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徘徊在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伟人:牛顿

大家好,欢迎来到五哥读书。今天我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牛顿新传》。

在解读本书之前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书作者罗布. 艾利夫,是萨塞克斯大学学术史和科学史教授,也是《科学史》杂志编辑,曾发表过多篇,关于早期现代史和学术史的学术文章。除此之外,作者还是牛顿国际项目的编辑总监,这就让作者能够近距离接触到牛顿,也许这也是本书成书的起源,本书收集了牛顿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牛顿所生活的时代,也能看到科学是怎样一步一步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中诞生。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牛顿和那颗有着魔幻色彩的苹果,紧紧联系在一起,认为是那颗砸在牛顿脑袋上的苹果,才让他找到了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甚至认为,那是牛顿成功路上的临门一脚。很多人会想,如果自己被一颗苹果砸中的话,是否也能够在科学的殿堂占据一席之地?也许吧,这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人们灵感的产生,有时候往往要借助于外界因素的刺激。


但是,我们能否把牛顿取得的成就,全部归功于一颗苹果?这显然是不太公道的。


当然,也有人把牛顿的伟大成就,归结于他与生俱来的天赋,认为他是被上天选中的幸运儿。也曾有人说,这就是一个天才该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那么,牛顿究竟是不是一个天才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不敢轻易下结论,但我们要知道的是,牛顿并不像我们印象中的那些天才,很早就展现出自己的才华,确切地说,牛顿是到了中年以后,才在科学领域中有所建树。从这个角度看,牛顿似乎并不是一个天才,反而更像是一个普通人。

这种说法是否颠覆了我们对牛顿的一贯印象呢?如果你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不妨来了解一下牛顿一生走过的路。


1643年一月份,牛顿出生在英格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庄,但他的父亲已经在他出生前三个月去世了。由于早产的缘故,牛顿显得非常瘦小,他母亲甚至说,他可以被装进一个约一升左右的马克杯中。


牛顿三岁时,他的母亲改嫁了,年幼的牛顿并不喜欢自己的继父,因此也对母亲产生了敌意,他甚至威胁过他们,要将他们连同房子一起烧掉。

五岁后,牛顿被送去读书。在读书期间,牛顿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天赋,他不是神童,成绩也非常一般,但是,它喜欢读书,特别是一些介绍,各种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后来,它从中受到了启发,开始自己动手去制作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据说在那个时候,他还根据风车的原理,制作了一架由老鼠拉动磨坊的模型。

这一切看上去都很好,但是很不巧,由于生活的困难,牛顿不得不,停学务农,开始担负赡养家庭的重担。后来,要不是舅舅的努力,牛顿很可能就要跟学校绝缘了。

由此可见,牛顿的人生履历虽然有一些曲折,但大体上跟普通人也没什么两样,更看不出他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天赋异禀。因此,如果把牛顿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全部归功于他天才的一面,显然是不太科学的。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牛顿的思想、性格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三个方面入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历史上真正的科学巨人的形象,也揭开了牛顿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根本原因。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本书的内容。

目前,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论调,认为科学的终点是哲学,而哲学的终点又是神学,所以,得出结论:科学的终点事实上也就是神学。这种论调听起来荒谬绝伦,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又有着拿得出手的理论基础。他们认为,科学无止境,因此并没有终点,如果一定要给科学设定一个终点的话,那么这个终点就是人类无法想象的超自然现象。那么,超自然现象是什么呢?就是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不过,既然这种现象已经是既定的事实,那就应该有一种合理的解释。现在,人类虽然没有能力去解释,但不代表其他物种不能,这个物种就是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所以说,神就是人类科学的极限,而极限也就是终点。得出结论:科学的终点就是神学。不信我们来看一看,光从哪里来?不仅你不知道,就连最顶尖的科学家也不知道。但是,神知道,神说有了光,就有了光。好吧,这个解释是不是太牵强?但是对不起,谁让人类无法解释呢?人类只能选择去相信神。


以上就是关于神学的解释,听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说普通的老百姓相信神学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知识的匮乏造就了愚昧,但那些聪明绝顶的科学家总不会也相信神学吧?答案可能要出乎大家的意料,事实上,最顶尖的科学家才是跟神走的最近的那一部分人,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将近200位大神级别的科学家,最终都由科学走向了神学,就连我们本书的主人公牛顿,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他曾亲口说过:圣经的记载是可信而有证的,绝对不是世俗的历史所能比拟的。而且,他还在圣经里找到了确切的证据。另外,他还把“发现耶稣是救世主”这一事实,看作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发现之一。


常识告诉我们,科学和神学是一对水火不容的老冤家,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就连普通的老百姓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但那些一言九鼎的科学家为什么会这么可笑呢?难道是我们对科学产生了误解?抑或是神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变异?


