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薛兆丰老师《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笔记(十七)

学习薛兆丰老师《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之“第五章:权利——自由不等于免费”。

三、公共服务/公用品与私用品

1、经济学家论道路拥堵

道路要保持适当的拥堵,而什么才叫适当呢?当道路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时,道路的拥堵程度就算是适当的拥堵。这一点由谁来判断呢?由道路的主人来判断,由道路的主人来追求,由道路的主人来摸索。这个思路是我们讨论问题时,应该具备的经济学思维。

2、拥堵费的实践

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无论拥堵费如何使用,征收拥堵费本身都有意义。

征收拥堵费与优化城市道路,可以双管齐下。

征收拥堵费可以刺激道路供给。需求定律讲到,供给和需求并没有截然的区分,只要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原来的需求者就会变成供给者。这个道理,用在治堵问题上也完全适合。拥堵费用越高,人们就越乐意把道路让出来。

征收拥堵费的目的,就是调节需求。

征收拥堵费有益于穷人。

3、公用品和私用品

(1)私用品和公用品的关键区别

在经济学里,公用品和私用品有非常独特的含义。

私用品,是指一个人用,别人就不能用的商品。

公用品,是指一个人用的同时,不影响别人使用的商品。

要理解私用品和公用品的区别,关键要看它们的基本物理属性,一个人用别人还能不能用。

(2)私用品和公用品的两个属性

在经济学教科书里,一个人能用,别人也能用,称之为“没有竞争性”;而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称之为“有竞争性”。有没有竞争性,是区分公用品和私用品的一个关键指标。

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在实际使用时,物主能不能很方便地把其他的使用者排除在外。如果能比较方便地做到,就说它有排他性;不方便做到,就是它不具有排他性。排他性是区分公用品和私用品的另外一个维度。

经济学中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公用品,一个是私用品,在学习的时候,不能望文生义,以为公用品就是政府提供的,私用品就是私人提供的。公用品和私用品的关键区别,在于一个人用影不影响别人使用这一物理属性,这个属性称之为竞争性。

4、灯塔的故事

萨缪尔森和科斯关于灯塔是不是公用品之间的争论,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启发:

第一,哪怕是公共实施,私人也有积极性提供,私人也能够从中收费。

第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尤其是私用品服务时,可以选择免费,也可以选择收费。如果收费,能达到两个效果:

一个是筛选需求。政府提供的私用品,比如道路,一个人用的时候,别人就不能用,如果收费,就能筛选出需求来,谁更需要谁先用。

另外一个是,能够进行经济核算。政府修了一条隧道,如果免费,就无法知道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如果收费,就能计算出修这条隧道合不合算,并由此推测是否值得再修一条这样的隧道。

(未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薛兆丰老师《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笔记(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