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以前在语文课本上学过,印象很深,就是求同和存异,两个并列结构的动宾语句,强调前者,求同。在政治课文里也学到过,求同存异是中国外交政策之一,是由周恩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同:亚非国家遭遇相同,所以有共同的目标,异:但是国家之间会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真的很佩服周恩来,很有智慧。
     以前对这个词语没有太多的感觉,这两年对这个词有比较深的认知。或者慢慢变成了我处理事情的标准。在工作中, 我们也需要尽可能地求同,也可以存异,但是没有必要去强制把异变成同,这样你就会事倍功半,且很痛苦。把异变成标准的个性化,控制在一定范围即可。前段时间,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牛的人,是能同时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还能正常做事的人”。要向这位伟人看齐。而我也在刻意培养自己的这个能力,让自己在处理事情和问题时,不要单线思维,而是可以兼顾。
      今天在看一个记录生活的达人直播,她说到她的娘家和婆家,说婆家的公公和婆婆都是不善言辞的人,而娘家的爸妈健谈。每次娘家的人到婆家,婆家的人不爱说话,就显得格外不热情好客,让娘家人觉得很尴尬。然后这个时候,她和老公就作为调和剂,调和两家关系,每次去爸妈去婆家,他们主动热场子,创造话题,聊聊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比如他们的孩子,以及她和老公的工作,于是就打开了话匣子,爷爷奶奶虽不爱说话,但是提到孙子,满脸的宠溺和疼爱,表情变得很温和,而外公外婆也是一直点头,表示认同。如果那个时候,硬要不喜欢说话的爷爷奶奶对自己娘家人热情点,那么是强人所难,且哪有晚辈教长辈怎么说话做人的。一个人的性格无法改变,但是可以去求同。
     无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需要去求同存异,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哲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