毫无疑问,以上两者都不是。有一种蹩脚的理论认为:科学家之所以更加迷信神,是因为他们知道得更多更全面,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只有那些到达了一定高度的科学家,他们才能直面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也最先意识到人类的局限性。因此,他们才领略到了神学的伟大之处,才会对神学深信不疑。

这种解释看似天衣无缝,可我们为什么又说它蹩脚呢?这是因为,这种理论实在是经不起推敲。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家们是人群中最为聪明的一部分人,既然是这样,他们怎么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呢?这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众所周知,当人们遇到问题时,最高明的做法是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拿一种毫无根据的理论去合理化,凡夫俗子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聪明绝顶的科学家。因此,科学家们并不是到了山穷水尽时,才会选择依靠神,也没有把神当作最后的精神依托,而是一直跟神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为什么?答案也许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本书的作者认为,科学家们之所以会痴迷于神学,是因为科学和神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听上去,这又是一种荒谬绝伦的论调,那么,作者对此有什么观点呢?


首先,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科学是什么?有人说,是发明,就像爱迪生发明了电;有人说,是创造,就像希罗创造了蒸汽机;还有人说,是拨乱反正,就像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论。可是,电一直存在于大自然,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也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而地球绕着太阳运转,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既然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还需要我们去创造和发现吗?事实上,所谓的发明和创造,只不过是科学家解释了一些别人看不懂的事,比如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原子能就真的存在于原子核当中吗?说到底,爱因斯坦也不过是解释了其中的道理。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学的本质事实上就是一种解释体系。

而神学呢?其实也是一种解释体系,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光从哪里来?神说要有光,也就有了光。这就是神对光做出的解释。


了解了这个大前提,我们再来说一说牛顿。普遍的观点是,晚期的牛顿在科学研究上遇到了瓶颈,陷入了思想的迷局,因此才会寄托于神学,最后也走上了科学的终点。


但真实的情况的确如此吗?事实上,牛顿并不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基督教徒,他的基督教信仰可以追溯到他的幼年时代,而他信仰基督教,也并不是出自科学研究的需要,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说,神学不仅不是牛顿科学之路的终点,反而是他走上科学之路的起点。

想要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得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在当今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思想体系,可能要数唯物主义价值观,这种思想体系可以说几乎能够解释我们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惑,但在17世纪的英国,占据这种社会地位的思想体系却是基督教神学。换句话说,在当时的英国,基督教神学的影响力就相当于现在的唯物主义价值观。因此,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中,几乎人人都是忠实的基督教信徒,其中也包括牛顿。前面我们说,神学是一种类似于科学的解释体系,因此他们就用神学来解释世界,也把世间万物的产生和运转规律,都说成是神的旨意。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基督神学面前,科学反倒更像是迷信。因此,如果当时的牛顿为了科学的需要而选择神学,就相当于是现代人为了迷信而选择科学。因此,与其说是牛顿选择了神学,还不如说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我们现在,已经顺其自然的接受了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但是,仅凭这一点, 就算牛顿再出众,他也顶多只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牧师,或者是一个像唐僧那样优秀的传教人,这与物理学家根本是毫不相干的。牛顿之所以能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还需要从他的蒙选说起。什么是蒙选?这是一个基督教术语,意思是被上帝选中。蒙选,对一个基督教徒而言,应该是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一般不能用于自夸,而我们的牛顿先生,却常常以蒙选者自居。他是哪里来的自信呢?这就要说到他出生的时间。牛顿出生在1642年的圣诞节,而圣诞节正是基督耶稣诞生的日子,这是带着特殊含义的日子,也让他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他也时常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既然是特殊的,自然就要跟别人做的不一样。表现在对神的恭敬上,就是比其他的信徒更虔诚,对信仰的要求也更苛刻。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不足以让他走上科学的道路,他真正走上科学之路的契机,是他选择了极其特殊的阿里乌斯派。说到阿里乌斯派,他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教派,实际上也属于基督教,不过它跟传统的基督教在信仰上还有一定的区别,也被当时的主流神学视为异类邪教。但牛顿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当时流行的基督教,它们的教规在罗马帝国时代,就已经被篡改了,而他信仰的阿里乌斯派才是正宗的基督教。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牛顿自认为是被上帝选中的少数人,再加上他虔诚的信仰态度,当他看到自己的信仰被打压,自然就要奋起反抗,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恢复那些被篡改的古代经典。


