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读《隔代共学互学大学堂》有感

九月共读的材料是由李家成教授、丁小明校长和殷明欣校长共同撰写的《隔代共学互学大学堂》。开学一直在忙着各种开学事宜,忙碌且充实,阅读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心里一直记挂着共读群中的阅读,利用运动会这几天的碎片时间,把这一份共读材料仔仔细细地阅读学习了一遍,也听取了李教授关于“共学互学,一起成长”的公益讲座。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发现李教授例举了常州市龙虎塘实验小学的共学互学案例,脑海中浮现出共读材料中所提及的项目过程与细节,内心油然而生敬佩与欣喜之情,也明白了这样的共读所带给我的意义不仅仅是文字的分享,更重要的是带给我心底里的思考与启发,以及身边伙伴们学习与实践的那一种认真刻苦的精神,使我明白一个项目从萌生、计划、发起、实施、改进到反思和经验总结等一系列的过程,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需要我们的教育主体,尤其是学生与家长、家中老人和社区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学校一步步引导和沟通协调。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需要反复地修改与完善,而我们在学习这样的材料时,也需要反复阅读与思考,在今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落实与拓展。

一、读框架,知结构

在阅读一份材料时,我已经养成了先读文本的框架结构,后阅读具体细节的习惯。无论是阅读一篇教育叙事,还是阅读一篇论文、一本专业书籍,通过浏览其框架或目录,可以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与把握,也能从中知晓其最为精华的部分以及作者的一些创新与总结。

“隔代共学互学大学堂”这份材料从七个板块记录了这一项目的具体实施,也让我对项目的具体流程有了更好的学习与了解(见材料思维导图)。在项目实施这一阶段,我发现该项目以假期中的隔代互学活动为起点,在实施过程中确立了六个基本内容,进而为第二阶段学期中的隔代互学共学活动奠定了大量的基础和可借鉴的经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阶段中所涉及的隔代共学互学活动方案实施环节,“项目组团队尝试和河海老年学校结对,开展每月一次的互学互访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进老年学校和老年人一起学习传统文化课程;老人们则走进小学,和小学生一起学习科学、美术、音乐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这一的学习方式,除了有‘互学’,还有‘共学’。‘隔代共学互学大学堂活动中参加项目的有老人,也从学生家里的老人转向周围的邻居,由社区中的老人朝向老年大学的学员,学习成员越来越丰富”。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我未曾想到的,回想自己所在学校经常开展的学习活动,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学习,隔代的互学共学活动并不多,而这样有新意、重落实的活动方式从未有过。该项目活动范围由点到面,到整个社区,不断完善、扩展,让人十分敬佩。材料中列举了龙虎塘实验小学和河海老年学校“隔代共学互学”活动,学习科目包含了常州非遗、音乐、舞蹈、艺术、科学、T台走秀、常州吟诵、语文等,科目种类丰富;学习对象从小学一个班到多个班乃至年段中全体师生的参与,老年学校的参与者从不同主题班的学员到全体学员,也呈点到面的扩展。特别喜欢这种丰富多彩的共学互学活动,让活动主体多方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乐,也让作为读者的我学有所思。

项目活动思维导图

二、读段落,解疑惑

初次拿到这份阅读材料时,对着标题“隔代共学互学大学堂”,我在想共学互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和我们教室里发生的师生学习类似的学习方式吗?隔代学习,是向长辈学习历史文化传统这些知识吗?“共学互学”究竟的内容是什么?都有哪些主体在参与呢?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在材料中慢慢找到了答案。共学互学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共同学习并互相学习彼此擅长的方面。材料中的共学互学发生在学生和家里的长辈之间,或是留守学生与同学的长辈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社区老人、老年学校中的老人之间等等。共学互学的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假期中常涉及的那几项传统文化,还可以涉及更多方面,如老年人重返校园,与学生共同学习科目知识。初次阅读到这块内容时,我是十分羡慕且开心的,如果我们学校也能够开展这样的活动,对于家校合作的开展将会更加顺利,祖辈与孙辈之间的联系也会更为密切。此外,除却阅读这份材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羡慕之感,也触动了心里的那一份教育热情,若是不能在年段开展,在小范围内开展这样的共学互学活动是否可行?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从自己的班级开始,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材料的国家和社会背景部分,笔者提及了学校在改进祖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改进祖孙之间的关系等现实难题,这些难题对我来说,也同样存在。“由于受到国家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背后所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我们教师去深入思考。隔代教育的双方——祖辈与孙辈,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有共同学习和互相影响的可能性?答案是肯定的,但重要的是,开展怎样的活动能使隔代互学成为一种学习自觉?它需要哪些教育支持?怎样带动更多的祖辈和孙辈进行广泛参与?龙虎塘实验小学的这个项目活动给了我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与借鉴方法。通过一个班的隔代互学活动,促进项目活动的持续开展,研究从假期走向学期,从一个班走向“1+n”个家庭的隔代互学,让更多的孙辈和祖辈在更多的时间里参与进来,双方在共学互学过程中互相影响,共促发展。

、反复读,重联系

在阅读“项目影响与挑战”这一快内容时,我仿佛看到了曾经开展班级活动时的自己。尤其是“挑战”部分的总结,仿佛写的就是我自己。例如,学习者的活动积极性、课程的系统性、活动评价监测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于我开展的活动中,有些已经解决,但仍有大部分未曾解决,项目组的解决措施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如在学习者的积极性方面,假期中的活动参与者,无论是祖辈或是孙辈,都常发生联络不上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家长和祖辈教育理念的缺乏而导致的活动支持力度不够,隔代互学的活动进展到一半被迫停止,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为克服困难,不断联系家长让他们能够继续开展活动,但这样的活动效果并不理想。我常在思考,家长和长辈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该如何激发,却总是想不到特别理想的方案。材料中项目组的隔代互学活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化解眼前的困境呢?这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参与程度。在项目实施的前期、过程和后期,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业余时间和精力,再加上无补贴和奖励的机制,很多老师不愿意在假期中投入太多的精力做这样的活动,更不用说学期中抽出工作时间来实践了。因此,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开展持续性活动的困难。即使普遍的困难长期存在,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身边有一些老师能够投入到项目研究中,并得到令人惊叹的成果,如武义的涂淑莉老师,一直在研究乡村背景下的隔代学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学习伙伴,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

通过阅读这份材料,我学到了完整的项目过程该怎样操作,意识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短板,如家校联系、投入程度等方面的困难。项目材料中的案例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如树立学习榜样,增加多元评价方式,完善评价监测机制等等,自己在今后的实践中也需要注意这些细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70.读《隔代共学互学大学堂》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