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非主流”时代的歌》

图片发自App

( Thanks for本兮、徐良、许嵩、汪苏泷等网络歌手的感谢信 Write for2009-2013我的非主流时代)

如果长我们一些人的青春是放磁带听周杰伦、潘玮柏、蔡依林、孙燕姿,那我们这一代人至少有一半的青春是属于许嵩、汪苏泷、徐良、本兮和那些网络歌手们的。

——题记


一.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所谓“非主流时代的音乐”“正名”,我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只是以一个亲身经过那个美好时代人的视角,讲述那些年我们和“非主流音乐”的故事。

在此我要先说一声抱歉,在此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太多因素,我曾“刻意”回避过自己喜欢过网络音乐的这个事实,并与世俗同流合污,称自己曾喜欢过的音乐为“非主流”,有时无意间放到网络因为会直接“嫌弃”地跳过。相信很多和我一样的00后、90后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那种条件反射的反应是我们逃避过去的一种方式,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开始慢慢觉得过去的自己幼稚,从而就会开始否认过去自己曾喜欢的东西,认为其很“low”,但后来我才慢慢发现,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看法。

不仅如此我发现了一种现象,好像在当今的社会,你只有喜欢那些主流的,比如说周杰伦、陈奕迅、邓紫棋;又或者是那些很高端的,比如Bandari的情景音乐、久石让的钢琴曲,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又或是“讲出去才有面子”,而喜欢其他音乐的,就会受到“鄙视”。这是一种太正常不过的现象了,若你有心翻过音乐评论,不难发现。

我想说的是,不论你的青春是喜欢周杰伦、潘玮柏、S.H.E.、Link Pake还是喜欢许嵩、汪苏泷、徐良、本兮,那都是你的青春,且青春并不分高低贵贱。

这句话是一直以来我认为对网络音乐最乐观的评价,“一群喜欢音乐的人,聚集在一起,努力原创作词作曲,结果是,被说成一群非主流。”


二.

上一次深深再次接触到网络音乐的,是2016.12.25日本兮的去世。听到这个消息的我是无比震惊和不愿接受的,感觉几年前上小学的时候还在听她的歌,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我一遍遍听着她的《一个深爱的女孩》,眼泪在我脸上风干,你啊,怎么就成了歌里的人呢。初识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我每年12月25日都会发一条说说悼念本兮,悼念我的青春。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的触动,让那些歌儿重回了我的身边,我感觉重新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时至今日我依旧觉得是我这18年人生中最美好的年代。我多么希望上天能够再次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找回遗失的美好。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我第一次接触到网络音乐,应该是2009年-2010年我上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我妈换了一个粉色的OPPO滑盖手机,她从电脑上下载了一些汪苏泷、许嵩的歌存在手机里,有《三国杀》、《不分手的恋爱》、《慢慢懂》、《专属味道》、《风度》、《清明雨上》、《城府》等等,那时候我不上网,也没有追星意识,只是一遍遍地听,因为觉得很好听。

后来我搬了家,有了自己的电脑,也学会了上网,这下网络音乐彻底打开了我音乐的大门,我慢慢喜欢上本兮、汪苏泷、许嵩、徐良、单色凌、单小源等等有才的大哥哥大姐姐。那时我用QQ音乐,我记得以前榜单第一是周杰伦,(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爸妈带着喜欢周董了),有次看榜单,周董被挤到了第四,前三是徐良、许嵩、本兮(年代太久远可能记得不对),当时我还是挺诧异的,诶周董被挤到第四了?这也能说明当时他们有多火了吧,火的程度我觉得不亚于现在的抖音红人。



三.

我喜欢上本兮是因为当时最好的朋友喜欢本兮,后来我也喜欢上了,便和她开启“追星”模式。那时候小又没钱更不知道买周边什么的,我两就是每天听兮爷的歌,互相抄着兮爷的歌词,蹲点等着兮爷发新专辑…我在她的带动下注册了百度账号关注了本兮吧开始也开始成为一名兮饭(兮爷的粉丝),每天刷着兮爷的动态。后来班上同学在我的带动下几乎都喜欢上了兮爷,当时我和座位周围的同学玩的好,大家也都喜欢兮爷,我撕了张纸,写了“我爱兮爷”“我爱马晓晨(本兮本名)”,然后传给他们,他们也写了一些对兮爷示爱的话语,整张纸都写满了。如今这张被我珍藏在老家的抽屉里,每每翻到,心中都充满了感动,想哭。

有次我上课哼歌,前座的女孩回头说,“嗨,你唱的是兮爷的新歌《一首简单的歌》吧?”