但是,想要奋起反抗,就需要拿出有力的武器。那么,有力的武器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那些,能够证明自己的,抑或是能够推翻别人的证据。不过,这些强有力的证据不会自己跑出来,这就需要牛顿自己去找,谁让他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呢?

牛顿的炼金术手稿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面,寻找证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是一般人,可能就会毫无头绪,但牛顿却是特殊的,他总是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他认为:想要扳正自己所信奉的神学,就需要先搞清楚,上帝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去做事情的,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个规则就是他长久以来一直信奉的规则。毕竟,他是上帝选中的人,上帝自然就会站在他的阵营里。具体该怎么做?答案就是,进行科学方面的研究,比如说炼金术。当然,在当时,科学并没有被称为科学,但以现在的眼光看,这就是科学。牛顿也正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信仰,选择了科学。


不过,大家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像炼金术这种科学技术,会帮助牛顿来证明上帝的规则?这恐怕还要说到当时社会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金属是有生命的物质,金属不仅有自己的灵魂,还能分出高低贵贱来。但是,他们却能通过炼金术把卑贱的金属炼成高贵的金属,比如说,把铅炼成金,把汞炼成银。牛顿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觉得能在炼金和其他的科学研究过程中,找到上帝做事的规则,于是,他就满怀着热情投身到科学研究的事业当中去。所以才有了那样的结论:是神让牛顿选择了科学。

也许你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证据。牛顿一生活了80多岁,他用了40年的时间来做科学研究,但同时也潜心钻研着神学,甚至还用科学现象去证明上帝的存在。他留下了让他名垂青史的科学论著,但也留下了五十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甚至还有一百多万字的神学手稿。如果按篇幅来计算,他的科学论著也许还不及他神学手稿的一半。这就是牛顿,一个徘徊在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伟人。

以上就是牛顿和神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说牛顿已经具有了神的思维,但我们也可以全盘推翻这一切,毕竟,我们熟知的是一个科学家牛顿,而不是一个神学家牛顿。因此,我们需要重点讨论的也是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而不是他在神学方面的造诣。


说到牛顿在科学方面的成就,我们难免又会想起那颗带着魔幻色彩的苹果,但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牛顿都注定要与那颗苹果,紧紧纠缠在一起。不仅如此,甚至连类似于苹果的圆形物体,似乎也与牛顿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说他墓地上方的圆球。我们暂且不论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只说它存在的意义。作者认为:这则故事只不过是为了证明牛顿是一个天才。除了天才,谁还能把一颗苹果跟大自然的引力联系在一起呢?也只有证明了牛顿是一个天才,他所做出的成就才更容易被人们理解。


这是之前人们对牛顿的理解,一个天才做了他该做的事,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不过,本书的作者并不认同以上的观点。作者认为:牛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能仅仅归功于牛顿天才的一面,也不能仅仅归功于牛顿一个人,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偌大的成就,还与他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也可以用一句民间俗语来总结,那就是“时势造英雄”,这是一条不容置疑的真理。

曾经有研究表明,达芬奇的智商要远远高于爱因斯坦。但是,为什么达芬奇只会在素描、绘画、数学、天文学等这些传统领域里摸索,而爱因斯坦却做出了超出常人理解范围的相对论?难道是因为达芬奇不够勤奋吗?其实并不是,而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限制了他的思维。我们都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托起它高度的,是平均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也就是说,珠穆朗玛峰不可能脱离喜马拉雅山脉这个大基座,而单独存在一个8848米的高度。那个时代的牛顿,正如珠穆朗玛峰,他虽然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但托起他高度的是,已经到达一定高度的物理学,正如他亲口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个巨人是谁呢?也许是哥白尼,也许是伽利略,也可能是众多物理学前辈们共同搭建起来的堡垒。总之,在科学之路上,牛顿并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陪着他一路走来的还有众人的智慧。


接下来,我们来看物理学的前辈们,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与牛顿之间又有哪些关联?

