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的两难选择

千洵


梁惠王为战国时的老牌诸侯王之一,他不同别的诸侯王一般盲目的追求霸道,因为他经历了自己的王国的兴衰,所以他更明白好的政体的重要性。


就是这个时候,孟子站了出来,向他推荐了儒家的仁政,为什么梁慧王会想要去推行他呢?究竟孟子提出了怎么样的理论与政策使得梁惠王希望得到仁政最后给他的结果呢?


总结来说,孟子的观点可以分为二种。


第1种便是针对那些鳏寡孤独之人的救助,只有让那些情况特殊的人也能够安逸的活在你的城邦里,你的城邦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安。除了这些贫困的人,平民百姓也是受到照顾的。当我们在赡养这些老人的时候,我们生命中带着的就不仅仅是从本能以及理性层面的生存考量了,我们的生命之上有了更高层面的德性,让我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那些不能够生活自理的人。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民服。而做到使民服,这种政体便是仁政之政了。


而将仁政施行后让所有人都能够安定的活在城中,也不是我们儒家推行儒道最终追求的结果,这顶到了我们推行仁政的第一步:“庶之”,这一步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做到了是百姓逐渐安之后,他们便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耕种之上,放在使自己更加富足之上。在我们使自己的生物质生活富足之后,我们会更愿意去修炼生命更高层的东西。当每一位平民百姓都愿意将自己的善扩而充之之后,我们就可以将百姓心中的善扩充到整个国家范围,自然我们就能够打败那些用本能驱使的秦兵铁骑了,因为我们心里拥有的强大的凝结的力量是他们不可能从本能的泥泞之中获取的。


孟子不仅提出了自己的仁政的策略以及最终能够达到的结果,他也提出了若你不施行仁政可能会有的弊端:可君王剥夺了百姓的生命剥夺了百姓的时间,那么他就不可能做到“庶之”,而日后的使人民富强,使民修其善是更不可能抵达的了。


当然我们去修行人证一定不是为了像一个慈善家一样为所有的百姓们谋得最多的福利,因为诸侯们想要得到的结果是他的整个国家能够富强起来。其实使民们“庶之,富之,教之”也只是一个使国家富强的过程。只有人们有了自己的家庭组成了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人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修善之决心之后,国家才能够从单个个人的富强抵达全国的富强。


如果孟子的仁政仅停留于这一步,可能他就没有这么伟大了。之所以孟子会不断的去推广仁政,是因为他就希望有一个君王能够实现使天下太平的梦想。只有天下被统一之后,整个世界的一切才能更好的运行下去。这个天下归一的志向是每一个诸侯王都向往的。而像梁惠王这样一个经历王朝兴衰之后的诸侯王是最能够体会那种天下一统的愿望的。像这样的梦想图景是极有吸引力的。


可能会有人想:既然仁政这么好,为什么不能做到所有国家都推行同一种政体呢?


第一,每个国家所拥有的文化是不同的,他们所信仰的事物是不同的,这也影响了他们所追求的事物是不同的。我们中国会认为去追求人与天下之间的精神链接这件事情是我们最应该去追求的;但是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够跟我们想的一样,就比如说印度,他们可能在历史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意识到人类的高贵性,甚至到现在他们仍然会部分人类仅仅就是一个生育的工具,他们剥夺了人的道德的可能性以及理性的可能性。


回到梁惠王,他自然也知道仁政有多么的美好,以及实现仁政之后整个天下能够进入一个跃进的时代之中,但是他做不到。


因为在战争的时候,如果你想要给庶民以时间耕种,想让他们去播种更多的粮食;那你必然会放弃战争方面的利益,因为你没有办法让更多的人加入军队之中,也没有办法使更多的粮食运往军营之中做战备储粮,你知道你应该给百姓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但是如果军队不够强大,那么在外敌入侵之时,你是根本抵抗不住的。那么如果你征收了更多的人民与更多的粮食,那么就没有人可以给你耕地了,在没有人可以给你耕地之后,第一个遇到的问题便是军饷供不上来,人再多也没用。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因为你没有办法去调和其中的任何一者,你只能让他卡在这种看似平衡的状态之中不进不退。


并不是梁惠王自己心中没有愿景,也不是梁惠王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去帮助国家变得富强,而是他实在想不到任何一种办法,能使得国家可以调和人民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就像是前面是悬崖,后方是万丈深潭,你没有办法作出选择,除非献出生命。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为自己搭一条路,现在我唯一能够想到的一条路就是是人民意识到战争的正义性,使你所发起的战争永远都是正义的。在结束战争之后为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但是这个问题在那个君主专制的时代还是很难解决的,因为最初问题都会归结到一个人身上。如果这个人变了,或许解决问题的方式又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惠王的两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