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禅宗六祖惠能之初参五祖

惠能回到家里,将母亲安顿好了以后,便踏上了由南海去往千里之外的黄梅之路,也就是由现在的广东佛山去往湖北黄梅,离广东,跨江西,入湖北,至黄梅,两地相隔一千多公里,这在从小便颠沛流离、生活困顿的惠能看来,应该是算不上什么难事了,辛苦不可拍,可怕的是无望的辛苦,这是历练,也是修行。惠能一路上忍饥挨饿,夜宿晓行,凭着坚定的毅力和成佛的信仰,历经30多天,终于到达了黄梅县。在黄梅县的东面两座山上有两座寺院,一座是建立在双峰山上的双峰寺,一座是建在双峰山以东冯茂山的东山寺,弘忍大师现在东山寺住持,惠能不辞劳累直奔东山寺,并荣幸的见到了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禅宗五祖弘忍,俗姓周,土生土长的黄梅本地人,从小家境贫困,四岁的时候路上偶遇禅宗四祖道信,随便的几句对话,道信便认定眼前的这个孩子与佛有缘,悟性极高,随即跟孩子一块回到家里,成功劝说其母亲将孩子领回双峰寺出家为僧。在多年的口传心悟下,弘忍得到了道信以心证心的内传心法和象征着禅宗正统的袈裟。禅宗认为道在心悟,不在文字与言说,以心传心,自悟自解,而袈裟则是达摩祖师传下来的弘扬佛法的信物,代代相传。道信圆寂后,弘忍将禅宗继续发扬光大,加入门下的弟子越来越多,人数已经超出双峰寺可容纳的规模,所以在双峰寺以东又建立了一座东山寺。弘忍将禅贯彻到日常生活,认为行住坐卧都是成佛的行为和活动,这一点对惠能及当时整个社会的影响极大。

禅宗五祖弘忍看着眼前这个来自千里之外风尘仆仆的瘦弱青年,问道:你是哪里人,来这里求什么?

惠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的百姓,不顾路遥之苦来参拜大师,就是想要成就佛道,别无他求。

弘忍说:你身处偏远荒凉的岭南,又是以打猎为生没有开化的獦獠,怎样会成为佛呢?言下之意,以惠能的出身经历,一个以打猎为生的没有文化修养的蛮夷,还想悟道成佛吗?因为佛教是禁止杀生的,岭南新州人大部分是以打猎为生,这与佛教的清规戒律是背道而驰的。

面对弘忍的问责,惠能说出了传录至今的经典名言: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我只是獦獠这个身份与和尚不同,但是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

和尚,指德高望重之出家人,又作和上。

弘忍一听此言,不禁大惊:能说出来这句话,此人的悟性很高呀。弘忍刚想要与惠能继续交谈,看见众多弟子围绕左右,就让惠能留下来,跟随大家一起去干活。

惠能说:启禀和尚,弟子内心常生智慧之念,就是不离自己心性,即是播种福田。不知道和尚要我去做什么呢?意思是修佛要从自己的心性上练起,不一定就是依靠出苦工,做劳力,以求得福报。

弘忍更加惊讶,孺子可教也。禅宗讲的就是自悟自性,心性成佛,此语与弘忍自始至终所弘扬的禅宗理念甚是相契,如果说惠能的前一句话已经走到了佛门之前了,那么刚才这句话则已经进入禅宗之门了。

弘忍随后不动声色的说道:你这个獦獠禀赋很高,不用再说了,先去僧房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章禅宗六祖惠能之初参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