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杂谈(连载中)

(1)阅读是一个整体

我觉得阅读是一个整体,不需要把英文阅读孤立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中文阅读能力非常好,那么即使当前的英语基础差一些,英语阅读也不需要太担心。

但如果现在英语考试分数很高,但基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都还没建立起来,那么倒是认真考虑怎么去调整了。

小学的分数(特别是低年级)很有欺骗性,追着分数跑不可取。对我而言,小学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能力。

我初二时英语考过29分,这是我的考试的最低记录。直到高二,我的英语仍是各科垫底。但到了高考(复读过一年),我的英语变成了各科最好的。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我自己分析,主要还是阅读能力导致的,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不听课初中也能保持在中上游,到高中基本上就稳定在班里前10名,高三时一般都在前三名,有时从语文老师的上课点评中会发现一些小问题,然后偷偷告诉他哪里讲错了。

所以英语成绩的提升其实是受惠于本来就具备的阅读能力。只要词汇量上去了,就没什么压力了。

从长期的角度而言,怎么强调阅读都不过分。

所以本末不能倒置,我常常说,小学就让孩子忙得没时间读课外书的家长,等到了高中会后悔的。

“没时间”的本质是“优先级不高”,等你把阅读的优先级提上去,时间自然就有了。

当然,英文阅读和中文阅读还是有差异的。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可以简单分一下阅读的层次:

1、解码,文字转换为语言,理解字面意思;

2、浅层次理解,理解文字表达的表层意思;

3、深层次理解,理解在上下文语境下的含义,并把握并提炼出作者想表达的情绪、思想、理论等。

越往深层,中英文的阅读差异越小。我说的“阅读是一个整体”,想表达的就是,其实只要突破了“解码层”的障碍,到了深层次理解,具备较好的中文阅读基础的孩子,很快就能将英文阅读水平提高起来。

阅读能力对理科也有影响,比如我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算强,所以理科的成绩不算很好。我发现我的选择题往往比别人好,比如物理,有次物理老师很奇怪地说,你前面选择题做得这么好,怎么后面大题都不会呢?其实选择题考察的是细微的辨识能力,题目中往往设置很多陷阱,稍不注意就掉进去了,阅读能力好,就能绕开这些陷阱,做得多了“题感”就出来了。

(2)亲子共读的意义

很多人说宇桐像我,所以喜欢读书,但是自己家孩子并不喜欢阅读,所以给了书或工具可能也没有用。

所以,喜欢阅读是天生的吗?

我的两个孩子,性格差别挺大的。特别在语言发展上,宇桐不到两岁,说话就很流利了,弟弟迟至两岁时,才会说简单的词语。

我在16年5月,弟弟7个月时,写过如下记录:

印象中哥哥宇桐的发展什么都快,在他3岁多时,我了解到敏感期理论,却已回忆不起多少他早期敏感期的表现,估计是还没被注意到就已经过去了。到了幼儿园毕业时,他的心智差不多比同龄人要成熟至少一年。

弟弟宇辰则是“什么都慢”,好象三四个月才会追视(哥哥满月前后时就会了),五六个月脖子才竖起来(通常两个月左右),七个多月才会翻身(俗语“三翻六坐”,晚了4个月),即使将早产的两个月算进去,仍属于慢的。上次体检时被医生警告“发育迟缓”并建议做康复训练。

所以宇辰的敏感期表现是特别明显,比如吃手,现在整天吃得吧嗒吧嗒响,有时不过瘾,把脚趾搬过来一起吃;他学会自己发声时,整天就喜欢叫,各种声调节奏,虽不会说话,还是挺富有表现力的(我和宇桐妈都不记得宇桐有过这个阶段)。

但这两个差异很大的孩子,现在却有两个共同的爱好:阅读和乐高积木。

我觉得把“爱读书”当成天性,还不如认为是环境的产物。即使保守一点,认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养。父母从中能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或者我们换一个说法:孩子是不是都喜欢听故事?

我们小时候娱乐匮乏,几乎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即使现在电视和手机横行,但故事对于孩子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我来说,“喜欢故事”才是小孩子的天性。

那么孩子是否喜欢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好看的故事图画?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一边听故事,一边看绘本,这就是传说中的“亲子共读”。

“共读”的意义容易被忽略,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学不到东西”,所以不算读书。

好吧,这里的重点确实不在于学到什么东西,而是习惯养成、兴趣培养。至不济,这也是个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可以增加亲子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越小越需要陪伴,这是个“高利贷”,最好不要负债。我们白天通常要上班,到了晚上睡前,陪着孩子读一两本绘本,正是最好的一种陪伴方式。

等孩子大了,你想陪人家都嫌你烦,可是习惯没养好,感情也没建立起来,孩子又开始叛逆,这时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比之前的可能要多10倍,效果还不一定好。

所以说,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在孩子教育上,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效果越明显。到了后期,即使你想投入,所起到效果也会变差,甚至可能是反作用了。

聊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所有孩子都爱听故事,而爱听故事的孩子,应该都喜欢亲子阅读,但是!现实中喜欢阅读的孩子的比例并不算高,这是为什么呢?

(3)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环境”

上次我们提到,孩子天生喜欢听故事,但为什么喜欢阅读的比例并不高呢?

简单地说,在人类历史上,语言出现得比较早,而文字出现得很晚,所以一个已经在基因中留下痕迹,形成本能,而另一个还没有。

在文字还没出现时,人类的经验靠口耳相传,“故事”是其中最重要的载体。直到今天,讲故事仍是说服别人最重要的手段。君不见,有人写的书就叫《销售就是讲故事》,有人靠讲故事就能拉到投资,甚至讲故事讲得公司上市的,也并不少见。

喜欢听故事有利于人类的生存,所以就变成了本能。

我相信,“喜欢阅读”同样会在未来社会形成竞争优势,但这个就不是本能所形成的,需要后天的培养。或者说,要靠“文化”。

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六岁前的儿童具备“吸收性心智”,也就是他不需要特意去学习什么,他会自动吸收周围的环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蒙氏园中,是不提倡老师去“教”孩子的,而将重点放在准备一个合理的环境,让孩子去自主选择,重复练习。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想让他变成什么样的人,六岁前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同样,形成阅读习惯和兴趣,在6岁前最为有效。

有“喜欢听故事”的天性作动力,只要家里有足够的适合孩子的绘本,再配置一个愿意给孩子读故事的父母,“环境”就齐全了,多简单!

只可惜,绘本虽常有,愿意读绘本的父母却不常有。正如我常喜欢说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环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杂谈(连载中))