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幸运!又遇到一例“困难气道”。

前些天,有一位患者问我:为什么打“乙肝疫苗”要反复定期注射疫苗?她对此事情表示:感觉很麻烦。

我简单给她解释了一下:

预防接种:是在健康人群中还没有发生传染病之前,为了防止某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定期有计划地给健康人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接种理论:

发出进攻的警告。

发出无力的攻击。

激发强烈的防御。

回来仔细思考了一下,对于麻醉工作中其实也可以应用到“预防接种理论”,来预防某些困难或危急情况。时不时的出现一些“小困难”,就如同“打疫苗”一样,可以增加个人及组织对“困难或危急事件”的免疫力及对抗能力。

我们过去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是为了预防未来工作中的风险,这才是智慧的。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困难气道”案例:

患者,女性,55kg,163cm,拟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腰腹部、双大腿吸脂术”。术前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气道评估:张口度两个横指(预估3cm);头颈部活动良好;喉结貌似较高;甲颏距离三横指(预估5cm);虽然无明显小下颏,但其做过“假体隆下颏”手术,舌头相对肥厚较大。Mallanpati试验:Ⅲ级。

Mallanpati试验:

1级可见咽峡、软腭和悬雍垂;

Ⅱ级仅见软腭、悬雍垂;

Ⅲ级只能看到软腭;

Ⅳ级只能看到硬腭的难度越大。

术前告知“困难插管”的情况,需要患者给予适当配合在清醒“表面麻醉”下的窥探声门的情况,如果插管失败,需要行椎管内麻醉的方式完成手术。

对此例困难气道,本人术前准备了:不同型号气管导管、喉罩、普通喉镜、可视喉镜、光棒。当然喉罩肯定不适合本次手术的体位改变情况,但也是应对困难气道的方法之一。

入室:血压100/60mmHg,窦性心律70次/分钟,血氧饱和度95%,于站位行术区消毒后平卧手术床上。

面罩高流量吸氧5分钟;

吸氧期间给与如下药物:

分别两次在口咽部、咽后壁及会厌及声门方向喷1%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

咪唑1毫克静推;

舒芬20微克分四次推注;

第一次尝试:

患者未入睡,嘱其大张口,置入可视喉镜准备窥探声门情况,刚置入口内时,患者尚能耐受刺激,但准备继续接近会厌谷方向或上提喉镜时,患者无法耐受,此次窥探失败,可视喉镜情况下,无法看到会厌谷及声门。

 第二次尝试:

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紧急困难气道(即:面罩通气困难及插管困难的同时出现)。

继续高流量面罩吸氧、辅助通气……

第一次尝试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口腔分泌液增多,给与阿托品0.3毫克静推。

丙泊酚50毫克静推,测试一下是否存在舌后坠及面罩通气是否存在困难的情况?

如果存在面罩通气困难,果断停止继续给与后续药物或者即刻尝试插管一次。

显然,此案例中患者面罩通气良好,在患者意识及呼吸消失后,即刻行可视喉镜进行窥视声门,但依然无法看到声门边缘及会厌谷,喉镜暴露分级:Ⅳ级。窥探动作持续大概有1~2分钟,期间血压心率略有上升。

喉镜暴露分级:

该分级描述了在喉镜暴露下,所能见到的喉部结构并将其分为四级:

I级能完全显露声门;

Ⅱ级能看到杓状软骨(声门入口的后壁和后半部分的声门);

Ⅲ级仅能看到会厌;

Ⅳ级看不到会厌。


第三次尝试:

继续高流量面罩吸氧、正压通气……

给予丙泊酚100毫克静推后,利用普通的光棒进行尝试插管,由于舌体肥大及估计声门较高,给与头下垫一薄垫,左手提起下颌方式,来为光棒的光源照射路径提供适当的空间,当看到光源照射进气管的那一束火红光线时,我的内心也仿佛被照亮一样,暖暖的!虽然插管时,略有呛咳及循环波动,即刻封闭套囊、连接呼吸回路、听诊器听呼吸音后,给与加深麻醉和肌松药及吸醚...

请问:

如果换位思考,第三次尝试又失败了!您该怎么办呢?

后续的事情就省略了吧。

拔管时机:患者完全清醒。

由于能力及设备有限,此案例处理的有些方法及用药,虽然存在不足或有分歧的地方,但我还是想给广大基层的麻醉医生提几点建议:

1.患者往往很少死于“插管失败”而且“通气失败”;时刻警惕“急性困难气道”的情况出现。

麻醉医师的“噩梦”......“紧急困难气道”

2.遇到“困难气道”时,提前做出必要的评估及准备很重要!不打无准备之仗。

3.无论何时,寻求任何可能的帮助

4.禁忌反复多次尝试气管插管的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组织损失出血及周围水肿,使得本已经困难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化。

5.某一种插管的方法,无论是谁,同一原理的插管方式,最好只做一次尝试,一旦失败后,尽可能的换成不同原理的插管方式

6.对于“困难气道”多一份工具,就多一分成功的希望。没有合适的工具,估计谁也“玩不转”。

7.有些细节真的很重要:比如,表面麻醉其实可以做的更细致些更耐心些,或许表麻的效果会更好些;再比如,提前给予阿托品使得口咽部干燥些,可能表麻的效果会更好些...

8.适当了解与学习一下“经鼻盲探插管”,也是解决困难气道的方法之一。

9.做好“急性困难气道”的处理对策,比如:应急的环甲膜穿刺针或者其他设备以及快速气管切开必要的准备。(但要保证能与呼吸回路的有效连接)个人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环甲膜穿刺针(第一图),理论上可以做到穿刺后即刻通气的效果(没有实践过,仅供参考),当然仅适合短时间内使用,为建立更有效更稳定的气道争取时间。(第二图)网上看到的国外一次性快速环甲膜切开装置。

10.在你给麻醉药物之前,你做出的任何决定,都可以有余地的沟通与协商。如果现有条件不能满足保障“医疗安全”的话,别纠结与勉强!待到患者平稳后,送回病房;待有了人力及设备支援的情况下,再择期手术也未尝不可。

......

就犹如下面这本书,不知道大家可否读过?

多数时候,决定成败的因素往往并不是“技术性技能”。


总结:

患者通过“医疗”的手段来满足其自身的“求美”欲望; 

手术医生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美学”效果的愿景

麻醉医生通过“管理”与“技能”达到医疗安全的目的

…… 

我们只有运用反醒思维,才能不只是停留在上面表述的内容中,再多的“方法和工具”与“危机意识”相比较,个人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只有时刻提醒自己:即使是你认为很平常的一个手术麻醉,都可能出现很意外的情况;所以,我们要用心对待每一例手术的麻醉。

医疗的本质是:安全。 

当然,在“医疗安全”的问题上,每个人的态度与认知或者表现出来的,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上述案例,对我来说是:幸运的

对于“幸运”,我找到几句话分享给大家:

幸运的背后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但自己松懈下来,幸运也就溜走了。——罗兰

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

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

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

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是幸运!又遇到一例“困难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