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教练

-M5课程学习总结

图片发自App

M5是学习PCP以来最陌生的模块,因为一直认为心理学枯涩难懂,没有深究。跟随吴导学这个模块的感觉很特别,我就像个小孩子,走进了心理学的象牙塔,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里的每一栋建筑。而吴导就是我的导游,深入浅出地把各个主要心理学派建筑一一剖析,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大量落地的教练应用。让我这个初来咋到的门外汉,也听得有滋有味。虽然是走马观花,仅对每个派别认了个门,但从此激发了对心理学的兴趣。

Part I. 课堂收获:

- 精神分析:奶奶,与过去和解

本来以为精神分析和我没有多少关系,那都是给到心理有疾病的人的。但第一天的练习:如果你想改变童年/青春期的一件事情时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从几个闪现的念头中(有父母关系、手足之情),挑选了和奶奶的关系。

在这个练习中,我发现对奶奶深深的愧疚,而且在她离世时,也没有进行弥补,遗憾至今。处于青春期的我,被本我主导,凡事随性,让爱我的奶奶很受伤。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情时,超我会出来责备我。

晚上换椅子的体验,虽然没有泪水,但心里很平安:感受到奶奶对我的宽容,与过去和解了。

小组教练的提问,也让我看到这件事情的发生让我如何更好地面对未来。因为奶奶突然去世,很受触动,突然开始反省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对父母少了份叛逆,多了份体贴。在上大学前的两年里,能体会和享受父母的爱,对修复父女关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正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我会更加注重对儿子品格的培养。

- 马斯洛需求层次自我分析:

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从来没有用平衡轮展现出自己的需求现状,再加上5个看似简单却威力无比的问题,很受触动。

课堂上,画出了下面这个需求现状平衡轮。回答了这五个问题:

Q1:为什么是这个分数?

Q2:这个分数的差距代表什么?

Q3:看到这个平衡轮你的感觉怎么样?

Q4:你会做什么令到这个差距变小?

Q5:哪些差距有紧迫感,会让你在人生中,未来半年或三个月去调整?

自省:生理需求只有3.5分,低于位于其上面层次的安全、归属感和尊重,原因是身体状况不佳,难以有足够精力去支持到自我实现的需求。之前有做过两次坚持锻炼身体的教练,但还是半途而废。看到这个平衡轮后,更觉得锻炼身体对我的重要性,连最底层的需求都没有满足,建立在其上的其它需求没有根基,很可能随着身体状况的下滑,其它需求的满足也滑坡甚至坍塌,更不要提什么自我实现和超越了。所以,更坚定我去寻求教练支持,作为我未来3个月最重要的教练目标,突破坚持锻炼这个难题。

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是很好的挖掘客户认知自我需求满足状况的工具,和平衡轮结合威力巨大。未来教练练习中操练的方向之一。

图片发自App


- 经历不同人生:

很多次同学们问到吴导,你怎么知道那时候要问客户这个关键问题?吴导总是笑着说:经验。此话不假,不是吴导不传授我们秘笈,而是经验需要经历的积累,去体会不同的人生,才能理解接纳不同的人生。

这次课程中,当不同背景的同学去教练Eagle同学时,效果大不一样。A同学有着和Eagle类似的创业者背景,所以提问让客户很有共鸣,心门敞开;而B同学和C同学却让客户的回答越来越流于表面,心门关闭。

突然意思到,难怪吴导喜欢看电影,并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一个角色中,一起经历喜怒哀乐。我也应该像吴导学习,培养看电影的爱好,经历不同的人生。在生活中,要带着好奇心,去了解不同背景的人,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这样才能在教练的过程中,包容接纳理解不同背景的人。

Part II. 知识点总结:

弗洛伊德的意识结构与人格结构:

借用邹宇同学的三个词总结:

本我是:魔

超我Superego是:神;

自我Ego是:人

本我是人的本能冲动,是“我想要”的;

超我是来自道德规范和社会取向的影响,是“我应该要”的;

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平衡,是“我可以要”的。

超我和自我有一部分属于意识,还有一部分属于冰山下的前意识。而本我存在于潜意识中,是冰山的最下层,很难被发现。前意识和潜意识是我们的内心戏。

本我与超我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自我进行管理,超越自己,以最终达到超我。


图片发自App

自省:早年,本我是我生命中的主角,follow my heart,做事随心所欲,在放松的环境中(尤其在家里),更是肆无忌惮,经常伤害身边最亲近的人,却一点觉知都没有。在跌跌撞撞中,教训我看清本我行不通,只会让我越来越偏离追求幸福的道路。于是超我被逐渐唤醒,指导我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自我逐渐被琢磨,越来越趋于成熟,和超我的差距日渐缩小,幸福的感觉也渐渐增多。以前没有从这个角度总结人生,如此看来这条自修之路没有止境。