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我去家里亲戚上班的酒店洗澡,当时特别想听兮爷的歌,苦苦哀求后我用酒店的电脑乐呵呵地听着兮爷的歌。

当时由于年纪小没有手机也不能经常上网,我偷偷攒钱自己去买了一个MP5,里面下满了当时我喜欢的歌,还下载了兮爷好多照片,是她初期的照片,清纯美丽,也下载了单色凌的照片,我记得是专辑《单色戒指》的封面图。

我听着MP5每天和一个朋友放学“跟踪”一个男生玩儿,有次在他家楼道我大声地放了单色凌和兮爷合唱的《变成回忆》(那时候的我好野…哈哈哈)。每天睡前拿着P5戴着耳机,听徐良的《月光》、《坏女孩》,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当时大家几乎都很喜欢听网络歌,我和周围坐着的好朋友更是其中当仁不让的代表。当时我们的关系特别特别特别好,特别是我和旁边一个哥们和前座的一个哥们,可以算是形成了一个小团体。那时候叛逆,我们觉得有彼此就是全部,上课不听,一起唱歌。徐良《他的猫》出来的时候我们仨喜欢得不得了,上课偷偷哼,下课一人一句唱。

应该是五年级的元旦联欢会吧,我打算唱许嵩的《你若成风》和兮爷的《海誓山盟亦会分开》,后来因为偷偷和一位好朋友报了吉他班,就改成弹唱了。

那时候暑假我在墙上贴了一张纸,纸上罗列着我一星期要学会唱的歌,我记得写的好像是,第一周《桃花扇》、第二周《你若成风》…

那时候有时候早上来不及我妈骑电动车送我放学,有段时间我特迷汪苏泷的《埋葬冬天》,一上车条件反射地就唱。也疯狂迷《巴赫旧约》,那时候不知道hip—hop是什么、不知道嘻哈是什么,只觉得,哇他唱好快,好酷。

放一个小插曲,不想看的就别看了。当时我和同学闹矛盾,有人在我的桌子上刻“本兮si了”,我当时特别特别特别气,但是换个角度,若骂我都得用兮爷,那她在我心里得多重要啊,在他人心中她在我心中也同样很重要。

那是一个放肆、狂野又极其美好的时代,当时的我们都很纯真,认为彼此在身边就是一切。不怕你们笑话的,当时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以为我们永远不会毕业,我们永远会停留在那个周末一起玩飞车听网络歌曲、上课一起唱歌、犯错了总是自己第一个跳出来承担责任、每天放学一起去喝奶茶的美好时代。美好的就像一场梦,我觉得我永远不会醒来。

不管过了多久,我都能记起我曾经喜欢的歌的旋律,我都能哼着唱,有的几年没听的歌我甚能够听着歌就把歌词唱出来。

分享一件事儿,我这人情怀感比较重,比较容易感慨,在我告别小学的好伙伴、上初一的时候,那时我们分开也快一年了,当时智能手机还没有普及,也没什么联系。有次我在家听到家里的音响放了单色凌的《最初的依赖》,我陡然地想到了他们,我那时在想,啊,小学的好伙伴,我们都分开这么久了,好舍不得。现在和我同龄的人已经上大一了,时间,真的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音乐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在你听到熟悉旋律的时候,你可能并不知道这具体的是哪首歌、歌词是什么,但它可以带你一下就回到你听这首歌的时候,你会清晰地记得当时的人当时的物当时的你在干什么,甚至能清楚地记得当时你穿了什么衣服。我想将这种感觉定义为一种灵魂上的感同身受,音乐,和深深热爱音乐人中一座无形的桥。

再见了,我的小学时代。也是那个时候,步入成长的我慢慢告别了“非主流”年代。

图片发自App


四.

回忆了那么多,现在啊,我是越来越喜欢听他们的歌了。

曾经我喜欢你们,现在我依旧喜欢你们。

家里有个小爱音箱,可以语音操控,我总是对她说,“小爱同学,播放本兮的歌”、“小爱同学,播放徐良的《那时雨》”、“小爱同学我要听许嵩的歌”、“小爱同学我要听单色凌的《凌乱的华丽》”、“小爱同学,循环播放”…

我建了一个歌单专门放他们的歌,一听到他们的歌,我好像就回到了那个年代,回到最纯真的我,

“那时候放开了你手,转过身只剩了保重”“你,就是我的小星星,挂,在那天上放光明”“阳光慢慢地撒下,海平面情歌悠扬”“我想我不够好,没把你照顾好”“玫瑰花的葬礼,埋葬深深爱着的你”……(纯记忆没看歌词手打)

那时候一起听歌的朋友啊,我们终有一天会相遇的。



五.

我陆续在微博关注了他们,在综艺节目中不断出现的汪苏泷、各大音乐节上出现的许嵩、依旧发歌并担任制作人的单色凌;一起解约一起创立新公司的好哥们徐良、汪苏泷,和薛之谦合唱的许嵩,还有很多很多我就不列举了,感觉他们真的越来越好,我真的很为他们高兴。他们也在慢慢告别曾经网络歌手的身份,逐渐成长为更优秀的音乐人。我也曾真的害怕他们火了那里面后就会销声匿迹,现实还是很美好的,和兮爷合唱过《一个故事》、知名度没有他们高的谭炜星也成了一名制作人…还是很开心啊,由衷地希望你们好。

兮爷,唉,就不提了吧。她永远是我最爱的女孩。

什么所谓“非主流”,不存在的。

你们新的作品一如既往的优秀,而从前对于我们这一代富有重要意义的歌曲,永远是我们的回忆杀,我们将永远为你们热泪盈眶。

谢谢你们陪伴我们走过那个年代,我们也将一直陪伴着你们成长。

2019.9.26

(终于把这个一直以来想写的给写完了,由于身体原因拖了好久,今天终于完成了,好激动!有些写得不对的也希望大家海涵。)

(至于为什么标题用“歌”字结尾而不是更适合的“也文章”、“话语”等等,因为我觉得青春始于“歌”那就也就“终”于“歌”吧,且他们陪伴我们度过的那些日子,难道不像一支歌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献给“非主流”时代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