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静好话过年

无论时代怎样飞速地变迁,中国人似乎都绕不开深厚的,浓重的过年情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真是气象一新,喜出望外,好一派吉祥热闹的景象!一说到过年,便禁不住神往,再紧绷的内心都松快下来,传统过年文化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进入大年初一就像进入了一个嘉年华的关口,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必须一团和气,既便小孩子打碎了什么东西也要笑着说“岁岁平安”,不能倒垃圾,不能动刀。初一到十五像是被加持了的闪着金光的好日子,不管这一年经历了什么,过年都像是一个渺茫的希望,逃进这个希望里,尽可以理直气壮地,纵情地偷懒,贪馋。过年无比宽容和宽松的气氛暂时烙平了各种郁结于心的疙瘩,使人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舒展和休憩。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了,有人担忧传统年节文化丢失,倡议修补和恢复,其实谁能忘了过年呢,过年是中国人念兹在兹,刻在骨子里的东西,城市过年的仪式感淡化了不少,拜年从走门串户到发微信,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改进,农村的年味依然不减,还有扫除,祭灶,祭祖,拜年等庄重的环节。

由于工作需要,我和丈夫在非洲过了两个年,那里是基督教文化,举国欢度的是圣诞节,惟有我们独树一帜,过的是中国年,地域和气候千差万别,语言和文化迥异,在热带的雨季里迎接新年,酷烈的阳光和瓢泼大雨交加之下,真有穿越时空之感,总是怀疑真的要过年了吗?真的是到腊月了吗?就一味地温暖,一味地潮湿,没有转折,没有更替,使得我们更得记住,是要过年了,更得不断地渲染和强调:要过年了呢!领导很重视向当地员工播散,传达中华文化,特别在会上讲了一通过年的起源,有哪些典故,哪些程序,当听说我们过年欢快的状态和气氛一直维持一个月之久,他们很羡慕,也很不理解:一个月?他们知道了过年对我们的重要意义,也像我们一样盼望着过年了,也像我们一样清楚哪天是大年初一,年三十上班时,他们便用刚学会的中文冲我们喊:明天就过年了?惊喜的,眼睛发光的样子使我们哈哈大笑!

在非洲过年格外得一板一眼,挂灯笼,贴春联,厨师尤其重视尊章守制,烘托出过年的感觉,煮腊八粥,祭灶,包饺子,年三十的年夜饭是重头戏,帮厨的人奔走相告,今晚上将有什么大菜,负责采买的人在这天买的菜新鲜又新奇。包饺子是少不了的,成盆的馅,大块的面,各单位都需派几个人来包,大家边聊天边包,听着音乐,其乐融融,厨师煎炒烹炸,忙得恨不能分身。过年的巅峰时刻,年夜饭开始了,满满一桌菜,白酒,红酒,啤酒,饮料管够,大家围坐,互相敬酒,酒过三巡,情绪不由得都激动起来,喧声震天,我不喝酒,悄然退场。半夜里听见有人起来看春晚,七个小时的时差隔离不了过年的热情,我们竭力地与国内同步。

今年的春节必定是异乎寻常的,受疫情影响,孩子决定不回来过年,我们也决定不回父母家过年,好在可以通话,可以视频,造不成多少距离感,彼此健康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回到了祖国,能在家里过年比什么都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岁月静好话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