美不可得。几年后,他凭着这些不多的作品,敲开了北京电影学院的门。

 进入电影学院后,每次观摩电影,张艺谋都揣着一叠母亲给的医学资料卡片,拿着笔,上面放电影,看到好的构图,在黑暗中迅速给画下来,还有一些粗浅的光线、影调,什么都记。一场电影看下来,记下几十个卡片,回去整理。

读到这里内心很是感动,想起《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他练武的法门是:人家练一朝,我就练十天。凡成事者,无不有此韧劲。

成就一个人的,往往都是一些笨功夫。很多人看不起这种笨办法,但就是这些最基础最踏实的 办法才能让人扎稳脚跟,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老谋子”的来历

老谋子,原以为是映射了他的人品--老谋深算,老奸巨滑。实际上并不是。因为那段特殊的历史期,1978年才走进大学校园的张艺谋当时已经26岁了,比应届同学大了十岁,另外从咸阳来到北京,张艺谋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土,他自认为被称“老谋子”是名副其实的。

......

有人说摧毁对一个人作品的景仰,一场生活八卦就足矣。认识作品后面的人,也没那么容易有神话。读《张艺谋的作业》就像揭去舞台前的那块幕布,让原本只是觉得他的电影还不错的读者,再一次记住张艺谋,不是因为电影。而是因为他一路成长地更真实、更接地气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期坚持的“笨功夫”,是破局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