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偶然》|读书笔记

先大概说说绝非偶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从小家庭背景以及犹太人身份给自己造成的影响,

自己从小的性格是怎样的,敏感的个性又是怎么感知这一切,并进而通过学习和思考而改变。

又是什么机缘巧合将自己带上心理学这本学科的殿堂,发现自己有设计心理学实验的天赋,并做出原创性的发现。

其实上面的简述,应该也能看出来,这并不是严肃的学术著作,而是作者本人的自传。

展现了一个从小并没有展现多少天赋的小孩,是怎么成长为伟大的心理学家。

光是这一点,应该就能吸引很多读者。

虽然这本书心理学的内容并不占主导,但是作者作为科学家的严谨,时不时的流露出来。

比如对小时候经历的认知。犹太人在二战时期在美国受到歧视,家道中落,窘迫的生活环境是怎么影响自己对于家庭的看法。自己父亲早逝,在他心中留下了什么遗憾。

又比如回忆起自己是怎么踏上心理学研究的道路,他写道:

一天下午,我陪一位迷人的女孩上课,无意中走进了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课堂,他正在讨论种族偏见的心理学特征,我听后震惊万分,他提出的问题正是10年前困扰我的那些难题,此刻我才知道原来有一门学科能解答这些疑问,我着迷了,放开身边女孩的收,开始记笔记,那一刻,我失去了女孩,却找到了天堂。

读到这里我就笑了,马斯洛的名字我太熟悉了。

在大学的时候,虽然我没有读过马斯洛的书,但是在辩论赛中却很喜欢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和自我需求满足作为论据。虽然对这个概念理解的马马虎虎,但是说出来都感觉高大上不少。

不过当时我也就止步于此,并没有怀疑过这个心理学概念有什么问题,它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是不是符合严格的科学证明。我也是过了好几年,慢慢通读了一些心理学概念才开始有所怀疑。

我和年轻时候的作者差别就在此体现了。

虽然马斯洛是他心理学的启蒙老师,但是他发现了自己老师对这个概念的证明,陷入了循环论证,他的实证概念也不甚严谨。

他发现:我们如何知道爱因斯坦等人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因为他们具备自我实现之人的特质,那么追求自我实现之人的特质又是什么?就是爱因斯坦等人身上所显现的特质。

而科学最重要的是,他们提出的理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

事实上,满足了某一层次需求的人,是不是必然会追求下一个层次,就算我们能够找出很多例证,我们同样能找到很多反证。在科学上,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对于概念来说就是灾难。

马斯洛虽然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并且挑战了统治心理学界很久的行为主义学说,终究没能稳固自己的理论大厦。

而后他又跟随者认知失调概念的提出者,费斯廷格学习和研究,在外人看来,费斯廷格是个性格怪异,难以相处,要求极高的学者。

相处之后,作者发现,在这些严苛的要求背后,是他作为学者本身的严谨使然,对事不对人。

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更说明了他是个天分极高的天才。

在这之后,作者都在完善这个概念的使用范围和具体体现。

他发现认知失调是由于两个或者多个不一致的认知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以及因为做了一件与自己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的行为而产生的不舒服感觉。

怎么理解

比如说,在路上你看见一个老人摔倒,你看见却绕开走了。

之后你会怎样,如果在你的自我概念里,觉得自己是个好人,那么你的所做所为显然违背了好人这一概念,认知不协调产生了。你心里会难受,为了克服这种感觉,你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借口,比如,现在讹人的事情那么多,如果我扶她起来,没准会被讹不少钱。我是个好人,我只不过是在保护自己。心理过程当然因人而异。但是这种认知失调却时常发生,然后我们就经常在自我概念和行为中间不断拉扯。

作者还给这种行为限定了适用范围,必须是你对自己的正面的自我概念产生失调,以上的心理过程才有可能发生。

如果你本来对这些助人为乐的事不屑一顾,这种心理失衡症也就没有存在的土壤。就好像很多女生希望自己喜欢上的浪子迷途知返,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后一个女人。

无奈,靠感动是无法改变一个浪子的自我概念的。如果他对自己的行为并没有感到不妥,改变就无从谈起。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到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以及通过马斯洛间接了解到的行为主义,

以及作者本人曾经从事过的精神分析疗法。各大心理学流派就这样和作者有了关联。

一个敏感的犹太穷人家的孩子,求学中堪称幸运的成长路径,助力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

其实这本书,很多篇幅是关于自己家庭,自己的思考过程,对于实验的设计都娓娓道来。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个科学家,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怎么通过自己的思考,用全新的思考,去思考自己的过往,发掘人类思维里面的奥秘。

受限于篇幅就不展开来说。

而传记本身的特点给人的亲切感,让我不断回想自己的过往,那些记忆犹新的往事,是怎么塑造今天的自己。

那些记忆又为什么能塑造一个人。

就好像赫拉利提到历史的意义时说:历史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些通常不会考虑的可能性,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

同样的,研究心理学,就我而言,也不是出于想要控制别人的暗黑想法,(事实上,看穿别人在想什么,这个看法就很中二,每个人的经历和想法是独特的,根据一些片段去推测别人的内心,在科学上也犯了不严谨的问题,它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何必在自己的头脑里面上演一部心理剧场),而是挖掘自己性格形成的成因,并且从中获得解放。只有意识到存在问题,并且认识到存在什么问题,改变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下一篇大概要写态度改变和行为的关系,切记切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绝非偶然》|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