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新闻=负面舆论?

为什么关于老年人新闻,很多时候会将负面舆论放大?除了确有少数老人文明素养不够,给社会公众留下负面印象之外,还有三重原因不容忽视。

一是网络时代信息的集聚效应。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老人是宽厚慈祥、明智达理的形象,扶老被讹等新闻在给人们带来震惊和冲击的同时,也颠覆了不少人的认知,使得“老人变坏”“坏人变老”成为标签式词汇,而这在网络上进一步产生了信息集聚和印象强化效应;

二是步入网络时代,老年人在网络舆论场缺乏相应的话语权,不少老人,使用的依旧是只能用来打打电话、看看信息的“老人机”,在网络平台缺位,属于舆论场中“沉没的声音”;

三是在一些涉及老人的新闻事件中,情绪遮蔽了思考,很多网民忽视了事出有因,而把责任简单归咎于身处其中的老人。

老年人的不当行为,固然不能因为年龄而免于被批评,但需要明确的是,不同年龄段,都有品行不佳、不讲文明之人,不应将散发的个案问题,上升至对群体素质的整体评判。

对于老年人而言,在公众场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被认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尊老敬老传统的社会而言,社会公众需要对老年群体多一分理解、体恤与包容,避免因“老年偏见”产生新矛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莫让偏见,蒙蔽了对老年群体评价的双眼;莫因偏见,阻挡了伸向老年人的善意之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人新闻=负面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