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会讲故事的余漫。
6月份就要中考了,广大初中生已经陷入了忙碌的备考当中。其中有一部分成绩不太理想的初中生,要么准备找一所学校提前入学;要么准备等中考成绩,看能够报什么学校。自己孩子能够考普高的家长,坐等普高通知书;明知考不上普高的家长,早做准备;最痛苦的恰恰是那种可能考上,又可能考不上的。
考不上普高,死心早做打算;不上不下的,最纠结,到底该怎么选择呢?人生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道理,只要是一个不会后悔的选择,那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1、考不上普高的50%,他们都去了哪里?
每个城市可能不太一样,有的人说我们这里普高升学率就只有50%,有的人才说不到50%,有的人会感觉自家小孩子班上好像有不少都升了普高。不管升学率多少,那么这群没有成功考上普高的孩子都去了哪里呢?
(1)辍学。
我不知道现在这年头初中辍学少不少见,毕竟当年我还读书的时候,身边还真有不少初中就辍学的。我是85后,也就是说随着我升入高中、上大学,辍学的人已经是90后了。如果是辍学比较早的女孩子,结婚可能也会比较早,基本上出去打工没几年,回来结婚;男孩子不一定,也有结婚早的,也有依旧在外面打工,或者回家去开挖掘车的。
那种找了一个师傅,学挖掘机出头的年轻人还算是比较有出息的,据说人家介绍相亲对象的时候,就会特别强调:“他开挖掘机的,知道吧,工资高,很不错的一个小伙子。”
那种即使辍学,后来家里人还送去当学徒,学了一技之长的,不管是厂里,还是只是开挖掘机这种事情,凭技术吃饭,虽然干的是基础性岗位,到也不错。
(2)中职、高职。
继续读书的,有两种,一种:说是学习一技之长,但很多家长都觉得——其实孩子是去混日子,混学历的,感觉学校教不了什么东西。他们的目标很简单,找一个学费低且比较安全的学校,等几年后孩子大一点,就可以出来“打工”了。另一种:不甘心混学历,多少还有些野心,到处找学校,要么想要找一所能够学到东西的学校;要么想找一个深造可能性比较大的学校。
前者几年后会跟别人讲,读这种学校没有意思,都是混日子的,学不到东西,看到没有,他不照样读过,还不是混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而后者,他则会告诉对方,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可以成功,就是可能你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果不愿意付出,学不到东西很正常。
2、那些考上本科大学的,一定都混得很好吗?
考上本科大学,仅只是一个门槛罢了,能不能在大学校园里学到东西,能不能拿到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同样需要个人的努力。如果不信的话,每年从本科院校里退学的那群孩子是怎么回事?相较于那些没有考上本科大学,甚至连普高都没有升上来的孩子,他们拥有太多机会,可依然被“退学”了。
学与不学,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如果是不爱学习,不愿意努力的人,即使到了大学本科校园里,也不全然都能够成为精英。或许,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可什么事情都没有绝对,并不是你进了985、211学校,你就真的是精英。
除了进去,你还要出来,是怎么出来的,大学四处是怎么过的,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3、那些考上研究生、博士的都是什么人?
你能说考上研究生、博士的都是统招大学本科吗?NO!NO!NO!绝对不是,或许大部分是,但非统招本科的人并不是没有机会,通道是通的,关键是看这个人他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愿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考。
成绩差是真差,那是没办法,但若是那种成绩可上可下,或者原本成绩很好,但在关键时刻表掉了链子没有考好的人,他们绝对不甘心只拿到一个中专/大专文凭,专升本,想要往上深造。这样的人内驱在起作用,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平台、一个机会,不用人督促,他们就能够自我学习,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所以,一般能够考上研究生、博士的人还真不一定要学业特别优秀,更多是对一个人自制力、自我学习能力的考验。
4、你要知道,不管是研究生、博士都是考出来的
一个初中生,学历想要往上走,有两种路子,一种:初中、高中、大学、考研究生、博士;另一种:初中、中职、大学(或五年制大专,专升本)、考研究生、博士。成为博士之前,必先是研究生;成为研究生之前必先是本科生,成为本科生之前有可能是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也有可能是专升本升上来的专科生。
研究生不是只有统招大学生才能够考,专升本的本科学历也可以,它考的是你的学力,而不是你是哪一条学历之路升上来的。有本事就考,没本事,不好意思,不管你是统招本科,还是专升本, 一律打回。
读中职、高职并不是真的没有用,而是你自己觉得它没有用,自己就不认可它,自暴自弃,那还有什么好谈的?国家政策也一直在强调,要发展好职业教育,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效分解高考分流的压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人才资源。
尤其是做为学生的自己,更加不能放弃,你要相信:人才的培养绝对不能只靠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马罗,只要想成才,不管是哪条路都能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