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你所有的顺从都来自压力

你回忆细数,曾经遇到过哪些被迫接受的事情。被迫接受不喜欢的饭局、被迫微笑面对对你不友好的人、被迫帮助、被迫购买、被迫... ...

这些事情让你在无意中被迫接受,而你却无法开口拒绝。

当你接受过他人的帮助,所以你必须回馈。

当你对他人做出了承诺,所以你必须兑现。

当你内心慌乱,周边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你和他人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当时,有没有想过迫使你顺从的东方神秘力量都来自于你正在经受的压力。

>>>>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互惠

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如此,道德良知亦是如此。互惠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一代代巩固起来的行为习惯。而互惠,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表示主动接受且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或恩惠,并在某个时机做出对等或不对等的回馈;另一方面是被他人强加恩惠,从而不得不做出回馈。

“互惠是人类社会行事的一条基本规则。”有些互惠是自愿的,而有些互惠是被强加的。一旦我们选择接受,除非心理素质过于强大,否则内心的愧疚感让你心理产生极不平等的感觉。所以你选择回馈恩惠,消除心中的不平衡和愧疚感。

我是一个爱贪小便宜的人。对大街上主动送礼物的人少有抗拒,即使他要求我扫码或者要求我转发朋友圈。因为我会得到一个漂亮的花环,戴上花环之后会成为手机里最漂亮的蠢女人。

忽然有一天,一个严肃的声音告诉我,人家会通过你的微信号获取你的信息,虽然不知道怎么获取,但我相信了呀!从此以后,遇到送我花环的人,都下意识的觉得她不怀好意。

直到有一次,我在天桥上碰到扫码送粉色玫瑰花的美女们。要不是城管及时赶到,我早就迫不及待的献上了自己的扫一扫。

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认知中,玫瑰花比花环更贵得多。玫瑰花更值得我扫码,即便通讯录多了一个微商或僵尸粉。在诱惑之下,我潜意识的提高了互惠的交换条件。当我想要扫码即删除的时候,或许玫瑰花会提醒我——那可是一朵鲜活美丽的玫瑰花呀,而我没付出过一分钱。

>>>>

一诺值千金——承诺和一致性

同样有很深的文化道德渊源,我们认为言行不一是不可取的。承诺实质上也是一种顺从,它使我们的行为显得前后一致,迫使我们的行为必须和言语保持一致。不然,我们为什么会经常笑话啪啪打脸的人呢!虽然不能打别人的脸,自己的脸还是可以经常啪一啪的。

“行为是确定一个人自身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的主要信息源。”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我们不得不顺从曾经许下的承诺,通过言行一致去兑换承诺。特别是众目睽睽之下,做出的承诺。

哎——当焦虑压垮我的时候,没有一个flag是无辜的!

“只有当我们认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写到这里,我不禁想摸摸男朋友、女朋友们的良心,你们的诺言都是不受外界压力,发自内心的吗?

其实,谈到承诺的一致性,《我是余欢水》这部电视剧会给我们很多启示。

误诊情节是这部电视剧的最大看点之一。

余欢水以为自己得了癌症,意外拔刀相助,见义勇为。

在荧幕面前,他承认了自己的病情,成为了一个见义勇为的抗癌斗士。

众目睽睽下,他的话语变成了对公众的承诺。即便得知误诊,也无法公开。

他必须顺从“承诺”,为了一百万和主任的要求继续公开演讲。

>>>>

我们都是乌合之众——社会认同

在《家有儿女》、《爱情公寓》中,我们经常听到间隔的一段段笑声。这种引发我们笑点的笑声就是“罐头笑声”。“罐头笑声”只是一种手段,和社会认同有什么联系呢?

社会认同原理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下感到不熟悉、不肯定的人而言,他们会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行为证据;然后依据他人提供的行为证据,采取与他人相似的行动。

“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如果群体成员只是基于社会认同做出反应,而不是根据优势信息采取行动时,那么此时的群体行为不太值得我们作为参考的依据。

这里最想强调的是书中的一个常识:当我们需要紧急求助的时候,最佳策略是减少不确定性,明确求助的对象,从而避免被人群忽视,错过求助机会

>>>>

总结

无论是互惠原理、承诺和一致性原理还是社会认同原理,都透漏出一个信息——压力产生顺从。出于愧疚和亏欠的压力,我们不自觉的顺从给予我们恩惠的人;出于责任感和道德的压力,我们不自觉的顺从众目睽睽之下许下的诺言;出于环境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与慌乱,我们不自觉的顺从大众的行为和言语。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所有顺从都来自于压力。

来源:深思浅说Q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没有想过,你所有的顺从都来自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