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大秦帝国》听后感

    最近听了《大秦帝国》,对秦孝公启用商鞅后秦国崛起统一中国的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一、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1、坚持变法的长策

        秦孝公启用商鞅变法开启了法家改变秦国的序幕,在秦王和后续的主政大臣的坚持下,称为支撑秦国强大的核心发动机。甘龙等旧势力虽然扳倒了商鞅,但还是阻止不了变法前进的车轮。

2、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孙子云:上下同欲者胜。民心所向,力出一孔,秦人无论是家国情怀,组织动员能力都是优秀的,所以能集中资源办大事。

3、地理位置偏僻,内外有强敌

      外有戎狄,内有分晋的魏赵韩,能生存下来,已经实属不易了,和齐、楚这样的诸侯不一样,不需要面对艰难的外部压力。压力也是动力的来源,在困难模式下生存下来,才有资格逐鹿中原。

4、内部的变化影响小

      不论是宣太后的外戚时代,还是后面的王权传承,相对都影响小,秦王总能够将权利传承给赢姓的后代。而山东六国,内乱多,很多资源都在内耗中消失了。

5、名将辈出

    不论是白起、王翦、蒙恬,都是一战灭国级别的上将军,可以统领50万以上的部队打灭国战的名将。

6、兴修水利

  都江堰和郑国渠都为秦国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有力的支撑。

二、百家学说之争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最后使用法家思想的秦国完成了统一,而且建立了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也是为后续统一的中华文明奠定了基础。对于如何在诸侯林立的战国中脱颖而出,法家的打破贵族的世袭、奖励耕战的方法,无疑大大激发了当时的民众耕种与建立军功的热情。法家从儒家发展而来,基本的理论就是“人性恶”的假设,也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的一面;儒家主张“人性善”,是基于人的社会属性的一面。最后王阳明完成了两者的统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三、秦朝与隋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与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非常强盛,且短命的统一王朝。从统一全国到结束只有几十年。

        首先两个朝代都是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建立了统一的帝国。秦始皇灭六国,终结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而隋文帝统一南陈,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分裂。他们都完成了大一统,在中国古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两个王朝分别所创立新的政治制度,均由后代王朝所遵循。秦朝的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都被西汉所继承。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也是大唐的立国之本。最重要的是,继承他们遗产的王朝,都是无比强大、繁荣且长寿的朝代。

        两个王朝帝王都建造了伟大工程。秦始皇修建长城,阿房宫,隋炀帝则有大运河的伟业。无论是长城还是大运河,不但功在千秋,更为中国留下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两个王朝都具备对外扩张的特征。秦始皇北伐匈奴、南讨南越。隋炀帝东伐高丽。尽管前者功业较大,但这些战争的发动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也使不少人失去了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大秦帝国》听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