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⑮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事其几也。”人之言曰:“予吾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定公问,定公:指的是鲁定公。鲁定公问孔夫子: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说:“一句话,就可以兴盛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事情吗?”
孔夫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话不能这样讲,但是比较接近。我们听上去这是什么道理呢?话不能这么说,但也可以这么说。就像我们平时所讲的道,说这个水像道吗?像。说规律就是道吗?是,但是又不是。为什么这么讲呢?接下来孔夫子举了个例子。
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有人说,为君很难,为臣也不易,不容易。那我们看这句话背后讲的是什么道理呢?一个人能讲出来这样的话,说明他有这样的思维,他有这样的行为。为何会认为为君难呢?因为要治理一个国家,要为天下百姓请命,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并且同时可以体恤到为臣不易,处下位的人也不容易呀。
那我们再延伸到一个企业当中,看看我们这样思考说明什么?做一个公司的老板很难。做下属、做员工,也不容易呀!为什么觉得做一个老板很难呢?你要为员工谋福利,你要为客户谋福利,你要给我们的消费者创造价值,这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并且你可以体恤到其实在这里做事情的每一个员工都不容易。
当我们说出来,这样的话,背后透露出来的是这样的思维,和这样做事情的行为,看似表面是那句话,可是这句话里面蕴含着我们平时的所思、所想。
比如说我们是一个企业的负责面试的人,来个员工来这里面试,你问他:上一个工作做了多久?为什么而不做?为什么当初选择去做?比如说这个人讲:企业加班不给工资,我赚的少,我没有上升空间。这个公司并不是真的为企业着想,你会发现你通过他的话语,就可以看到他上一个公司的现状,同时也可以看到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是想要升值,是想要拿高工资,还是想得一份轻松的工作。通过对方的言语,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比如说相亲,对方一开口你就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人。比如他喜欢有才华的,喜欢有钱的,喜欢有稳定工作的,还是喜欢儒雅的,还是喜欢体贴的人。是因为他的话语是一个表现的外在的现象,但是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在的认知、思维和行为。
比如说我们在交朋友的过程当中,也是一样的,你看到朋友所讲的一些话,你就知道他的认知,他的思维以及他的行为。所以看似是那句话透露给我们的,实则那句话只是一个现象,是一个表象,而内在的都是一个人的所思、所想,也就是他的认知和行为。
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懂得修身以后,是要做一个智者的,智者不惑。当你是有智慧的,你是明达的,看事情看的很通透,别人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一个行为,我们就知道,这个人背后的东西了。所以我们再来看,“为君难,为臣不易”,就这七个字,就知道了这位做君上的人,他是忧国忧民的,他是懂得体恤群臣的。
如知为君之难也,如果知道要为君主的难。
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这不就是一言可以兴邦吗?注意!这里有一个前提:“知为君之难”,这个时候等同于一言可以兴邦。所以我们再来看定公和孔夫子之间的对话,定公说:“一言可以兴邦,有这样的事情吗?”孔夫子说:“话不能这样讲,但是比较接近了。”
解释完之后,再来看这句话就好理解了,话不能这么说,但是比较接近,是因为什么呢?只是一句话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那个话语背后,看到他的思维,看到他的行为,加上他的思维、认知和行为,呈现出来的这句话,一句话是可以兴邦的。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理解这句话,比如说我们经常会讲:哎呀,我听到这一句话醒悟了。比如说:“德不孤,必有邻”。比如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我听到这句话我觉悟了,我觉得醒了。注意啊!是这句话让我们觉醒了吗?不是。是听懂了这句话以后,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这个时候我们才是真正的醒悟了。
我们懂得在生活当中要去帮助他人,“德不孤,必有邻”,别人才会亲近。我们懂得在一个工作状态,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才能让我更好地做好一个工作,经营好一份感情,做好一个生意。那是这句话让我们觉醒了吗?也是,也不是,再加上这句话背后我们的认知变了,行为变了,这句话才真正的产生力量。也就是《论语》开篇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只是学不够,我们还要去习,我们的行为还要发生变化,这个时候产生了喜悦,产生了结果。所以说既是这句话让我们改变了命运,但又不是这句话,还有这句话背后的行为。
