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最喜欢做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有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一个孩子走楼梯喜欢用手搭在扶手上滑而弄脏衣服的例子)。

图片发自App

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

有这么一个报导:父母不讲大道理,当孩子做错事,父母不是用大道理说教或责骂,而是让孩子们通过相似的体验,来完成对这一个道理的认识。

我们对“讲道理”的偏好,往往源于思维惯性。从小在家庭、学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在他的经验和认识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是告知与被告知的关系,所谓教育,就是“明白人”对“不明白人”说话,认为对孩子负责与爱的表示,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诉他们如何做,这种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最容易让人陷入教育的困境中。

一般我们的家长,包括许多学校的老师,面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时,也经常脱不了这样的套路:先讲道理~讲道理不行~批评~发脾气来征服,又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我为你付出多少多少的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此来“感化”孩子(我也是这个套路的表演者)。

思想家罗梭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罗梭的《忏悔录》254页)。这句话已经存世百年了,可这三种办法恰是我们很多家长身体力行运用最纯熟的(我可是今天才看到,以前从没听过[流泪],看来读书就要读大家的或知名度高的)

把“讲道理”当成教育,这几乎是“问题家长”的通病。

以讲“道理”教育孩子,以“大道理”压人,强迫孩子接受来自家长口头的“道理”,这是在使用蛮力,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结越积越复杂,越积越深。

教育是门艺术,讲究的是简单和精巧。改变一下“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解决问题的效果可能会好的很多(书中讲了个如何变通孩子从不愿刷牙到喜欢刷牙的例子)。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这样的观点:从一方讲道理到另一方接受道理,中间的距离还很远。一个人能否接纳别人的道理观点,首先取决于听者的情绪,其次取决于讲道理人的行为,最后才是讲道理人所讲的内容,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做家长的,当然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正确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听,就应该考虑换种说法。实践证明,想要孩子接受一个观点,从情绪上入手最容易,通过问答的方式,调动孩子去思考,刺激孩子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举了个孩子非要跟着妈妈上厕所的例子)。

用123分层的问答的方法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

一,你觉得……这样好?还是……那样好?

二,你喜欢妈妈……高兴?还是喜欢妈妈……不高兴?

三,你希望妈妈只是今天不高兴,还是明天也不高兴?

只要家长问话的态度拿捏好,以平和真诚的口气来引导孩子,问题基本都会解决。

但总有一些固执强势的家长,他们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他不一样,就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让弱小的孩子举起他“想法”的白旗。因为这些家长他更爱自己的想法,超过了爱孩子。孩子在这样一次一次的举白旗投降中,他心理逐渐被打垮,思想逐渐萎缩或变态,思维方式慢慢变得畸型(这让我想起《PET父母教养手册中》如何运用与孩子双赢的方法,而不是非赢即输,更不是次次孩子输)。

图片发自App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日后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和人格上的变异:他会首先丧失倾听的兴趣,发展出超过常人的防御心理,同时产生“道理的免疫力”,那怕这个道理本身很有道理,他也本能的排斥,严重的甚至会发生道德免疫力:

其次,独立意识丧失,不能对一件事进行诚实深入的思考,失去正常判断力,思维流于肤浅与平庸;

另外,心态变得苛刻,对理解他人没有兴趣,兴趣只是在如何用自己的观点来征服对方而占据上风。

做一个“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只是强调口头教育上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上的重要性。

一些家长确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他们很直接,三句话不对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就不是“不讲道理”而是不讲理了。

另有一些家长打了孩子后,又装深情地讲: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的话。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这简直是强盗逻辑,矫情的十分了得(以前有专家就是这样教的:孩子有错要惩罚,打后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说为什么要打你,让孩子被打得口服心服)。

总之,“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打人是下下策,发脾气打人后再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天下没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家长“做”得有道理,比你“说”的有道理重要的多多。

不过如何地通过“做道理”而非只是“讲道理”,还真的需要我们家长动点智慧喽。

一一今天的读书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