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7

恰同学少年(之七)

——草根族的老旧故事系列

十二、灾难突临 

一九七0年春夏之交时节,作为连队军人委员会副主任兼小排长的我,正是激情燃烧、吃苦耐劳、奋发向上之际。正当我满腔热血,在建设兵团干得有声有色的时候,突然一个天塌之灾降临头上。一封“父病危、速归”的加急电报将我唤回了家里。 

父亲原是乡村的土改干部,后于五十年代中期参加铁路工作。他的善良敦厚与责任感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他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一年到头难得有一次大嗓门,嘴里从没一句国骂出口。实在生气了,就是点一支香烟坐在那儿闷着头抽。这同我那脾气暴躁个性特强的母亲恰是两个极端。 

他的身体很好,几乎没见他上过医院。所以,最终一定程度上,父亲也是栽在这上面。事后我得知,那些日子里,是母亲生病先在住院的。而父亲虽然拉肚子几天了,却只到保健站拿两片药就坚持上班。 这天当晚班,他肚子痛得黄豆大的汗往外冒,却不听同事的劝,一直坚持到早上下班。然后到医院先给母亲送了早饭,再自己去看医生。一检查就住院,查老病历什么都没有,按急性肠炎、痢疾之类的病处理。结果是因延误医治,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住院第三天就故去了。我连最后一面都未见着。 

记得父病故后,除了单位领导前来慰问看望我们孤儿寡母外,铁路局企业报社还来了编辑记者,将父亲的一些日记之类的遗物拿走了。不久,企业报纸头版登载了一篇《记优秀共产党员xxx》的文章,颂扬了父亲的管钱管粮(票)一尘不沾、工作吃苦耐劳模范带头、团结同志助人为乐等先进事迹。 

父亲逝世后,我们这个家有如天塌了。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没有生活来源,而我虽然破天荒的被建设兵团批准回城了,却一时找不到正式工作。母亲固执的要我等待被铁路企业照顾性录用,然而在政策性层面上,我那时可能还够不上被录用的硬性条件。 

于是,我在家里无奈的等待,母亲便去给人家带孩子(婴幼儿)赚取生活费。 

十三、艰难转折 

母亲给人家带孩子,却不准我去找事做,原因就是一定要我等待机会进铁路工作。而我那时处于似懂非懂、自以为很懂的年龄。满脑子的艰苦奋斗、无私忘我之类的理想主义。对社会上的赚钱啊、做小生意呀等等,还很看不惯呢。 

没事会常跑到街道办事处去,看看有没有什么临时工做。不久,得知市里下属的镇政府要组建一只“文艺宣传队”,挂靠在市橡胶厂(大集体性质企业),由该厂代管。队员就等于是橡胶厂的正式职工。于是,我瞒着母亲报名参加了。自此每天上班就是参与排练节目。我虽然是搞后台(民族乐器)的,但因为之前参加过学校的宣传队,还组织过班里的宣传队,所以对排练小歌舞之类节目还懂一点点。自己又是个心直口快的个性,有时么就忍不住会提一些建议意见。结果,还很受宣传队领导的赏识。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征兵工作开始了。满脑子正统观念的我跟母亲强烈要求,当兵去!进铁路单位无望,找其它工作母亲又不让,没想到母亲竟同意我报名参军了。母亲带我找了父亲生前单位的领导,和当时对企业实施军管的军代表。于是,我这个独子,在母亲支持下(当时独子当兵还须母亲签字),终于穿上了军装。

临到要去部队了。橡胶厂的领导问我,你是算从橡胶厂去当兵的,还是算从铁路去的呀?我那时也不知怎么脱口就说,那当然算从铁路去的。 

十四、自我反思 

将青涩时期的琐事归结思索一下,它给我们的启迪是: 

一、一个人年轻时容易自以为是,听不得人家(包括父母)的意见。在当时往往认为自己正确,等过后许久意识到错了、失策了,已经后悔迟了。例如那时不愿继续升学留校读高中,结果许多年后在工作岗位上,还因为没个高中文凭(哪怕是名义上的)而吃够了亏。 

还有,如果不是母亲坚持,假如依得我自己随便找个事做,那以后还不知又是个什么命运。或许几早就下岗了,或许逼着没法去社会上闯,也不知会闯出个什么样儿了。 

二、人是要讲点精神的。精神作用的确非常重要。那个年代生活之苦,是现在年轻人不可想象的,也是年轻人所接受不了的。但我们那时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信念、追求、激情在支撑着,所以虽苦却能坚持,没有觉得特别的过不下去、活不了。 

三、一时的艰苦磨难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虽然当时很难过。但一旦挺过去了,那它对人的正面影响是一生的。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