那我们再来看定公的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一言可以兴邦”,这句话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你只靠这一言,而并没有产生实际的行为,他也不可能兴邦的。所以“兴邦”在于行为,在于事情,而不在于言,那言只是一种呈现的方式。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言语,看到一个人说的话,我们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一致,“听其言,观其行”。如果这个人讲出来的话,他自己是按照这句话去践行的,他的想法,他的行为,都和说出来的话是一样的,“一言即可兴邦。”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定公又接着问了:“一言可以毁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事情吗?”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同样的,话不能这样说,但是比较接近了,也可以这样说。接下来孔夫子依然举了一个例子。
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有人说了一句话,“予无乐为君”,做君主也没有什么乐趣,只不过我说的话别人不敢违抗。那我们看孔夫子举的例子在讲什么呢?告诉我们假如有一个人说,做君主也没有什么乐趣,但是,我说的话别人莫敢不从,没有人敢抗拒。所以我们看这句话的两个关键词:一个在于乐,一个做君主的人为什么而做君主?寻乐,是因为有乐,我才去做。
而刚才所举的例子,“为君难,为臣不易”,他想到的是难。因为他要治理一个国家,要爱民如子,要体恤群臣,所以他觉得是一件难的事情。当他这样讲,这样思维,说明他的行为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而这里又举了一个相反的例子:为什么坐在君主的位置?是图乐,但是又觉得没有什么乐趣。如果说还有一个更大的乐趣,那莫过于权利、权威,我说的话别人不敢违抗。
那这个例子,我们往生活当中延伸一下,处处可见。有些人为什么做领导呢?比如在企业当中,我为什么想要升职呢?就这里权利的欲望就在这里了,我做领导员工必须得听我的,我的同事必须得按照我的想法去做,不敢违抗。我说的对与错重要吗?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必须得听,这成了乐趣了。
所以我们看看在生活当中,这样的事情是不是也很常见?我和我们的孩子说话,我和我们的朋友说话,就在这个之间找乐趣了,他必须要听我的,我说的话他不能反抗。那这是来自于权利的欲望,我们是想要去压迫别人的。而我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虚荣心,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果说的话是善的,而别人不敢违抗,这不也是一件好的事情吗?比如说刚才的例子,我们对于员工,对于下属,对于孩子,对于朋友,如果我们讲的话是好的,是善的,是对的,别人不敢违抗,这不是好事情吗?这不也是在为善吗?
如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如果我们说的话是不善的呢?是不好的,是不对的呢?这不等同于一言而丧邦吗?所以同样是这个道理,通过一个人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到背后的认知、思维,背后的行为。
比如说,我们去压迫自己的员工,我们对孩子,只是为了呈现我们的权威,呈现我们的权利。那就可以看到我们平时的行为导向:我们不再顾及孩子的感受,我们不顾及员工的感受,我们也不顾及自己说的话是对还是错,是好的还是坏的,而只是让对方不敢违抗。如果我们是这样的行为,这不就是“一言而丧邦”吗?
整个这段话我们再来做个总结:一个人说了一句好话,还是说了一句坏话,都可以兴邦,都可以丧邦。那在生活当中,我们说的一句好话,或者一句坏话,都可以让一件事情变得更好,也有可能让一件事情变得更坏。但是核心的原理,并不在那一句话本身,而是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思维和行为。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要去思考,那没关系啊,见到人的时候,尽量说好的不就可以了吗?不是这样的。
《大学》讲:“诚于中,形于外”。我们一个人内在的认知、思维、行为,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掩藏不住的。尤其是在一个智者面前,你越是想要掩藏,你会发现显露的越是明显,我们内在到底是什么样的认知,什么样的思维,什么样的行为,比我们更有智慧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大学》讲:“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一个君子要懂得慎独的,平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懂得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我们每个人不经意之间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我们当下的认知和行为。
我们可以去看看身边的人。比如智慧比我们差一点的,或者年龄比我们小一点的。再比如说我们来个更直接的例子,我们去看那个七八岁的孩子,你问他一件事情,他随口说出来的一句话,就是他最真实的,无论他想怎样掩饰,都掩饰不住的。
那我们再举一个刚才的例子:如果我们是一个企业的领导,在这里面试一个员工。你会发现你通过他的言语当中,看得清清楚楚,即使他再如何掩饰,都掩饰不住。尤其是在一个人遇到一件事情,不经意之间所讲的那个话,就是他当下最真实的想法,就是他当下真实的思维和行为。所以我们不要去想着掩藏,不要去想着修饰,没有用的,修饰不住。我们要懂得慎独,我们要懂得自己平时下功夫,去修正自己,让自己的言行是一致的。这个时候呈现出来的,才是君子风范,这是对于修己、修身。
那我们再换一个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要懂得察言观色,懂得“听其言而观其行,”我们要有这样的智慧,我们要懂得听他人的话语,去看这个人背后的思维,背后的认知,背后的那个行为,我们懂得去看别人背后真实的行为和思维状态,我们才不容易被骗。
我们生活当中,为什么总是落入各种陷阱,总是被欺骗呢?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我们随意的就听信一个人的话,而不去观察细节,而不去观察他当下的思维模式,而不去观察他当下的行为是什么样子。所以你要养成这种观察的智慧,一切在我们面前,他呈现的才是最本质的样子,我们才不会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