应用:作为教练,要在客户浮现于冰山上的信息中辨别哪些是超我Superego,哪些是自我Ego,并向下挖掘内心戏。对于本能的挖掘,需要探究早年的经历。不过,对本能的挖掘要掌握度,不能让客户失控。未来教练练习中操练的方向之二。

弗洛伊德的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表现方式:以歪曲或否定现实的方式来应付焦虑;

目的:保护自己的潜意识,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自省:课堂中罗列了11种防御机制,初看时好似别人的戏剧人生,现在安静下来,猛然发现我居然中招了一半以上:退化、反向、合理化、理智化、转移、投射。难怪这是一种潜意识,如此不易察觉。

应用:在教练过程中,寻找客户防御机制的蛛丝马迹,与客户求证,让客户看到自己的防御机制。对于现阶段的我而言,很难挖掘到客户的这个层次,但让我看到了未来教练练习中操练的方向之三。

认知行为:不合理信念(Fixed Mindset vs Growth Mindset)

从M1开始,吴导就在强调区分客户的不合理信念,直到M5才知道这背后的心理学理论是认知行为学。不合理信念是固化的思维,强调外控;合理信念是成长更新的思维,强调内控。ABCDEF教练模型就是要去探究客户的信念,在其中1)寻找无效认知(不合理信念、消极想法),2)改变ta的无效认知,3)打开新的认知模式。以前辨别出客户的不合理信念后,不知道何从下手让客户买单:原来这是个不合理信念。通过“认知治疗基本模式”,知道要带着客户看到这个信念的不同面,去验证这是个不合理信念。

课堂上问到:当客户流露出好几个不合理信念时,如何选择切入点,拿那个信念开刀呢?吴导回答:凭经验。看似套路的回答,其实是至理名言,要看客户当时的状态、了解ta的性格、年龄、经历、甚至是信仰。当客户对教练越信任,开放程度越高,越可以拿辣的开刀;也许对于3号或8号,皮糙肉厚,可以拿最辣的信念开刀;但对于4号,要顾及ta的情绪感受。年轻没有太多阅历的客户,对有的信念并没有太多感受,可能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自省:以前学不合理信念的心态是:这是去辨别对方不合理信念的工具,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信念一一对号入座。这样一对应,还真吓一跳:所列的9种不合理信念,差不多都出现在我的观念中!难怪吴导说我无知无觉呢!

应用: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每天抽一个小空档,反省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尤其是遇到让自己情绪起伏的事情时,审视自己的信念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然后做出加分的选择。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定义的真正的快乐:“经常有正面情绪,不经常有负面情绪;高度的生活满足感-投入而有意义的生命;真正快乐的人不等同享乐”。我的解读:真正的快乐不代表没有负面情绪,只是不经常有;投入而有意义地生活时,幸福感很强;要区分想要的是快乐还是享乐。

快乐方程式:H(Enduring Happiness)=S(Set-point)+C(Circumstances)+V(Intentional behaviors)

而V所代表的人自主的行为,和我们是否拥有Growth Mindset有很大的关联。

CDCA与心理学:

没有想到CDCA的工具背后,居然蕴含了这么多心理学理论的支撑。

C联系(人本主义):记得慧姐在小组点评时曾经点拨过,虽然C这个部分在教练过程中只用几分钟时间,却是整个教练的锚。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要去锚定客户的目标,ta想要这次教练过程去到哪里。现在,更体会多了一层含义,教练也要锚定和被教练者的信任关系,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人之大,完全包容接纳。这将对接下来的教练过程产生深远影响。

D发现(认知行为):通过认知行为学,发现客户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是相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相信会拥有更好的明天还是忐忑不安?这里的关键是去区分客户不合理的信念,带客户认识到是这些信念是无效的,限制了ta去达成目标,成长进步。

C选择(存在主义):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并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选择是坚持原来不合理信念,还是改变为成长的信念,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选择是的为了达成自己目标,做出减分的选择还是加分的选择。

A行动(行为主义):明确要达成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和检视方法。通过行为主义的各种强化手段,达到改善提高的目的。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与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