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解读《万历十五年》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本文摘选自读史专栏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的去世,是大明帝国的重大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损失。但有意思的是,我们以为黄仁宇要正式介绍张居正了,但他却不,而是继续讲起了万历皇帝的消极不上班,甚至还把正德皇帝翻出来说了一通。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正德皇帝也是典型的叛逆者,只是与万历消极对抗文官集团不同的是,正德皇帝的对抗是积极的,他屡屡跳出文官给他划的圈圈。他放着坐班制度不执行,翘班到蒙古打仗,放着五星级的办公室皇宫不要,另修了一座豹房——他与既定的制度斗得不亦乐乎,却也没占到什么便宜,而且早早身亡。

讲了这么多,黄仁宇就是没有讲张居正。一个以张居正为章名的章节,没有张居正,这合适吗?

太合适了。这正告诉大家,没有张居正,朝中就是这样的混乱,也正好点了题——世间再无张居正。

那么张居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前面已说,一个超级的大政治家,一个远大理想与良知并存的救民于水火的改革家。

黄仁宇给张居正的修饰词为“世间已无张居正”,这可是一个空前的评语,当然张居正也尽可当得。

世人之所以把张居正称为政治家而非官僚,主要就是因为他的政绩远大于其混功,且其死后名节不保。所以,就连看不起张居正的大清官海瑞,也不得不说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凭张居正的混功,完全可以做到生前荣耀无比,死后功在千秋的。

张居正的混功,可以称为惊天地、泣鬼神。从万历的爷爷嘉靖二十七年到万历初年几十年的岁月里,中华大地上演了中国厚黑学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又一幕。

自嘉靖二十七年(1548)起,在嘉靖的英明怠工下(万历的罢工可谓是家传渊源),大明王朝最为优秀的几位天才进行了一番又一番的角逐:

政客严嵩、严世蕃父子整死夏言;接着明代第一官僚徐阶除掉严世蕃,顺利倒严,刚把持朝政,却又被高拱斗翻,惨淡收场;之后高拱高调上台,风光无限美好;然而胜利最终属于“混功”最强,一直保持低调的张居正,他等到最后,在暗处用一记黑枪结果了高拱,成为游戏终结者。

夏言输给严氏父子,不是夏言笨,是严嵩更无耻;严嵩父子输给徐阶,不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而是他们不如徐阶更狡猾;徐阶输给高拱,不是高拱更正直,而是因为他更精明。

最后,张居正收拾了高拱,证明自己才是这个帝国最狡诈、最杰出、最厚黑的人才。

高拱走后,内阁就剩下张居正,但凡有事都由他批示(外廷),然后找大太监冯保盖章(内廷),而且得到皇太后的极力支持(后宫),于是,整个大明帝国,张居正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总之,从高拱走后,大明王朝就差改姓为张了。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居正没有只顾作威作福,没有不顾百姓死活,他能成为历史名臣,就是因为他干了一件很多人想做但不敢做的事——不是造反,而是改革。

改革就是要向既得利益团体宣战,历史上从来都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可是,张居正还是干了。

翻看张居正的履历,他出生于普通百姓人家,靠成绩非常优秀而成为庶吉士。在少年的时候,家乡的辽王曾经整死张的祖父。少年张居正见过腐败庸碌的王爷,见过饿死的饥民,领略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惨。也见过无耻中饱私囊的官吏,以及边境百姓流离生活的不易。

在经历了这些,又经历了将近30年的宦海沉浮后,张居正走到了权力的顶峰,想要什么都可以垂手可得,但是他没有选择维持现状,因为他心里还有一样东西——良知与理想。

然而,张居正也不是蛮干的人,他认得清形势,会注意用技巧。他知道,自己权力再大,即便是皇帝,也很难与庞大的利益集团相抗衡——所以选择的是“改而不革”,也可以说是慢慢改革,由易到难的改革——他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先改掉一些落后的规则,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又不至于让官吏没有便宜可占。

总之,我也不彻底夺你饭碗,你也别造我的反,我改革,你少贪点,大家都退一步,留下可斡旋的余地。

一句话,张居正很务实,且很讲究技巧,可以说是很具有“技术性”,比王莽、王安石好了不知道多少倍——王莽励精图治,想干点事情,可惜过于理想主义,结果从改革变成了革命;王安石的改革也失败于其富于理想,而拙于实行。一句话,若改革措施不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就不能算是好的改革。

就这样,到万历十年时,早已空瘪的大明国库居然又一次充盈,百姓又一次富足,边境又一次安宁,军备又一次振兴。这真是一个奇迹。

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

但是,世间已无张居正。万历皇帝不理解张居正,申时行理解,但却没有张的本事及机遇,所以,皇帝只能继续和官僚集团空耗,从而就有了更加古怪的第四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解读《万历十五年》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