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美索不达米亚简史(一) 导入

概述

    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并没有一直存在并流传到今天,在波斯、希腊、罗马等外部文明相继兴起之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便逐渐衰落并消亡了。在近代西方对两河流域的考古运动兴起之前,人们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认识仅限于旧约《圣经》及一些希腊、罗马古典作品中的相关零星记载,唯一一部由巴比伦本地人贝罗苏斯(Berossus)用希腊语著作的《巴比伦尼亚志》也散佚不传,只在其他一些作品中留下一些残断的征引。所以就算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本地的人也对这个古文明毫无认识,偶尔挖到一些楔形文字泥板也只是拿去当建材,就如我国人民在发现甲骨文之前拿刻有甲骨文的甲骨去入药一样。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一些西方学者开始陆续发掘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古迹,并对其中的文字进行解读,这个古老的文明这才重新开始被世人所认识。由于一开始的发掘和研究主要集中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亚述地区,所以研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学科被称为“亚述学”,后来虽然又出现了很多分支学科,但“亚述学”这个名字作为这个学科的总名一直沿用了下来。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一词最早由希腊学者斯特拉波在其著作《地理学》中使用,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这其中的“两河”指的分别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但是这个词一开始仅指后来意义上的两河流域的北部,古希腊人称两河流域的南部为巴比伦尼亚(Babylonia),因为那里是昔日的巴比伦帝国的核心地区。后来罗马学者老普林尼的《自然史》开始用美索不达米亚来指称整个两河流域,之后的学者便都因袭了这种叫法,其范围大约就是今伊拉克全境及其周边地区。两河流域的北部因是亚述腹地,故又被希腊学者称为亚述(Assyria),而南部的巴比伦尼亚以中部的宗教圣城尼普尔为界又能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称阿卡德(Akkad),南部称苏美尔(Sumer),故巴比伦尼亚又常被称为“苏美尔-阿卡德”。

地理概况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安纳托利亚及亚美尼亚的高原山区,自西北往东南流入波斯湾,今天的两河最终交汇成阿拉伯河入海,但在古文明时期,今天两河近波斯湾处的陆地是在海平面以下的,所以当时的两河未交汇便分别入海。

    狭义上的美索不达米亚仅指两河之间的土地,但广义上的美索不达米亚要包括周边更广阔的地区。北以陶鲁斯山脉与安纳托利亚及亚美尼亚高原分隔,东以扎格罗斯山脉及库尔德斯坦山脉与伊朗高原为界,西面与南面则分别濒临叙利亚-阿拉伯沙漠与波斯湾,这其中的土地都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地区。这片地区与腓尼基及巴勒斯坦地区(约今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及叙利亚的近地中海地区)并称为“新月沃土”,顾名思义,这道弯月形的土地是周边这片被高山与沙漠阻隔的地区里最宜人的。

    美索不达米亚按自然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大致能与“亚述”和“巴比伦尼亚”这两个政治地理概念对应。其中亚述地区地势较高,自然资源也更丰富,并可进一步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幼发拉底河中上游及其北岸的两条北南走向的支流巴里赫河和哈布尔河的流域地区,这里降水丰沛,土地肥沃,巴里赫河与哈布尔河的上游有大量细小支流,形成了两个无需人工灌溉的农业地区,在农业区之外更有着芳草鲜美的天然牧场;亚述的东部则是底格里斯河东岸到库尔德斯坦山脉之间丘陵地带,这里降水充足,地势从河谷往山脉逐渐升高,从北到南依次有四条东西走向的支流汇入底格里斯河,分别是大扎卜河、小扎卜河、阿希姆河和迪亚拉河。这个地区东临山区,南隔迪亚拉河又与巴比伦尼亚及埃兰地区相近,往往是亚述的边防重地。

    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区是平坦的冲积平原,这里气候干燥炎热,降水稀少,自然资源也稀缺,并不适合耕作与居住。而且平坦的地势导致河流缓慢,进而导致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经常沉淀导致河床升高,河流往往因此而泛滥甚至改道。这种环境迫使人们发展出了人工灌溉技术,而正是因为对人工灌溉技术的应用,使这个并不宜居的地方孕育出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苏美尔文明。不过数千年以来,由于河水泛滥所导致的土地盐碱化问题,这里的土地已经逐渐沙漠化,曾经的繁荣的古文明也就不复存在了。

古代西亚北非地图

主要参考资料:

刘文鹏主编,《古代西亚北非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李海峰编著,《古代近东文明》,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亓佩成,《古代西亚文明》,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

于殿利,《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历史】美索不达米亚简史(一)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