151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当时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大自然以及世界的看法。1609年,伽利略在望远镜的基础上创造了天文望远镜,这不仅让他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天文现象,更是为人类架起了一座探索茫茫宇宙的桥梁。1619年,开普勒提出了,有关行星运转的开普勒定律,这让人类离天文学更进了一步。后来,培根和笛卡尔等人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这些科学前辈们取得的累累硕果,在那个印刷术已经广泛流行的年代,牛顿实际上是触手可得的,这就为他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我国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陆埮,在本书序言中表述:提供正确理论分析的严格逻辑,和能反应客观实际情况的观察与实验,是科学发展的两个大前提。回看牛顿生活的年代,在经历了自14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后,欧洲物理界已经具备了这两大前提,牛顿的更进一步,只不过是顺着科学发展潮流的基础,不断向前推进而已。因此,我们相信,就算没有牛顿,也还会有第二个人能够提出相同的理论。

接下来,是关于万有引力发展的过程。事实上,早在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前,同期的物理学家们,就已经开始研究跟万有引力有关的现象。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一下哈雷彗星的发现者,爱德蒙.哈雷。我们对他的了解,可能就仅限于他发现了哈雷彗星,我们之所以会忽略掉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大概也是因为他被淹没在牛顿的光环中。事实上,哈雷在牛顿之前就已经发现了宇宙间的引力,但由于数学方面的欠缺,他没办法用详尽的公式去表达,因此,就找到了牛顿。在这件事情上,哈雷表现的很无私,他不仅心甘情愿地奉献出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还资助了牛顿。于是,著名书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顺利出版,本书奠定了力学发展的基础,也让牛顿摘得了科学巨人的桂冠。


梳理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牛顿在科学领域里做出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外,还有众多科学前辈们奠定的基础,在整个过程中,牛顿事实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整合资源的人,他整合了前辈们在力学、天文学以及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那些成果的基础上,他才能在质量、时间、空间以及力学等基本的物理量上,做出明确的界定。


总之,时代的发展不是由某一个人推动的,而科学的发展,也不是某一个科学家灵光乍现的结果。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一种,被本书颠覆我们认知的感觉。从前面的内容我们看到,牛顿的确是占了一点时代的便宜,但如果说把牛顿取得的成就全部归功于时代,这显然也不公平,就像现在的我们,即便已经有现成的相对论摆在那里,但又有几个人能看懂呢?牛顿虽然整合了前人做出的研究成果,但也在此基础上,将科研成果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这其中离不开牛顿自己的刻苦努力和钻研。1727年,牛顿以84岁高龄离世。在此之前,牛顿一直以一个创造者的形象,矗立在世人面前。在他死后,也得到了格外的礼遇。人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要知道,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安葬的地方,而牛顿却以一名科学家的身份被葬于那里,这就足以说明后人对他的尊敬,也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他做出巨大成就的肯定。


在那个时代,与牛顿站在同一起点的科学家不在少数,与他一样痴迷于神学的科学家也不在少数,但为什么只有牛顿一人,能够在科学领域里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呢?作者认为,这可能与他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人们谈起牛顿的性格,总会把焦点放在他的怀疑精神和好奇心,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苹果,认为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让他成就斐然。但客观地说,怀疑精神和好奇心,似乎是每一个科学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如果说牛顿的身上仅仅只有这些特点的话,似乎跟其他的科学家并没有什么两样,好像也不足以让他在众多的科学家中脱颖而出。


那么,究竟是什么性格特质使他得崭露头角呢?我们来看看爱因斯坦曾经对牛顿做过的评价,他说:只有把牛顿的一生,看作是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牛顿的私人助理孔杜伊特,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说:牛顿从学业生涯开始,就在怨恨之心和竞争之念两大力量的驱使下,一门心思想要超过其他所有人。事实上,正是这种偏执和争强好胜的性格,才让牛顿在科学领域里取得伟大的成就。

