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于老师朗读教学策略

于老师的课堂最注重朗读指导。在《杨氏之子》一课中,于老师首先让学生自己看着大屏幕仔细读这篇课文,然后说这篇课文与平时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自读自悟,得出这是一篇文言文,接着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抽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于老师先抽了一位读的不是太好的学生进行朗读,学生读的磕磕绊绊,于老师给予指导,接着又抽了一名学生进行朗读,读得非常好。再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理解本篇课文的大概意思。然后于老师带着表情范读,于老师面容和蔼,表情幽默,动作风趣,生为之热烈鼓掌。之后于老师让学生带着表情动作像老师这样读课文。运用了大概十多分钟的时间,反复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直到学生读得非常流利,有味道为止。最后,全班同学加上动作背诵课文。

那么,问题来了。

于老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加上动作表情范读课文?这样不是更节省时间!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抽一名读得非常好的学生来读课文,而是先让一位读的不太好的学生来读?

于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有什么目的呢?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在于老师的另一本著作《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一鸟入林,百鸟压声”一文中写到:

于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校长和教导主任听课,于老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环节,于老师让全班朗读能力最强的班长读。班长读的深情并茂,催人泪下。本以为在班长的带动下会小手如林,出现一个朗读的高潮,没料到,却没有一个人举手,出现了冷场。这是怎么回事?

许多年以后,于老师终于找到了答案:为什么班长朗读完之后再无人举手,一句话,就是因为班长读的好。谁还好意思在比自己能的人面前显示自己呢?

所以,教学中,一开始不能请伶牙俐齿的学生回答问题,不能请朗读能力强的人读课文。

从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认识过程。正常的教学应该展示这一过程,而不是展示一个结果。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知识占有量大,而且聪颖,往往对老师提的问题对答如流,这很容易给老师造成一种假象——以为学生们懂了,会了,于是便过去。其实,其他多数学生可能还不知所云呢。这样的教学很糟糕,这是制造“后进生”的教学。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先抽一些朗读能力不太强的学生来进行朗读,老师给予指导,这就叫朗读训练。开始读不好,提示一下,再读,直到读得较好为止。如果一开始就请读得好的学生读,还训练什么?

课堂上学生答的不对,读的不好,倒是好事,这恰恰是老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

应该说:课堂出现问题是正常的事。“一帆风顺”“配合默契”倒不正常了。

有人把课没上好的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说学生没配合好,就是把主体和主导的位置搞颠倒。

有人担心,不让好学生发言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会的。当别人回答不出来,再请他说,会使他更感自豪。

在课堂上找到答案不是目的,目的是以问促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习惯。单纯为了找到答案还不容易?学习好的学生或老师一讲就得了。但是,这样一来,哪里还有大面积训练可言?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人。

这就是于老师为什么不先找学习好的学生发言、读书的真谛。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氏之子》于老师朗读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