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

昨天早晨上完了第三课,感受特别深,有些地方就因为有了借鉴而突然感觉打通了,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欣喜。因为很多问题都卡了自己很久,但是一直没得到解决,昨天早晨突然就觉得有些悬而未决的点因为戳破那张纸,一下就通畅了。下面就课程先做个总结,回头继续踏实的梳理自己的整个状况。
以终为始设定人生的战略。这里面有三个关键词,以终为始,人生,战略。分别来自我澄清确认一下。

以终为始

第一个关键词以终为始,是史蒂芬-柯维提出的“观为得”原则概念。也是管理者思维,就是先想到目的,目标,成果,然后再想要怎么达成。也被解释为富人思考。
以终为始在自己的思考中经常会有意识的刻意使用,并且很多的事情都是以这个思维模式来实现的。先想到,看到,感觉到,然后想办法去达成,会让我们以目的导向选择方案,寻找资源,达成目标。
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方式,同样也是一个绝大部分人会忽略的思考方式。其实以始为终这个思考方式是每个人最根本的思维模型,时时刻刻的运行,它让每个人都达成了它内心想要的目标,并且实现了自证预言效果。
但基本上大多数人都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原因是因为绝大部分对这个思考模式没有觉察。没有觉察意识就不知道它是否存在,也就无法命名。
当史蒂芬-柯维觉察并提出来的时候,它就好像突然出现的一种思维模式一样而存在于世。但是其实呢,它肯定一直都在,只是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觉察。比如,我饿了,想吃饭,然后我就自己做或者买,吃到饭了。我想知道美国大选的情况,我就看新闻,我知道了,我想成长,我就想办法,找到永澄老师报名CEO了。有没有以终为始?有没有先想到目的目标成果然后在行动得到结果?都有!
但是这里肯定会觉得哪里有点不对,想了下,关键问题有三个:、
1是有没有觉察到自己在以终为始的思考。
2是有没有在觉察的情况下刻意的训练它以正向方式来利用而不是被束缚。
3是有没有在觉察的情况下明确的清晰目的、有效性目标、结果和选择的多种方案和行为,并不断反馈修正。

首先觉察到以终为始的思考模式,是利用以终为始思考模式的前提,觉察不到,基本上想到好的就可能会找到好的办法得到好的结果,想到不好的,就可能想到不好的办法得到不好的结果。只能是迷迷糊糊中任由潜意识的惯性模式操作自己的意识,结果不言而喻。

其次,在觉察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的刻意训练,让自己能从浑浑噩噩的无觉察状态转换到有意识的正向觉察状态,当有了这个状态,那结合分身术和真自由就会很清醒的修正自己的情绪,语言和信念带给自己负向的影响,进而能以自己想要的看到的正向的结果来带动行为的正向。

最后是必须在此基础上清晰明确目的目标和结果以及方案行为,只有明确才有力量,明确会带领不明确。而模糊的状态是没办法做到想要的结果的。就如同都知道要成长,但是为什么要成长,向哪里成长,长成什么样子,怎么成长都不清楚,那只能是自己不断摸索或者随波逐流在嘴上说说罢了,内心的渴望终究不能化为具体的东西是没资格说更多的什么的。就如同元规范说的作品声音,你心里想的再多,不写出来,不做出来,没有作品,没有产品,都是空想!
这是自己的体会,也是教训,很多事情都会只去想,而没有落地,曾经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告诉自己,你必须有产品,不论这个产品是什么,是技能,是文字,是说辞,不管是什么,你得有产品,但是自己还是没有想透彻,没有落地,所以回头来看,两手空空,真是活该啊!

人生

第二个关键词是人生。以前对这个字眼更多的理解和感受是文学的,散文的,情感的,情绪的,描述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那种或厚重或洒脱,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感受五味杂陈。
但是现在的理解和感受很简单,就是不管是什么,在这些事情的底层或者顶层都有一个东西-----时间线。别扯什么这个那个,什么都比不过时间的流逝,不以时间线的度量来说的人生,都是耍流氓!
所以自己今年4月份又一次觉悟醒过来后第一个事就是把人生九百格打印出来,贴在成长墙上,把过去的年月全部涂黑,把六十以后全部涂黑,中间剩下的仅仅只有两百多月。这两百多月还要除去睡觉将近80个月,只有一百来个月可以做事。但是如果按照自己目前的生活工作状况,想要在找到方向后做自己想做的事,那就要再除去自己预算的不可控的时间大概100个月,基本只有60多个月是自己在医学没有突破之前真正能完全的用心并还有精力学习和创造价值的时间。而如果生命或者身体有意外状况,那基本就可以别考虑这个念想了。至于60岁以后如果身体还允许那还有机会,如果身体不允许,就只能养老了,而且这还要不出意外的情况。
仅仅只有60多个月了,所以内心的紧迫感和压力是很大的。特别羡慕那些小伙伴能在最年轻的时候接触到永澄老师的课程,能开始制定自己比我多一倍时间的人生规划,真是幸福啊。
所以,永澄老师说,人生战略是从全局考虑,基于生命周期的人生目标规划,我非常同意。如果不明确这点,不计算自己的时间,那是在制定梦中规划。

战略

第三个关键词是战略。战略是从高度上来说的,落到具体的事情上就是计划。也是以终为始和人生周期的全局考虑落地的具体层面。
在人生的高度上来讲,有战略和没战略的区别自己觉得是太大了,有战略知道要做什么,要怎么做,没战略就只能蝇营狗苟,活在没有未来的当下,这种当下不是真实的确定的充满信心的主动的当下,是麻木的迷茫的不知所措的被动的当下。
制定战略就能以管理者思维,以以终为始的原则明确自己的目的,使命,身份,然后对自己现状进行定位,厘清自己当下所具有的天赋、兴趣、能力以及信念价值观,再重新选择进行取舍确认,最后对自己需要的和能用的资源重新进行布局和安排并执行。
有战略就是心里有谱,有地图,怎么走,往哪走,知道轻重缓急,明白先后顺序,清楚利害得失,这样一种对人生和自己有掌握的感觉,胸有沟壑的自信,就能真的沧海观澜,笑看风云淡,达至人生更高境界。

综上,以终为始是自己本来就有的本能思维模式,需要的就是不断的觉察,找出做事之前隐藏很深的目的,目标和成果标签,再想怎么做。也就是把管理者思维模式彻彻底底的完全的从隐性提取出来成为显性的经过正向修正和更加明确具体的规范化模式,更加有效的指导自己的生活。第二是计算自己真实可用的时间,更有效能的进行以价值塔模型区分核心和外围生活分类的平衡配比。最后是以以终为始的目的、使命、愿景、目标等和时间为衡量标准,全局的进行战略规划,设计出人生地图,做到心中有谱,实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