说到牛顿性格的养成,其实跟他幼年的经历分不开。我们前面提到过,牛顿在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而后,母亲又改嫁,这让牛顿产生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终导致了他性格的偏执与好胜。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他被一位同学欺负,但他并没有还手,也没有跟对方理论,而是选择跟对方约架。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场所,他俩展开了决斗。牛顿在体格上远没有那位同学强壮,但他最终却获胜了,他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高昂的斗志,一直打到对方求饶为止。当然,这只是他性格倔强的一面。再加上他自认为是被上帝选中的人,他的性格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他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因此,他就要与别人做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仅体现在他的信仰上,更是贯穿了他整个科研生涯。


在科研工作中,牛顿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凡是他认为正确的观点,只要受到了别人的质疑,他就会发起猛烈的攻击,对那些威胁到他名誉、地位的人和事,他更是毫不留情地发难。在本书中,作者用破口大骂四个字形容牛顿在这些事件当中的表现。难以想象吧?一个身居高位的科学家,竟然会不顾自身的形象,以破口大骂的方式来回应自己所受到的攻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和胡克之间的交锋。当年的胡克,也是一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他在光学、力学和建筑学等方面都取得过巨大的成就,而且早在牛顿求学期间,他就已经当上了皇家学会实验室的主任。在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成员的时候,他向学会递交了一篇光学论文,证明光是由粒子组成的,但这却遭到了胡克的反对,胡克认为:光事实上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

在外人看来,胡克反对牛顿的理论,就是一场单纯的学术讨论,但牛顿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胡克这是在向他发起挑战,因此才积极回应。由于他性格的关系,就让两人的矛盾升级了。在一开始的讨论中,牛顿年轻气盛,占了上风,胡克作为科学界的老前辈,面子上自然也挂不住,于是就开始指责牛顿有抄袭的嫌疑。定性牛顿的抄袭,这显然不是胡克的初衷,他只不过是想给牛顿这个后辈一些警告,但牛顿的性格,又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于是,就说出了被称为千年一骂的经典名句,他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客观地说,牛顿的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这个比喻如果放在牛顿身上,也是真实的写照。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他说这句话并不是要表达这种意思,而是对胡克无情的谩骂。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历史上的胡克,是一个弯腰驼背的矮子,而牛顿的粒子假说,与胡克的光学理论,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因此根本谈不上抄袭。牛顿说这句话,实际上用的是反语,他无情揭露了胡克的无理取闹。另外,再加上胡克本身在身高上的缺陷,这就更有一番讽刺的意味,也就远远超出了学术讨论的范畴,成为一种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不仅如此,在胡克死后,成为皇家学会会长的牛顿,还解散了胡克实验室和胡克图书馆。除了胡克,牛顿还与其他很多同时代的,学术界人士发生过矛盾,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茨。


由于牛顿的性格问题,他没能够在学术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连跟他没有任何交集的物理学家霍金也曾经说过:牛顿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他把牛顿的人际关系用声名狼藉一词来形容。


但是,他的这种偏执和争强好胜,却给他的科学事业提供了莫大的帮助。由于不甘落后的性格,就会让他想办法打压对手,为了博取自己学术领域的地位,他必然就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那个人才济济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一匹时代的黑马。

至此,我们本期要讲的核心内容就为大家讲解完毕,下面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在以往,人们总是认为牛顿沉迷神学,是因为他在科学之路上进入了瓶颈,在思想上陷入了迷局,他之所以会选择神学,是为了找到更加高明的科研手段。但事实上恰恰相反,真实的情况是,牛顿生来就是一个虔诚的神学信徒,他并不是为了科学而选择神学,反而是为了神学才选择科学,这也让他在科学的道路上斩获颇丰。但是,一个科学家的成长离不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牛顿在科学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那些学术界前辈们作出的努力。当然,牛顿之所以能在同时代众多的科学家当中脱颖而出,这也跟他偏执与争强好胜的个性,有着莫大的关系。

五哥读书,每天一本好书精读。和我一起,精进学习,自我迭代。

本文由董浩读书app创始人、《粉丝经济学》作者吴高远先生(网名五哥)原创撰稿。感谢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徘徊在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伟人: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