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纸质书的浮想

读书,读纸质书还是我的偏好,也许确实跟不上时代的进步,试着读电子书,总有些没有厚重的感觉,没有拿着一本书翻着顺手。短文章还是看手机,信息量大,速度比纸质书快,读书还是觉得纸质书有书香气的好。

这一段时间时常读的书是一本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的汇总书。是因为孩子上初中,学习学习一则再温习以前学过的诗词,一则可以更好的与孩子交流,多点共同语言。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是从图书馆里借来的,为了满足理解和阅读的需要,每篇诗作后面都设置了注释,译文和赏析三部分,可以更好理解读懂诗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诗词的意境之美。

今天早晨又读背了一遍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样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戏里竟然是白脸的奸雄,试想在那个文盲率超高的时代,老百姓只是以看戏了解世界,那么曹操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政治抱负远大也就少有人能知道吧。在时间的长河里,又有多少人被曲解,被痛打,被后人好恶,这就是人的多面性,越读书越觉得有些评判是超乎想象的,有时候唏嘘不已间会怀疑自己的想法。推翻固有的观念是很难的。

历史长河中,人们用诗的形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本意并非让后人诵读吧,所以它的真,却是无法用评论来取代的。

我们老家都说太阳落山了,因为我们看到的远方是山,日本也有句话,叫太阳落海了。今天读曹操的诗,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所站的角度不同,头脑中的象自然不同,所以很多匪夷所思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很多诗,以前只是记住了经典句,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乱花渐欲迷人眼。

这次通过这本书,对诗及诗人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读书有时真是可以穿越时空,浮想一下古人写诗时的感慨到底是为什么?掩卷长思,加张纸条,这也是纸质书的好处。

我还是喜欢读纸质书籍,电子书太伤神,感觉一页页地翻过才是读书。看电子书会感觉比较浮躁 ,看纸质的容易静下心来,一页页的翻看,如果是我自己的书我还喜欢将自己的即兴随想写于空白处,当时不觉得,以至于若干年后再读时,惊讶:这是我的吗?有些确是些难得的偶感呢!

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摘几句话,展示纸质书的魅力:

晴天,我将阳光填满我的心房,

温暖的世界心情舒畅,

阴天,我将心中的阳光释放,

心在温暖中徜徉。

此时的你,

是否也在注视着阳光,渴望着与我一起晒太阳。

这是两年前随手写在书里的几句,当时与她别离,现在读起来如过眼烟云,只有一点印象了,好在把她存在了纸质书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纸质书的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